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年中科大少年班的天才哪去了?

當年中科大少年班的天才哪去了?

四十年前的1978年3月9日,是個值得記住的日子,這一天,在全國範圍內經過嚴格選拔的21名天才少年進入了中科大,成為我國首個少年班的大學生。他們最大的16歲,最小的11歲。這就是當年被稱為「知識荒原上的少年突擊隊」的「神童」。

人們因此陷入了集體瘋狂,對他們的一點一滴津津樂道,絕對比如今的娛樂界的超級巨星吸引了更多的關注,他們才是超級巨星。不過,和如今的超級巨星不同的是,人們對他們寄予了幾乎全部的希望,正如一個窮人家,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了一隻會下蛋的老母雞身上,吃鹽、賣煤等日常家用,全指著它。貧窮落後的中國,正等待這一批神童超常規成長,等待他們拯救。

從此,全國很多的大學,如北大、清華、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都紛紛仿效中科大,一度招收少年大學生。推而廣之,中小學的「重點班」「精英班」「實驗班」「火箭班」,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優質教育資源大部分向這些天才准天才們傾斜。

這種違背教育規律的超常規教學,是有一定的教育理念支撐的。社會的行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落實在這批「神童」身上,則是為了中國的早日騰飛,全力培養少部分天才是最簡單快捷的方法,因此,我們必須把有限的優質教育資源集中在天才身上。

多年以後,畢業於北大物理系的高材生習路平回憶說:「當時父親拿著報紙,對我說,『看看人家寧鉑,再看看你!』我立刻覺得,如果寧鉑願意做他的兒子的話,父親一定會把我像垃圾一樣丟掉,那種痛苦、傷心的感覺我至今不能忘記。」

這還是北大才子——人們戲稱「天之驕子」的感覺,至於其他的孩子,比如當時也在上中學的我等,一提起這批天才少年,面紅耳赤,只恨自己不幸和他們同時代。

如今,這21個天才少年,都年過半百,也有那麼一兩個,還熠熠生輝,但是,風頭最勁的謝彥波、干政、寧鉑等超級巨星,早消失於人們的視野,有的甚至出家為僧,不知所終。

這21個孩子是幸運的,他們還在很小很小的時候,就成了萬眾矚目的超級巨星,家人以至鄉黨為他們自豪,投入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培養他們,人們無微不至地關愛他們。比如當時11歲的謝彥波,是系著紅領巾,推著大多數小朋友愛玩的鐵環進入中科大少年班的。

但是,他們也是不幸的一群,因為,他們身上,寄託了全國人的期待,一旦學習、工作不如意,人們會覺得自己的心血被浪費、糟蹋,從而對他們予以集體嘲諷。說白了,他們身上承受的壓力無與倫比。

今天,我們再來反思這群當年的天才少年,至少應該發現:智商高的人,不一定情商、創造力、行為力、意志品質也超級強大,而成功,更青睞情商、創造力、意志品質。

我們常常看不起默默地恆久地做著笨事的人,以為他們愚蠢,其實,這種人更易於接近成功,愚公移山,雖然是個勵志寓言,滿滿的都是「正能量」,但很有道理。在金庸筆下,有個叫郭靖的傻小子,算得上成功學裡的典範人物。他的成功之道,就四個字:持之以恆。一遍不會來兩遍,兩遍不會來三遍,三遍不會來四遍、五遍直至N遍,只要不是白痴,總有會的時候。

而且,我們也將成功之道看窄了。

什麼是成功?在通常人看來,當然是仕途飛黃騰達,最好成為全天下的統治者,像華盛頓、林肯、成吉思汗一樣叱吒風雲,名垂青史。經商要像馬雲,做商業界的帝王;唱歌要像帕瓦羅蒂,成藝術節的泰山北斗;寫作要像屈原李白曹霑魯迅,名字永遠在大學中學課本里閃閃發光。總之,所謂成功,就是萬眾仰望。

這些都叫成功,但最偉大的成功不是這些,而是求得內心的完滿、寧靜、歡喜、快樂。如果一個人能時刻置身平安喜樂之中,他就是毫無疑問的成功人士。

人類的終極目標是什麼?我們探索自然也好,建設社會也好,完善自身也好,最終都是為了擺脫恐懼、脫離束縛、邁向自由。二千多年前的老莊哲學,正是終極目標的體現,但可惜它熄滅了創造動力,而妄圖以消極方式來實現終極價值,而以損害個性化為前提。這顯然不能為我們所接受。

這樣看來,出家的寧鉑很有可能是一位貨真價實的成功人士,如果他真正得到了佛祖的啟迪,獲得了充分的快樂和最大的內心寧靜,平安喜樂起來的話。

可惜,我無法找到寧鉑予以求證。

說這些話,近乎扯淡。我們還是再回到教育上來。

贏在了起跑線上的人,未必能笑到最後。

英國米德爾塞克斯大學教授瓊·弗里曼從1974年起跟蹤調查了210名極具天賦的兒童,但最終發現其中僅有6人(3%)「取得通常意義上的成功」。與王安石在《傷仲永》中的結論不同,她不認為這是由於父母后天教育方式上的過失,而歸結為神童們常會因為在多個領域表現出天賦而分心,但傷害最大的則是「神童」這一身份本身帶來的負擔,她說,「神童也是普通人,但他們面臨特殊挑戰,尤其是不切實際的期待。因此她強調:童年時代的歡樂和創造力是取得一切偉大成就的基礎。

去年春天,上映了一部美國電影《天才少女》,講述了這麼一個故事,黛安是個數學天才,因此,母親對她寄予了極大的期望,因此把她禁錮在家裡研究數學,沒有娛樂,沒有玩伴,也沒體會過體育、夏令營或派對帶來的歡樂,最終不幸自殺,留下了一個名叫瑪麗的七歲女孩。偏偏,瑪麗又是一個數學神童。鑒於黛安的悲慘結局,撫養她的舅舅弗蘭克堅持不肯將她送去那種天才少年班,因為他認定,如果瑪麗不能像普通人那樣長大,就會像她母親黛安那樣無法得到自己的幸福。

在弗蘭克看來,「天才養成計劃」讓天才本身成了受害者,神童確實是特殊的人,但如果過於強調這種特殊性,那麼這種天賦帶給他們的可能就是不幸。

當時的中科大少年班的天才,承載了太多太大,這就註定,他們的不幸命運。

許多年之後,接受媒體採訪時,寧鉑、謝彥波曾經說,自己是時代需要的產物。如果青春可以重來,他們決不會再讀少年班。

箇中原因,正是多年以來甚少公開過的事實:在那寧鉑與謝彥波的時代,兩個主人公自己卻忍受著苦悶的煎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科技部:2018年大力發展民生科技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科技行動
阿根廷一超市員工涉嫌給華人老闆下毒 已被逮捕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