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海沈氏女科調肝8法

上海沈氏女科調肝8法

上海沈氏女科調肝8法

婦科經帶胎產諸疾,臨證應注重從肝論治,上海沈氏女科歸納為調肝8法。

疏肝理氣法:肝主疏泄,性喜條達,思慮過度,悲哀抑鬱,致使肝氣怫逆,疏泄失常,氣血失暢,郁而成疾。出現乳胸脹痛、脅腹痞滿、憂恚不樂、時欲嘆息、噯氣納呆、月經延期、量少不暢等症,宜疏肝理氣。葯選:柴胡、鬱金、白芍、木香、香附、川楝子、枳殼、枳實、佛手、青陳皮之類。若肝鬱化火出現口苦、咽干、心煩等熱象,可加黃芩、菊花、決明子、夏枯草、丹皮、山梔;痰氣鬱結,日久成癥而見乳房腫塊、甲狀腺結節、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可加生牡蠣、海藻、昆布、山慈菇、貝母、萊菔子、夏枯草。舒肝解郁之品多芳香燥烈,易傷陰液,不宜過服久服。

清肝涼血法:肝藏血而司血海,陽盛之體感受熱邪或郁怒傷肝,肝鬱化火;或過食辛辣,熱傷沖任,血海不藏,迫血妄行。出現月經先期,量多色鮮伴有血塊,甚則經來如崩、面紅目赤、心煩口乾、溲赤便秘、舌紅苔黃、脈象弦數諸證,宜清肝涼血。葯選:生地、丹皮、地骨皮、元參、旱蓮草、赤白芍、黃芩、黃柏、山梔、仙鶴草、大小薊、側柏葉等。陰虛加女貞子、枸杞子、龜板、鱉甲;經前或經期血隨氣逆吐衄倒經者可加川牛膝、知母、白茅根;經行頭疼加石決明、白芷、川芎、細辛、川楝子、元胡;失血過多氣隨血脫虛實並見者可加人蔘、黃芪、黃精。

平肝滋腎法:肝體陰而用陽,經量過多,崩中漏下、產後失血、更年期陰血虧損失於調養,血去陰傷。可見頭暈目眩、四肢無力、寐則多夢、手足心熱、口乾便結、心悸健忘等肝陰不足之證,甚則出現經前頭痛、煩躁易怒、耳鳴如蟬等陰虛陽亢之證,宜平肝滋腎。葯選:生地、枸杞子、山萸肉、何首烏、天麥冬、元參、白芍、桑葉、菊花、石決明、生龍牡、龜板,鱉甲之屬。投用養陰藥物必須因人制宜,脾胃虛弱納呆便溏者應慎用少用,且須配伍白朮、山藥等健脾補氣葯以顧護胃氣。

養肝潛陽法:女子血常不足。妊娠期血聚養胎,肝血不足;經量過多或產後失血,肝失潛藏;更年期陰血虧耗均可導致血虛風動。出現頭暈目眩、耳鳴心悸、肢麻膚癢、筋惕肉瞤、夜寐多夢、舌紅脈細弦等證,宜養肝潛陽。葯選:生熟地、白芍、女貞子、旱蓮草、鉤藤、潼白蒺藜、生龍牡、珍珠母、龜板、鱉甲諸品。

瀉肝利濕法:肝經循少腹繞陰器,肝經濕熱下注則見帶下腥臭、色黃而稠、陰癢尿黃、舌紅苔黃膩、脈弦數等證,宜瀉肝利濕。葯選:黃芩、龍膽草、山梔、黃柏、苦參、茵陳、生苡仁、車前草、魚腥草等品。

溫肝散寒法:經期涉水、感寒飲冷,寒邪客襲肝經;或坐卧濕地,寒濕傷於下焦,客於胞宮,寒血相搏,滯而作痛。出現經前少腹劇痛、經行量少,色黑難下、面白肢冷、舌淡苔薄白、脈沉緊等證,宜溫肝散寒。葯選:附子、乾薑、川草烏、仙靈脾、巴戟天、烏葯、桂枝、川楝子、元胡、乳沒藥、蒲黃、五靈脂等。

