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科幻電影《湮滅》都快被捧上天了,原著曾擊敗《三體》

科幻電影《湮滅》都快被捧上天了,原著曾擊敗《三體》

文 | 盛昊陽

亞歷克斯·加蘭的上一部電影《Ex Machina》在國內簡單粗暴地譯為《機械姬》,日漫味十足的片名可能會讓觀眾第一時間聯想到二次元有著無機質美貌的三無少女們。

《機械姬》(2015)

這些冰冷機械體事事以主人為先,不惜犧牲自己拯救人類,反觀《機械姬》中步步為營的心機婊女主角,電影結局不啻於在人類(特別是雄性)傲慢自大的臉上狠抽一記耳光。

其實,Ex Machina本沒有性別之分,這個片名取自拉丁文的「Deus Ex Machina」,古希臘戲劇里稱為「機械降神」,這裡去掉Deus(god),更強調from machine,走出實驗室的艾娃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女性外表的「她」來自機械,但歸宿為何,連加蘭自己也無法給出答案。以人類不到萬年的文明史,關於物種進化和演變的漫長過程,我們所知甚少。

儘管加蘭此前稱新片《湮滅》與《機械姬》毫無相似之處,他指的是電影風格和拍攝方式,結構精巧近似室內劇的《機械姬》在場景搭建和特效渲染上無法與投資5500萬美元的《湮滅》相提並論。

《湮滅》(2018)

但是,凡科幻愛好者都知道,一切科幻片要麼是神話片,要麼是哲學片,同一套母題將在一個導演的作品裡重複出現,比如說,無神論者的雷德利·斯科特總是能把科幻電影拍成「創世紀」。

《機械姬》是加蘭的原創劇本,題材是人工智慧,《湮滅》的原著是《遺落的南境》三部曲中的首作,一部接近於《寂靜嶺》和《迷霧》式的冒險怪譚,兩部電影的內容和主題卻形成了顯而易見的互文關係。

從三年前的隕石墜落事件開始,這個色彩瑰麗變異生物叢生的怪誕世界就成為另一組探索人性的測試系統。就面積而言,被命名為X區域的神秘空間也許是《機械姬》里深山別墅的一萬倍,它還在不斷擴張,但被光膜覆蓋的這片區域同樣與世隔絕,既讓探索者有去無回,也讓離開者重獲「新生」。

《機械姬》里人類與人工智慧的複雜關係被移植到《湮滅》中,這一次,加蘭的野心更大,他要解構的不是人類與外星生物的關係,而是人性(human nature)與自然(nature)。

《湮滅》的核心設定並不複雜,甚至稱得上套路,熟悉科幻作品的觀眾大概能在影片過半時猜到結局。原作沼澤般粘稠的質感和密不透風的心理恐懼在電影里蕩然無存,因為改編後的劇本更注重如何引入更多象徵和隱喻,僅僅一個燈塔的意象就可以用伍爾夫的《到燈塔去》去解讀。

那是人類渴望而永難到達的黑夜明燈,它在電影開頭被隕石擊中,又在電影片尾被徹底燒毀,伍爾夫在她最著名的小說里吟誦:「我們各自滅亡/孤獨地/但我曾捲入更加洶湧的海浪/被更深的深淵所吞沒」。

電影版的女主角莉娜看似深愛丈夫,背地裡早已出軌,考察隊的其他四位女性成員也有各自深埋心底的傷痛和絕症,這樣的改動,也是為了呼應《湮滅》的片名。

原作書粉肯定不會滿意這一版離題萬里的電影,概念模糊充滿歧義的電影能否獲得商業片市場的認可,派拉蒙將國際發行版權賣給Netflix的決定也說明了一切。不過,倨傲的伍爾夫這樣形容過她的作品:「我寫《到燈塔去》並無特別意義,一本小說非得要有一條線貫穿全書,才能使其構成一個整體」。

和《寂靜嶺》一樣,《湮滅》也可以解讀為反映個體心理的懸疑作品,在莉娜和複製體打鬥後的場景中,她們一起倒地,又一起起身,動作整齊如雙人舞蹈,複製體的面孔慢慢具現成莉娜的模樣,兩者之中只能有一人離開,選擇被痛苦吞噬,或者面對自己。

但這樣就浪費了X區域內精心設計的異境和異形,以及片中設置的折射細節。《湮滅》實際上是一個涉及基因學的神話故事,眾所周知,神話和教典都是心靈的產物。

從數千年前起,人類就試圖將解決自身恐懼的希望寄託於超自然的力量,我們創造與自己相似的諸神來投射人類的面貌,在諸神之戰和神與人的爭鬥中揭示人類的衝突。當觀看如今的科幻作品時,我們也不是真的在意人工智慧或外星來客,我們只關心人類正在面臨和即將面臨的問題。

在《機械姬》和《普羅米修斯》的故事裡,尚存在著妄圖成神的創造者,《湮滅》則更進一步把毀滅和重新建構的任務拋給了自然,創造生命不再成為人類的最高追求,複製變異淘汰的進化三重奏卻仍然要借人類之手譜寫。

片中提到了海拉細胞的無限分裂,細胞固然通過不停分裂創造生命,細胞也包含致人衰老死亡的基因,文崔斯博士將人類的自毀傾向歸咎於細胞編碼,達爾文主義者一定會為這一觀點拍手叫好。力比多和死本能從不存在於演化論中,基因才是物種延續的唯一驅動力。

《機械姬》里形容艾娃的大腦「易變、衝動、不完美、模式化、混亂」,再加上複製和突變,正好可以用來概括X區域中的奇妙景象。人類憂懼於人工智慧的發展,對自然的選擇更是感到束手無策,但只要基因的繁殖策略不變,它們照樣控制著舊物種的滅亡和新物種的誕生。

可是,萬能的基因論也無法解釋《湮滅》的結局,業已痊癒的丈夫和神情悲傷的莉娜擁抱,這種親密是屬於人類的感情,莉娜眼中一閃而過的微光只是留給屏幕外的觀眾更多疑問,比起機械和自然界,在人類眼中,只有人性才是真正的不解之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虹膜 的精彩文章:

斯科塞斯沒有靠它拿到奧斯卡還蠻可惜的
今年這部恐怖片將在影史上留下一筆

TAG:虹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