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論文屢屢被撤,學術道德約束機制「失靈」是重要癥結

論文屢屢被撤,學術道德約束機制「失靈」是重要癥結

歡迎點擊「中國科學報」關注我們!

2017年

施普林格出版集團旗下期刊《腫瘤生物學》撤回已刊登的107篇中國論文,創單次撤稿量之最,引發國內學術界震動。該事件再次將人們的目光聚焦到國內的學術生態上來。

當下的學術生態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背後的利益糾葛以及打破藩籬的途徑在哪裡?這些問題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之一。

評價體制難逃其責

「此次撤稿事件的當事人很多都是醫生,很多醫生可能臨床治病的能力很強,而寫英文文章的能力沒有那麼強。」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陳利頂說,這也表明目前以論文作為唯一考核標準的評價體系還帶有強烈的「一刀切」色彩。

難道一個外科醫生做好1000例手術還不如寫1篇論文?患者會找寫論文的大夫看病,還是會找好的臨床大夫治療?答案顯然是後者。

評價機制是指揮棒,是造就大環境的關鍵機制。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所長張柏春看來,合理的、多元化的評價機制是給科研人員以合理髮展路徑的根本。

「對於主要以高水平論文作為成果體現形式的基礎研究來說,以論文作為評價標準是合理的。但有很多應用科學和技術領域的研究工作通常著眼於解決關鍵的實踐問題,所做出的發明或創新未必適合以論文的形式發表。」張柏春表示,像新型號產品的研發和重大工程技術問題的解決等,就沒必要通過論文顯示其創新價值。

處罰是建立誠信的保障

此次論文撤稿事件發生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對23篇受資助涉嫌造假的被撤論文作者做出取消資助、禁止5年內申報基金項目的處理。不過,至今未見任何被撤稿學者所在機構對他們做出進一步的處理。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成為國內類似事件的一般處理方式。而在國外的學術共同體中,這種情況不易發生。「國外學者一旦出現這種狀況,基本上在研究領域內就失去了影響力和人格,無法繼續從事科研。」陳利頂認為,類似情況的懲罰一定要嚴格,「如果失去了誠信,從業資格應當被取消」。

2015年年底,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門聯合印發《發表學術論文「五不準」》,具體包括:不準由「第三方」代寫論文;不準由「第三方」代投論文;不準由「第三方」對論文內容進行修改;不準提供虛假同行評審人信息;不準違反論文署名規範。

「五不準」要求表明了中國學術界對學術造假「零容忍」的態度。但在張柏春看來,態度主要是一種倡導,並不能取代懲戒措施。「對於那些自律能力弱的人來說,僅靠倡導是不夠的,需要有懲戒措施,提高造假的成本。有關部門要針對具體問題制定詳細的規則。」他強調。

比規則更有作用的是精神力量

「我們經常教育學生,學術態度、職業道德是頭等大事,違反科研道德的事情是不允許做的。」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所長吳清平說。他一再強調,科研人員應當有自己的職業操守。

學術生態的土壤不僅是個人問題,更是學術共同體的問題。近年來,我國學術不端事件屢有發生,嚴重影響了學術生態環境,學術誠信的缺失或者學術道德約束機制的「失靈」,是重要癥結所在。

「一個社會要想運行好,法規當然是必需的,但比法規更有作用的是精神力量,是理念、價值觀等文化因素。」張柏春提出,修復學術共同體和學者的精神世界才是端正學術生態的強大內在力量,「學者們都看重尊嚴,誠信至上,學術共同體才會是自律的」。

《中國科學報》(2018-03-15 第1版 要聞)

請按下方二維碼3秒識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8種癌症篩查,只需一種血液測試!
北京基因組所等發現不同表觀修飾的相互作用加速MLL白血病進展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