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赤壁之戰」是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局面的起因嗎?
赤壁之戰以後,全國的政治局勢發生了一個新的變化。曹操經過這次挫敗,退回到北方,勢力局限在北部中國,再也沒有力量南下擴張勢力。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死,他的兒子曹丕在同年廢掉漢獻帝,自己做了皇帝(文帝),國號魏,建都洛陽。孫權經過這次戰爭,鞏固了在江東的統治;
接著又以建業(今南京市)為中心,向南擴張地盤,發展成為後來的吳國。聯軍的另一方劉備,戰後乘機南下,攻佔荊州的武陵、長沙、桂陽,零陵等四郡;不久,又向孫權借得南郡,從此才有了一塊據根地。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劉備從劉璋手裡奪得益州,逐漸發展成為後來的蜀國。
赤壁之戰對於魏、蜀、吳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具有決定性的意義的。在這次戰爭里,曹操的軍隊號稱八十萬人(實際上只有二十多萬人),處於優勢地位;孫、劉聯軍共五萬人,處於劣勢地位。但是,戰爭的結果,卻是聯軍勝利,曹軍失敗。這是什麼道理呢?讓我們從交戰雙方的政治、經濟措施和戰略、戰術的運用等方面來加以考察。
官渡之戰以後,曹操雖然在人力和物力上,都獲得了很大的擴展,但是,當時黃河流域一帶,經濟還沒有全面恢復。軍民在長期戰爭以後,渴望得到喘息的機會。荊州人民在劉表」保境安民」的政策下,生活一向比較安定。曹操的軍事行動也不能不引起他們的反感。因此,曹操這次用兵,時機是不夠成熟的。
由於一連串的勝利沖昏了曹操的頭腦,他過高地估計了自己,過低地估計了敵人。他主觀地認為孫權害怕自己的聲成,將會獻地投降;劉備勢窮力盡,可以一戰而敗。因此,曹操的戰略措施不是孤立敵人,各個擊破;而是妄想軍事、政治雙管齊下,一下子就把問題解決。然而事情的發展,並不象曹操的設想那樣,
孫權和劉備不但沒有屈服,反而結成了牢固的聯合陣線,來對付曹操。這不能不說是曹操戰略上的錯誤。同時,由於驕傲輕敵,曹操集中軍隊從長江一路向江東進發。在長江水面上,善於陸戰的北方軍隊也不能發揮他們的特長。再加上疲勞、疾病、新舊部隊的矛盾等等因素,這就使曹操在軍事上的優勢逐漸向劣勢轉化。
至於孫、劉聯軍方面,在容觀上,戰勝的條件似乎不多。但是,由於主要領導人周瑜,諸葛亮、魯肅等沒有被曹操所宣傳的八十萬大軍所嚇倒,而是能夠正確地從政治、經濟、軍事、地理、氣候等方面具體地分析敵我雙方的情況,因而得出正確的判斷。在作戰指導上,他們比較謹慎,同曹操的驕傲自滿,麻痹大意,有所不同。
最後,聯軍針對敵方連鎖戰船的弱點,使用黃蓋提出的「火攻」戰術,一下子把曹操打得大敗。赤壁之戰在我國軍事史上創造了一個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輝煌戰例。這次戰爭有力地說明了主觀指導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
※為什麼你的生命中沒有姜子牙、黃石公、諸葛亮?
※歷史上,赤壁之戰和諸葛亮一點關係都沒有
TAG:赤壁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