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唐法治在線(1):監察委員會?我們唐朝也有哦

大唐法治在線(1):監察委員會?我們唐朝也有哦

原標題:大唐法治在線(1):監察委員會?我們唐朝也有哦



本文系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搬運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主持人:各位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大唐法治在線!我是主持人吳真相。近年來,我們大唐朝廷堅持有腐必反,有貪必肅,不斷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查處了一批貪污賄賂大案要案。讓我們先來看一段短片。

【播放短片】


大曆十二年三月初一,天還沒亮,宰相元載就已經早早起身,招呼小夥伴們一起進山。今天,他們進到山裡,是想碰碰運氣,尋找一種傳說中的特殊食材……


(導播亂入:停!停!放錯片兒了!現在是法治在線!不是舌尖上的中國!重新來!)



大曆十二年三月初一,中午午時一刻,在宣政殿舉行的朝會終於結束,宰相元載和文武百官一起退出大殿。眾人熙熙攘攘,從觀象門魚貫而出。元載似乎有什麼心事,走得特別慢。就在他走近觀象門,正要出去時,他發現一位老宦官似乎早已等待在此。



老宦官老遠就對著元載抱拳作揖:「元相公!」


元載看這位老宦官有點眼熟,一下子又想不起是誰,於是也抱拳還禮:「老大人如何稱呼?」


老宦官道:「老奴是內侍省內給事田思勖。奉旨在此等候元相公。」


元載道:「老大人有何見教?」

田思勖道:「聖上有旨,請元相公延英殿覲見。」


元載一聽皇帝有旨,不敢怠慢,趕緊隨著田思勖來到延英殿。


進了殿門,只見殿中空蕩蕩的,中心只有一扇屏風,屏風前有一桌兩椅,似乎和平時不太一樣,很多擺設的器具都不見了。


元載心中奇怪,正想問問田思勖,卻聽田思勖說:「相公稍等!聖上馬上駕到!」說完也不待元載答話,就身形一晃,轉到屏風後面去了。


元載孤零零地站在大殿之中,不知所措。這時一陣風從殿門外吹進來,元載頓時感覺背後涼颼颼的,不禁打了一個冷戰。元載還來不及細想這是怎麼一回事,身後的兩扇殿門已經「嘭」的一聲緊緊關上了,接著門外還有上鎖的聲音。


元載大驚,尚未回過神來,屏風之後已轉出兩個人來。元載定睛一看,其中一個虎背熊腰,全身短打勁裝,腰懸橫刀,乃是左金吾大將軍吳湊,另一個瘦高個子,五柳長髯,朱衣纁裳,頭戴獬豸冠,乃是御史大夫李涵。


吳湊一步上前,冷冷盯著元載,大聲喝道:「有詔!收元載!」


元載聞言魂飛魄散:「你、你、你說什麼?」


只見李涵緩緩拿出一卷文書,在元載面前抖了一下:「經朝廷批准,御史台對元載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立案審查!」


元載不知從哪裡突然上來一口硬氣,挺直了胸膛,揚聲道:「你們竟敢矯詔!我不相信!我要見聖上!聖上三天前還賜給我通天犀帶,怎麼可能抓我!」

李涵「哼哼」笑了兩聲,把手中的文書在身前展開,抬頭望了元載一眼,念道:「經查,元載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陽奉陰違、欺騙朝廷,目無規矩、妄議朝廷,野心膨脹,公器私用,不擇手段為個人造勢,拉幫結派、搞小圈子,大搞特權,作風粗暴、專橫跋扈,以權謀私,收錢斂財,以權謀色,毫無廉恥,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巨額財物,已涉嫌受賄犯罪。經朝廷批准,決定給予元載開除公職處分;收繳其違紀所得;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線索及涉案款物移送御史台依法處理。」


元載聽完,頭腦里一片空白,身子搖搖欲墜,這時,吳湊一雙大如蒲扇、重如鐵鎚的手掌早已搭在元載肩膀上,把他按進了椅子里……


【畫面切換】


大曆十二年四月初五,由中書門下、御史台、吏部、禮部、兵部組成的特別法庭,對原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元載貪污、受賄一案作出終審判決,元載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佔公共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巨額財物,構成貪污罪、受賄罪,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畫面再切換】


元載:我認識到,我的罪行很重,我給國家和人民的事業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我作為國家長期培養的領導幹部,怎麼會變成這樣?怎麼會走到這一步?根本原因是喪失理想信念,放鬆了對自己世界觀的改造……我知道,現在說什麼也沒有用了,事業,家庭,什麼都沒有了。我現在很後悔,非常非常後悔,我認罪,我死有餘辜……


【短片播放結束】


主持人:對元載貪污受賄案的查處,體現了朝廷鐵腕反腐、敢動真格的決心,只要發現腐敗分子,不管他職務有多高、功勞有多大,都堅決一查到底,決不姑息。在剛才的短片中,我們注意到,在查辦元載貪污受賄案的過程中,御史台起了很大的作用。在一般人眼裡,御史台是一個多多少少帶著點神秘色彩的機構。那麼,御史台裡面究竟有些什麼人?他們是怎麼工作的?


