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王信、韓信、張良三個韓國人如果聯盟,秦末的天下鹿死誰手?秦末三大謎團之三
楚漢戰爭形勢圖 圖片來自網路
應該說,漢朝的天下主要是韓信和張良輔助打下的。其事迹筆者就不在此贅述了,相信讀者朋友們對這段歷史的了解程度不見得弱於筆者。韓王信雖然和韓信、張良相比弱一些,但也屬於能夠獨當一面,領軍作戰的人物。筆者想,如果這三個韓國人結成聯盟,那麼,秦末的天下究竟鹿死誰手?
筆者就此問題來分析一下。
首先我們來談談韓王信
韓王信本來是沒有資格被封為韓王的。在項梁起兵之後,張良敏銳地發現了這是個復國的好機會,於是就向項梁推薦韓國的前貴族橫陽君韓成來作為韓國的繼承人。韓成有兩個優勢,一是比較忠厚,能夠團結人;二是韓成是當時韓國遺存貴族中爵位最高的,換句話說,也就是和韓王室血緣最近的,其本人倒沒有什麼過人的能力。
楚漢戰爭 圖片來自網路
項梁出於號召六國之後共同反秦的目的,就接受了張良的提議,封韓成為韓王,給了幾千兵馬,讓他去恢復韓國故土。不過,這個韓成也確實沒有水平,雖說有張良輔佐,也是戰績平平。所以,項羽滅秦之後,因其沒有戰功,就把韓成貶為侯爵,後來又帶到了彭城,不久,就殺死了他。
本來,項羽是沒有必要殺死這樣一個忠厚老實,又沒有什麼本領的人的,養著就是了。有了韓王成在手中,韓國故地的民眾就不會過於反抗項羽;作為劉邦隱形謀主的張良就會投鼠忌器,也不敢過於幫著劉邦。
項羽像 圖片來自網路
可是,項羽卻反其道而行之,他認為殺死了韓王成,就可以一,震懾住韓國民眾;二,可以威嚇張良,使其不敢再為劉邦謀劃。可事與願違,張良逃出彭城,躲開項羽的追殺,終於回到了劉邦身邊。從此,朝夕陪伴在劉邦身邊,成為畫策之臣。明代明代李贄曾評論此事說:項羽此舉,「為漢驅一好軍師。」
韓王成的被殺是發生在張良身上的一個轉折點。張良在前期為之奮鬥的都是「復國」、「復家」,輔佐韓王成就是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可是,目標實現之後,又被項羽給無情扼殺了。張良在一夜之間又「無國」、「無家」了。因此,張良對項羽的恨那是無以復加的。
張良像 圖片來自網路
韓王信在此時跟隨張良一同歸附了劉邦。在平定韓國後,劉邦封韓信為韓王,史稱韓王信。在這裡有一個奇特的現象,那就是劉邦聽取酈食其的進言,準備分封六國之後時,被張良大力阻止。可是,同為六國之後的韓王信卻被封為韓王,張良卻沒有絲毫反對,這不得不說很奇怪。
如果以韓王信的戰功而論,恐怕最多封為侯爵。劉邦之所以封韓王信為王,恐怕有感激張良的因素在內,是為了完成張良「復國」、「復家」的願望。韓王信所率領的軍隊始終在漢軍的戰鬥序列內,劉邦也不怕韓王信有異心。而張良沒有反對,恐怕也有私心在內,一是完成自己「復國」、「復家」的願望,二是不排除張良也有想在軍內安置自己勢力的想法。如果第二條成立的話,那麼,韓王信後來被遷到代地就是在此時埋下了禍根。
韓信、張良像 圖片來自網路
其次來談談韓信
韓信是最有機會另立山頭的。在滅齊之後,韓信掌握了當時相對最為富庶的齊魯地區,擁兵幾十萬。當時項羽派人拉攏韓信,謀士蒯徹(通)也勸說韓信自立,可韓信不為所動。其主要原因並不在韓信所說的「漢王待我厚」,而是韓信認識到秦時的君主集權制要優於列國紛爭的戰國分封制。如果自立為王,和漢、楚三家鼎足而立,是不符合歷史發展潮流的。所以,韓信才拒絕了項羽和蒯徹(通)的遊說。
不過,如果韓王成還活著,盛邀韓信加盟,筆者想,以張良那三寸不爛之舌的遊說,韓信很有可能加入。
韓信像 圖片來自網路
最後來談談張良
如果說韓王成沒有被殺,由韓王成、韓信、張良組成的團隊在秦末應該是最強的,雖然韓王成差點,但也是有其優勢的:憑藉他血緣上的優勢,可以號召前韓國貴族和民眾來擁護韓國復國。張良在留縣結識劉邦後,雖然認識到劉邦是他命中的真龍天子,但是,張良無論在在道義上還是感情上都不能拋棄韓王成,畢竟韓王成是他擁立的。如果在此時,張良能夠接觸到韓信,這個聯盟有可能就會建立起來。以張良的謀略,韓信的軍事能力、韓王成在韓國人心中的正統地位,秦末的天下鹿死誰手還真未可知。可是,沒有證據證明韓信和張良二人在此時有交叉。
張良廟 圖片來自網路
就算是張良希望韓王成依附於劉邦,不圖恢復韓國,只作為漢朝的附庸,以劉邦得天下後對待功臣的手段,韓王成就想自保恐怕也很難。如果韓王成堅持要爭奪天下,那張良又何以自處?
韓王信雖說和韓王室的血緣關係不是很近,但是也有其優勢,那就是他率軍作戰的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具備獨當一面的能力。不過此時,張良已經失去了恢復韓國的熱情,何況韓王信在張良心中的分量遠不能和韓王成相比。
韓信像 圖片來自網路
應該說,韓王成的被殺,不僅使劉邦得到了一位好軍師,也使張良去掉了心裡一塊最大的負擔,那就是韓王成日後與劉邦如何相處的問題,同時,也徹底喪失了一次由韓王成(或者韓王信)、張良、韓信組合的由韓國統一天下的機會。
不然,以三人之能,秦末的天下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劉邦像 圖片來自網路
※劉備為什麼總喜歡帶龐統、法正去作戰,而讓諸葛亮留守?
※諸葛亮五次用火,為何只在火燒藤甲軍後說自己「必折陽壽」?
TAG:萬事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