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操麾下猛將,令馬超忌憚,橫掃羌胡,戰死後卻被貶得一文不值

曹操麾下猛將,令馬超忌憚,橫掃羌胡,戰死後卻被貶得一文不值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219期 文/無常奉天玉)

熟讀漢末三國史,我們不難得知,一代梟雄曹操,之所以能夠在亂世中脫穎而出,依靠的不僅是他自己的雄才大略,也不僅是文臣謀士的運籌帷幄,亦不只是五子良將的誓死效忠,他最倚重的,其實是其麾下的八虎騎,也就是出身於曹氏宗族,和夏侯家族的八位嫡系將領,即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純、曹洪、曹真、曹休、夏侯尚。這八人都頗受曹操重視,例如,夏侯惇雖戰功不多,卻一直是曹魏武將中,職位最高的人;曹洪雖然貪贓枉法,卻也沒有受有受到懲罰,等等。可是這八人中,有一人戰死沙場之後,曹操卻罵其白痴,這個人是誰呢?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他不是別人,正是可以算作曹魏元老的夏侯淵。夏侯淵,字妙才,是沛國譙縣人氏。《三國志·諸夏侯曹傳》記載:「太祖居家,曾有縣官事,淵代引重罪。」意思是說,曹操還沒有起事的時候,有一次犯了重罪,需要受到懲治,夏侯淵替曹操責擔了責任。由此可見,夏侯淵對曹操的忠義,在曹操起事之前,就有了體現。後來,曹操起兵,想要成就大業,夏侯淵立馬響應,成為了曹操的別部司馬,騎都尉從。

在為曹操效命期間,他的表現非常突出——他不但曾隨曹操南征北戰,還數度獨當一面,擊敗過馬超、韓遂,斬殺過宋建,剿滅了諸多西涼割據勢力,並打通了河西走廊,恢復了中原與西域的聯繫。彼時,曹操曾稱讚他「虎步關右,所向無前」。可是公元219年漢中之戰時,劉備用法正之計,先派人攻打張郃,使夏侯淵分兵救援,又火燒其鹿角,在夏侯淵率眾修補鹿角的時候,派老將黃忠突襲,夏侯淵本人也被斬殺。這個消息傳回後方之後,曹操卻認為夏侯淵之死,是咎由自取。

《曹操集》載魏武軍策令曰:「夏侯淵今月賊燒卻鹿角, 鹿角去本營十五里, 淵將四百兵行鹿角。淵本非能用兵也,軍中呼為白地將軍,為督帥尚不當親戰,況補鹿角乎!」意思是說,夏侯淵發現被敵人燒毀鹿角之後,竟親率四百人馬,離開大本離十五里前去修補!他本來就不是善於用兵的人,在軍中有「白地將軍」之稱,卻親身犯險。作為一方將帥,本不該親自上陣廝殺,他竟然連修補鹿角這樣的小事,都親力親為!夏侯淵為曹操征戰一生,按理說他戰死之後,曹操應該非常痛惜才對,為什麼曹操最後對他的評價不但不高,反而帶有貶低的意味呢?對此,小編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失去漢中的憤怒

曹操一直有著一統天下的理想,而漢中是他進軍蜀地的門戶,夏侯淵被斬殺之後,導致了漢中失守,曹操的統一大業受到了影響。這等情況下,他雖然痛惜夏侯淵,卻也生氣夏侯淵弄丟了這一地盤。在憤怒的情況下,曹操對夏侯淵評價不高,並不是什麼難以理解的事情,這可以被當作一種氣話來理解。

二、夏侯淵不聽曹操勸告

孫權勸學,使名將呂蒙脫胎換骨一事,早已被傳為佳話,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曹操也曾勸學,他勸說的對象,正是夏侯淵。《三國志·夏侯淵》傳中提到:「太祖常戒(夏侯淵)曰:『為將當有怯弱時,不可但恃勇也。將當以勇為本,行之以智計;但知任勇,一匹夫耳。』」意思是說,曹操曾勸夏侯淵,不要只憑藉勇武作戰,要學習兵法,會用智計。可是夏侯淵並沒有放在心上,最終中了法正的分兵之計,死在了亂軍之中。曹操多年的苦苦勸說,都被夏侯淵當地了耳旁風,也正是因此,他才丟了自己的性命,也給曹操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曹操又如何不生氣呢?

三、將漢中失守的責任,推到夏侯淵身上

其實,勝負乃兵家常事,彼時劉備一方,謀有法正,勇有黃忠,還有一個智勇雙全的黃權,再加上劉備自己統籌全局,夏侯淵之敗並不冤。再說了,身為主將,他親率士卒修補鹿角,難道不是負責任的表現嗎?如果此戰他不敗亡,或許被大加誇讚吧?其實漢中最終落到劉備手中的原因,並非僅是夏侯淵之過,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當初曹操那套「得隴不復望蜀」的理論,只不過曹操不想承認自己的過失,於是他在夏侯淵戰死後,順勢將這一責任,推到了夏侯淵的身上。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夏侯淵對曹操講義氣,有忠心,終其一生,其戰績也非常顯赫,他戰死之後,曹操卻認為他之死是咎由自取,這既是因為,曹操失去漢中後,非常憤怒的緣故,也有夏侯淵不聽曹操勸告,不習兵法,讓曹操失望的緣故。當然了,曹操想推卸失漢中的責任,也是他對夏侯淵作出如此評價的原因之一。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曹操集》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三國 的精彩文章:

此人是諸葛亮十分推崇的勇將,是劉禪身邊的保鏢,卻鮮為人知
曹操麾下猛將如雲,是否力壓劉備孫權?真相不簡單,非常意外

TAG:圖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