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康熙整飭吏治廣攬人才

康熙整飭吏治廣攬人才

康熙深知,貪官污吏的勒索和壓榨是激起民變的直接原因。為了清王朝的長治久安,他十分重視整飭吏治。他採納了「民生安危視吏治,吏治貪廉視督撫」的建議,特別注意處置腐敗的高級官吏。

山西巡撫穆爾賽一貫貪酷不法,康熙對他的劣跡也時有所聞。一天,康熙向大學士勒滿洪等人查詢穆爾賽為官是否清正,他們竟徇私包庇,欺騙聖聽,妄圖掩蓋穆爾賽的醜行。康熙對外官與京官相互勾結、貪贓枉法的現象早已深惡痛絕。所以在查明穆爾賽的罪行後,不僅將他革職收審,判處絞刑,還給勒滿洪等人連降兩級的處分。

湖廣總督蔡毓榮在平定三藩時任綏遠將軍。接受攻打吳氏巢穴昆明的命令之後,他按兵不動;等他人攻破城池,他反而大肆搶掠本應充公的吳氏財物,然後對貴戚重臣廣行重賄,將他人戰功貪為己有,由此竟然陞官進爵。蔡毓榮的罪行敗露後,也受到了嚴懲。

在懲治貪官的同時,康熙多方扶持清官廉吏,大加褒揚,以起到移風易俗、扶正抑邪的作用。但在當時貪風盛行的官場上,為政清廉者實屬鳳毛麟角,因此康熙一朝大樹廉吏的榜樣。被康熙譽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龍就是一個受百姓愛戴的清官。早在順治朝任廣西羅城知縣時,于成龍便插棘為門,累土為幾,他清貧的生活和卓著的政績一時傳為佳話。康熙十四年秋天,黃州發生了嚴重的自然災害,于成龍發放的賑濟糧救活了幾萬災民的性命。後來他離開黃州赴福建按察使任所時,幾萬黃州百姓送行到九江,哭聲與江濤聲連成一片。于成龍的廉能勤政,深得康熙讚許。康熙二十年,他特地在懋勤殿召見於成龍,稱他為「當今清官第一」,還賞賜白金、良馬、御詩等,勉勵他始終如一,保持氣節。于成龍自此為政更加勤勉,常常通宵達旦。他善於微服私訪,升任兩江總督後,屬下官吏不敢為非作歹,不久江南風氣大為改觀。但是,深受康熙信任、政績卓著的于成龍後來受挾私報復者陷害,被迫離任。康熙又特下詔令留任。他去世後,遺物只有一襲棉袍和一些鹽豉。康熙始知于成龍的確一生廉潔,所謂後來變更素行的說法純系欺罔之語。為官清正反遭非議,康熙感慨不已。為了使廉風發揚光大,他特地為于成龍題了「高行清粹」4個大字。

康熙對於成龍的去世十分痛心,他詢問廷臣:「當今像于成龍這樣清廉的還有幾人? 廷臣當堂舉薦了張鵬翮等7人。康熙南巡經過張鵬翮的任所兗州府,發現果然名不虛傳,從此一再提拔重用。陳瑸是康熙晚年時出現的清官。他認為,貪取一錢與取千百萬金沒有什麼差別。因此,他的衣食住行都十分儉樸,對不義之財分文不取。他獨自騎馬帶著行李到山東首府濟南赴任,官吏們誰也沒有認出他就是新任巡撫。康熙稱他為苦行老僧,並說:「陳瑸出身非世家大族,又沒有門生故舊,天下人對他的情操交口稱譽,不是確有實事,哪能名聞遐邇?」因此,康熙在他病故後追授禮部尚書,蔭一子入監讀書,以表示對清廉之臣優禮有加。

由於康熙對整飭吏治堅持不懈,不斷清除貪官,褒揚清官,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但是當時的官吏日漸腐敗,加上俸祿也確實偏低,已經積重難返,康熙費盡苦心進行的察吏,也只能是小修小補,並不能從根本上扭轉當時的政風。

康熙統治初期,儘管各地的反清鬥爭已經被基本鎮壓下去,但是民族矛盾仍然相當尖銳。三藩之亂就帶有明顯的民族色彩。尤其還有相當多的漢族知識分子採取不合作態度,這一切都構成了對清王朝的潛在威脅。康熙認為,士為四民之首,要爭取民心,扭轉漢族人民的反清情緒,關鍵在於促使漢族知識分子轉變反清立場。於是,康熙採取了種種措施爭取和籠絡漢族知識分子。