今天我們邀請了員外散騎常侍、國子監司業、律學教授李公正李教授,來和大家談談御史台這個機構。


李公正:主持人好!觀眾朋友大家好!我是李公正。十多年前,我也曾經在御史台擔任監察御史,辦過不少案件,對御史台有一定的了解、也很有感情。今天很高興,能夠向大家介紹一下我的老東家——御史台。


主持人:好的。那麼請李教授先介紹一些御史台的歷史沿革。御史台是我們唐朝開始才有的嗎?


李公正:這個說起來話就長了,今天我們簡單說說。首先可以肯定的說,御史台不是我們唐朝才開始有的。御史之名,至少在先秦時期就有了。不過呢,秦統一六國之前,各國的御史,主要是在君主身邊擔任記錄工作的。藺相如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趙王和秦王在澠池相會,秦王讓趙王鼓瑟,趙王不知是計就鼓了一曲,秦王馬上讓身邊的御史記下來:秦王令趙王鼓瑟。後來藺相如逼著秦王擊缶,也讓趙國的御史記下來:秦王為趙王擊缶。這裡的御史,更多的像是秘書,是在君主身邊隨叫隨到、擔任起居記錄的工作人員。



主持人:搜嘎。那麼御史的職能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變化的呢?


李公正:秦統一六國之後,設置了御史大夫,《漢書·百官公卿表》載:「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銀印青綬,掌副丞相。」御史大夫的地位很高,相當於副丞相,不可能只是皇帝身邊的秘書了。到了西漢,御史大夫仍為副丞相,同時增加了「典正法度,以職相參,總領百官,上下相監臨」的職能。


主持人:您等等,我們這個節目的觀眾有很多是從後世穿越過來的,對文言文可能不太熟悉,您能用大白話解釋一下嗎?


李公正:這樣啊,剛才說那些御史大夫的職能,簡單說其實就是對百官進行監察。


主持人:剛才您說的是作為工作人員的御史,作為機構的御史「台」也是這時候產生的嗎?

李公正:西漢設置御史大夫,他的工作機構叫做御史大夫寺。從東漢開始,才有了御史台的名稱。


主持人:然後這個名稱就一直沿用到我們唐朝?


李公正:是的。御史台的名稱,從東漢到我們唐朝,往下再到宋朝、元朝,一直沿用。直到明清,才把名稱改為都察院。雖然名稱改了,但職能沒有太大改變。不管是御史台,還是都察院,都是獨立於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的一個執掌監察權、對官員違紀違法實施監察的專門機構。這甚至可以說中國傳統政治、法律制度有別於其他國家的一大特色。


主持人:據一些從後世穿越過來的觀眾朋友說,在21世紀初,中國成立了國家和地方的各級監察委員會,這也是一個專門的監察機關。我們能不能說,後世的監察委員會是對我們唐朝的御史台的復活呢?



李公正:嚴格來說不是這樣的。後世的「監察」這個詞,確實來源於「監察御史」,而且,設置一個既獨立於行政機關之外、又有別於司法機關的專門監察機關,這在機構設置上多多少少借鑒了御史台的經驗。但是,我們應當知道,監察制度不是一項孤立的制度,而是和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密切相關的。我們唐朝的政治、法律制度和一千多年後的後世當然是大大不同的,後世就算想要復活我們的制度,實際上也不可能。更何況,人類社會不斷發展進步,後世之人一定比我們聰明,就像我們唐朝人不可能復活一千年前的西周的制度一樣,我們的後人也不至於捧著一千多年前的古董食古不化吧?


主持人:有道理。但是我覺得我們的制度還是可以為後世提供一點參考。


李公正:沒錯,後世對我們的御史台制度在某些好的方面做一些借鑒,不好的方面就吸取教訓,還是很有可能的。比如監察機構的專門性、獨立性,監察官員的地位和履職保障,等等。


主持人:扯到後世,話題就過於宏大了。我們還是來談些輕鬆的。李教授,當年您是怎麼進入御史台工作的呢?


