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卞之琳的現代詩歌

卞之琳的現代詩歌

現代派代表詩人卞之琳,是漢園三詩人之一。他曾師從徐志摩與胡適,其「化古又化歐」的詩作不僅化解了他的情劫,更道出了廣闊的宇宙。今晚21:30,東方衛視中心藝術人文頻道《今晚我們讀書》邀請到了詩人古岡,與我們一起分享卞之琳的現代詩歌創作。

古岡(左)、張穎(右)

卞之琳,生於江蘇海門湯家鎮,現當代詩人、文學評論家、翻譯家,於20世紀30年代出現於詩壇,曾經受過"新月派"的影響,但他更醉心於法國象徵派,並且善於從中國古典詩詞中汲取營養,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卞之琳

把愛戀寫在詩歌里

卞之琳苦戀的對象張充和出生於上海,祖籍合肥,為淮軍主將、兩廣總督署直隸總督張樹聲的曾孫女,蘇州教育家張武齡的四女——「合肥四姐妹」中的小妹。1933年夏天,23的卞之琳畢業於北京大學英文系,緊接著在秋天認識了來北大中文繫念書的張充和。

年輕時的張充和

詩人聞一多曾經評價卞之琳從來不寫情詩,但看到張充和之後卻有所改變。古岡介紹,由於受到西方現代主義的影響以及中國古典詩詞的熏陶,卞之琳寫給張充和的詩所用的手法會更加內斂。

年輕時的卞之琳

古岡還提到,卞之琳很喜歡法國的象徵主義詩人魏爾倫。他把魏爾倫這種現代派的技法,與中國古典含蓄的表達方式融合在一起,寫下了五首愛情詩作《無題》。

「信手拈來」不朽代表作

卞之琳的詩精巧玲瓏、聯想豐富、跳躍性強,尤其注意理智化、戲劇化和哲理化。寫於1935年的詩作《斷章》被公認為是他的不朽代表作。

《斷章》手稿

古岡介紹,北大畢業後卞之琳便去了濟南教書,這時他的寫作動機已與張充和沒有直接關係了。當時,卞之琳看了一篇由周作人翻譯的日本文學家永井荷風的散文,一下子就被觸動了。於是他把這些觸動隨手寫下來了,恰恰就是這信手拈來的文字,卻成為了一個經典。

永井荷風

「化古又化歐」

除了《斷章》之外,卞之琳在現代詩歌的創作方面對世人也做出了很大貢獻。在古岡心裡,卞之琳的所有詩中最直接能夠觸動他、刺激他的就是這首《距離的組織》。他認為,卞之琳對於這首詩的創作靈感來源於艾略特詩歌的暗示和啟發。

艾略特文集《荒原》

古岡介紹,艾略特是英國20世紀非常著名的現代派詩人。在三四十年代,艾略特寫的《荒原》雖然晦澀,但對中國詩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卞之琳在讀完歷史學家吉本的名著《羅馬衰亡史》後深有感觸,模仿艾略特對歷史與當下關係的理解,寫下了這首《距離的組織》。

《羅馬衰亡史》

卞之琳曾說自己寫詩既化古,又化歐。所謂化古,就是如何重新創造性地來使用中國的古典資源;所謂化歐,就是如何把西方翻譯的詩歌來化成自己的創造性資源。卞之琳是一位現代主義非常典範性的詩人,正因為他的典範性,對未來與當今的詩壇有著很大的啟發性作用。

晚年時的卞之琳

(以上文字根據節目內容以及嘉賓談話整理)

藝術人文頻道 每晚九點半《今晚》

愛奇藝《今晚》

節目直播可登陸看看新聞網/看電視/藝術人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星文化 的精彩文章:

納博科夫短篇小說
「見者的書信」博伊斯與白南准

TAG: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