他首先從尊重漢族歷史傳統與儒家文化開始。例如在他南巡時,曾多次親自拜謁明太祖的陵墓,並親筆寫了「治隆唐宋」的匾額,懸掛在陵殿前。他還提出要查訪明室後代,授予官職,讓其看守陵墓。後來沒有查到,便改派清朝官員按時致祭。他還親臨孔廟祭祀,對孔子的後裔大施恩寵,從感情上對漢族士大夫進行籠絡。

x

除了進行傳統的科舉考試外,康熙還於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特設「博學鴻詞科」,千方百計吸引明代遺老及各種人才參政。康熙還要求各級官員都要將自己知道的學行兼優之士舉薦給朝廷,以便他親自考察錄用。經各地官吏推舉,有143人參加了康熙十八年的體仁閣考試。清政府給了應試者十分優厚的待遇,除了發給往返路費、衣食費、柴炭銀外,康熙還親自賜與了豐盛的筵席加以款待。表面上考試進行得鄭重其事,康熙還親自閱了卷,但實際上對應試者十分遷就,百般照顧。嚴繩孫只作了一首詩,潘耒、施閏章的詩不合韻律,都被錄用。彭孫遹故意將詞寫得言詞不通,也被錄為一等。可見,為了廣泛招攬人才,康熙不拘一格,確實花費了一番苦心。這次考試錄用的50人都被授予了翰林院的官職,奉旨編修明史。高官厚祿和種種特權使這些人逐漸放棄或動搖了反清立場,落第的文人學士也無顏再以明代遺老自居了。博學鴻詞科的設立確實起到了一箭雙鵰的作用。

但是應試的只是當時漢族學者的二三流人物,而顧炎武、黃宗羲、李顒等著名學者始終拒絕應試,康熙對他們也採取了寬容的態度。關中大儒李顒以身體有病為理由拒不應試,被強行從家鄉抬到西安,李顒便絕食抗議,連續6天湯水不進。清朝官員無可奈何,只好又派人將他送回。後來,康熙來到西安,指名要見李顒,李顒託病推辭。康熙不僅沒有怪罪他,還親題了「志操高潔」的匾額賜給他的兒子以示褒揚。太原的傅山被役夫用床抬到京城外30里的地方,誓死不入城,京中的王公大臣們慕名紛紛前來看望,傅山大模大樣地躺在床上,既不迎送,也不施禮。結果地方官員只得以傅山老病為由奏請免試,得到康熙的准許。康熙所以能夠容忍這些人抵制考試的種種大不敬行為,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名滿天下,影響極大,不願意輕易觸動他們,另一方面他們拒絕出仕,只是退居家中講學著書,還沒有直接觸犯清王朝的統治。

不過,康熙朝也發生了十幾次文字獄。如果說發生在康熙親政前的庄廷釒龍一案與他沒有直接關係,那麼發生在康熙五十年至五十二年(公元1711年~1713年)的戴名世一案,便確系康熙所為了。戴名世是安徽桐城人,自幼聰穎好學,喜讀史書。晚年他身居故里,整理了《南山集》一書。書中記載了南明諸王的史事,並採用了同鄉方孝標的《滇黔紀聞》中的一些史料。戴名世還主張以桂王死後的第一年作為清的定鼎之年。戴名世57歲才考中進士,擔任了翰林院編修。誰想到59歲這年便大禍臨頭,他的《南山集》被左都御史趙中喬告發為誹謗朝廷之書。結果戴名世被判凌遲處死,戴氏、方氏家族16歲以上的男子全部被判處斬,女子及15歲以下的男子被沒為家奴。族人的所有職銜全都被剝奪。到結案時,經「寬大處理」,戴名世才免遭凌遲,改判為處斬,方孝標這時已死,還被剉屍。只有族人方苞幸免於難,他原也被判處斬,只因其文章早已名滿天下,康熙怕引起眾怒,才下令「免治」,但仍然一度被編進漢軍旗中受到管制。平時與戴名世有交往的官員,有30多人被降職。受到案件牽連的,多達300多人。

由此可以看出,出於鞏固統治的需要,康熙確實籠絡了一大批人才為清王朝所用,但他對漢人的猜疑也是根深蒂固的。

本書籍是網路收集而來,僅供交流學習,版權歸作者或出版社所有,

請不要使用在商業用途,如果您覺得我們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

我們會儘快去掉您認為侵權的書籍,謝謝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熙 的精彩文章:

康熙天下第一福:多子、多才、多田、多壽、多福!
康熙可以取得成功的第一個原因,就是他知錯就改,其次才是讀書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