李公正:在說這個話題之前,我先介紹一下我們御史台的組織體系。御史台在不同的朝代,組織體系有一些差別。在我們唐朝,御史台的正職長官是御史大夫(正三品)一人,副長官是御史中丞(正四品下)二人。這是早期的情況,在中晚唐,御史大夫多為宰相、藩鎮的加官,御史中丞才是御史台的實際負責人。到了更晚的時期,御史中丞也成為加官,只能從更低一級的侍御史中選出一名資深者,作為御史台的實際負責人,這一名侍御史就稱為「知雜事」或「知雜侍御史」,這是正式的官方名稱,通俗的說法叫「雜端」或「台端」。

主持人:有意思。御史台里除了剛才您提到的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之外,還有別的御史嗎?


李公正:接下來我們正要說到這個問題。我們御史台號稱「一台三院」,下面設有台院、殿院、察院。台院所屬的是侍御史(從六品下)六人,除「知雜事」一人主持管理整個御史台的日常工作外,其餘五人分別負責監督在京百司官員以及太倉、左藏出納,此外台院還有主簿、掌印、錄事、令史、書令史、亭長、掌固等工作人員。殿院所屬的是殿中侍御史(從七品下)九人,主要負責在朝會時監察百官是否失儀,並協助侍御史監督太倉、左藏出納。察院所屬的是監察御史(正八品下)十五人,監察御史職責更加廣泛,除了分察百寮之外,還定期巡按州縣,檢查監督獄訟、軍戎、祭祀、營作、太府出納,等等,此外還負責管理朝堂左右廂及在京各機關官員的花名冊。這裡我們只是簡單提一下,實際上御史台的監察監督職能非常複雜、非常廣泛,可以說是無所不察、無所不管。


主持人:哎,李教授,我發現,除了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好像其他御史的品級都不高啊。


李公正:沒錯,這是中國傳統監察制度的又一大特色,就是用下位者監督上位者。御史的品級不高,是為了安排年輕人來當。一般而言,年輕人膽子比較大,進取、搏擊之心比較強,適合擔當監督者的角色。


主持人:這個,好像不一定吧。


李公正:嗯,這只是理論上的假設,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實際情況未必如此。但即使是這樣,這一套理論還是被官方主流所認可,沿用了兩千年。


主持人:明白了。那麼,我們已經大致了解了御史台的內設機構和人員分工了,現在您可以說說您進入御史台工作的經歷了吧?


李公正:嗯,我是進士出身,後來又考上了賢良方正科,在河南府當了好幾年縣尉,經吏部銓選,到御史台當了監察御史。


主持人:像您這麼優秀的人才才能當監察御史。一般人要想當監察御史應該很難吧?


李公正:謬獎謬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和你玩一個小遊戲吧。我說幾個人物的名字,你來說說這幾個人物有什麼共同點,怎麼樣?

主持人:好像不難啊。得嘞,您說吧。


李公正:高適、王維、韓愈、柳宗元、劉禹錫、元稹、杜牧。


主持人:這幾位,不都是我們唐朝最有名的詩人嘛!


李公正:沒錯,他們都是有名的詩人。但除此之外,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


(插廣告,訪談時間過長,中場休息,明天繼續!)


作者簡介


賴正直,男,80後,南蠻,刑事法官,法學博士。原本愛讀史書,為稻粱謀選擇了法律專業。法學和史學其實有不少相似之處,比如都重視證據,都是在利用殘缺的不完整信息拼接還原已經過去的事實真相,因而在寫文章時常常會有把歷史事件當作懸案來查的感覺。著有《機能主義刑法理論研究》、《毒品犯罪案件證據認定的理論與實務》等書。目前的小目標是寫一部歷史小說。


參考文獻


〔唐〕李林甫:《唐六典》,中華書局1992年版。


〔宋〕王溥:《唐會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五代〕劉昫:《舊唐書》,中華書局2000年版。


〔宋〕歐陽修:《新唐書》,中華書局2000年版。


〔宋〕鄭克:《折獄龜鑒》,警官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錢大群:《唐律疏議新注》,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張晉藩:《中國古代監察法制史》,江蘇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胡寶華:《唐代監察制度研究》,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


陳璽:《唐代訴訟制度研究》,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

彭炳金:《唐代官吏職務犯罪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拾史事 的精彩文章:

1932年,希特勒為了競爭總統居然對民眾承諾.....
戴綠帽子了怎麼辦?當然是選擇原諒她啦

TAG:時拾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