調和肝脾法:肝藏血而主疏泄,脾統血而主運化。肝鬱氣滯、脾運受阻,食積不化,水濕內停發為子腫、妊娠腹痛或婦科術後出現食欲不振、納谷不香、食後脘脹、大便溏薄、脈細苔薄膩等證,宜調和肝脾。葯選:焦三仙、內金、萊菔子、陳皮、蒼白朮、茯苓皮、大腹皮、生薑皮、香附、佛手、川楝子、當歸、白芍諸葯。

補肝益氣法:婦女情志疾病情緒、思維、精神為具體形式。表現雖錯綜複雜,但肝氣不足為主要病機,可見情緒波動、思維遲鈍、精神倦怠、惶恐不安、怔忡不寧、舌淡苔薄、脈虛大無力諸證,宜補肝益氣。葯選:人蔘、黃芪、党參、白朮、黃精、當歸、柴胡、香附、陳皮、丹參等。補養肝氣以重用黃芪為主,少佐理氣活血之品。

驗案

章某,女,60歲。去年四月發現雙側甲狀腺多髮結節,左側為甚。咽堵口苦,胸悶心煩,兩脅脹滿,情緒抑鬱,寐差多夢,納少便溏。曾服平消片、小金丹、夏枯草膏等藥效果不理想,特來就診。舌紅苔黃膩,脈弦細。頸部雙側甲狀腺可觸及多個大小不等腫塊,表面光滑,無觸痛。B超顯示雙側甲狀腺多枚結節,左側為甚。

辨證:咽堵胸悶、兩脅脹滿、情緒抑鬱乃肝鬱氣滯,疏泄失常所致;郁久化火則有口苦心煩、寐差多夢、舌紅苔黃諸證;痰氣鬱結,氣血失暢則成結節;肝木侮土,脾失健運則見納少便溏;脈弦細苔膩亦為肝鬱脾虛,痰氣互結之證。病位在肝脾,證屬肝鬱脾虛,痰氣互結。

診斷:癭瘤(肝鬱脾虛,痰氣互結)。

治法:疏肝健脾,祛痰散結。

處方:逍遙散合溫膽湯化裁:柴胡10克,薄荷後下6克,白朮20克,茯苓30克,生牡蠣先入30克,丹參30克,夏枯草15克,川芎10克,陳皮10克,枳殼10克,竹茹10克,山慈菇30克,黃芩10克,生梔子7克。上方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連服14劑後諸症減輕,情緒漸復,黃膩苔亦退。原方去薄荷、枳殼、竹茹、黃芩、生梔子加鬱金10克,萊菔子15克,昆布30克。續服一月後諸症顯減。

本例癭瘤屬肝鬱脾虛,痰氣互結,治宜扶土抑木,祛痰散結,選用逍遙散合溫膽湯化裁。方中柴胡、薄荷、夏枯草疏肝理氣;牡蠣、丹參、川芎、山慈菇活血化瘀,軟堅散結(川芎兼能引葯上行以達病所);白朮、雲苓、陳皮、枳殼、竹茹健脾和胃,理氣祛痰;黃芩、生梔子清肝泄火。諸葯配伍共建疏肝健脾,祛痰散結之功。服藥二周證情減輕,邪熱亦退,故去薄荷、枳殼、竹茹、黃芩、生梔子,加用鬱金、萊菔子、昆布三味以增強活血祛痰散結之藥力,續服一月後B超複查收效顯著。(沈寧 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搜索「renpeng_swxt"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APP,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家 的精彩文章:

每周一縷書香 | 岱嶽魔鬼人自評,疾醫用藥審的證
品味賞析明醫醫案 中醫雞湯醫案 42 按語:辨證中風病

TAG:中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