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奕訢臨終告誡光緒帝此人不可用,光緒沒有聽,網友:自作孽不可活

奕訢臨終告誡光緒帝此人不可用,光緒沒有聽,網友:自作孽不可活

晚清時期是一段中國人都不願意提及的歷史,因為在那段特殊的歷史時期我們有太多不堪的回憶。你可曾想像到一個擁有者五千多年燦爛文明的古老中國,一個無論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都領先世界幾個世紀的中國,居然一夜之間淪為了帝國主義列強爭相掠奪的魚肉,怎能不讓國人哀嚎、痛殤,可是,即使這樣,中國最後還是堅強的站了起來,以卓越的身姿依舊屹立於世界東方之林。

我們知道清朝是在乾隆皇帝時期就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當時,正值英國爆發了世界上第一次工業革命,以馬嘎爾尼為代表的英國使團,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希望能能夠將英國先進的工業技術傳到中國,可是卻被乾隆皇帝以「天朝地大物博、無所不有給回絕了「,簡而言之就是乾隆夜郎自大、閉關鎖國的國策害了中國。到了光緒皇帝的時候,昔日風光無限的大清帝國已經是氣息奄奄了。

很多人都將大清滅亡的原因歸結於慈禧太后的戀權,以及光緒皇帝的無能,尤其是慈禧,更是被後人當成了是禍國殃民的代名詞。其實,仔細研究過清朝史料的人,會覺得如果硬要將清朝的滅亡原因都歸結到慈禧身上的話,卻是有失偏頗。

因為,無論是慈禧還是光緒,其實都曾經為大清國的繁榮昌盛可以說是嘔心瀝血,例如光緒皇帝的百日維新;慈禧太后的然而,那時的大清帝國只能說是氣數已盡,非人力所能挽救了。有人說,或許那個時候像曾國藩、左宗棠這樣力挽狂瀾的人實在是太少了。

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說一個晚清時期的牛人,此人雖然沒有曾國藩優秀的軍事才能,但是在治國理政方面確實難得的幹才。後人都將他同李鴻章相提並論,也有人說,如果他當了皇帝,或許清朝滅亡的歷史結局將會改寫。那麼問題來了,此人是誰?憑什麼說他能夠力挽狂瀾?

此人就是清朝十二家鐵帽子王之一,道光皇帝的第六子恭親王奕?,奕?原名愛新覺羅·奕?。奕?生於道光十二年,也就是1833年,小時候的奕?受到了極為嚴格和特殊的封建教育,而且奕?是出了名的天資聰穎,曾經拜著名狀元翁心存為老師,後來又拜著名的儒家大師賈楨為師,學習儒家經典。

據清史稿記載,正是因為奕?太過優秀,以至於道光皇帝在冊立皇太子繼承人的時候,在第六子奕?和第四子奕詝之間猶豫不決。奕?無論是在治國理政還是帶兵打仗方面,在所有的皇子裡面都是出類拔萃的,而且當時的朝中很多人都比較看好奕?繼承大統。

然而,最後的道光皇帝還是選擇了不善言談的奕詝,道光皇帝給出的答案是,歷朝歷代無不以孝道治天下,因此,在孝心方面比較佔據優勢的奕詝更適合在自己百年之後成為這個帝國的領導人。就這樣,一代英才奕?就與自己的帝王寶座失之交臂了。

不過,雖然奕?沒有登上帝位,成為大清帝國的掌舵者,可是這並沒有阻擋奕?為大清國做貢獻。眾所周知,恭親王奕?是咸豐時期的領班軍機大臣,也就類似於現在的國務院總理一職,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而且,在光緒皇帝時期再次出山,負責洋務運動,目的就是要實現清朝中興。

可是,此時的奕?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了,在皇廷之中已經被以慈禧為首的後黨和以光緒皇帝為首的帝黨所佔據,想要任人唯賢、腳踏實地的為大清國在做一些事情已經很難了。這期間奕?和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政見產生了分歧,而且矛盾愈演愈烈,雙方都擺出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架勢。

1895年,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大清朝的北洋水師被彈丸之國日本全殲,恭親王奕?在得知是身為戶部尚書的翁同龢不給北洋水師發軍費,導致北洋水師船炮老舊,最終被給了日本之後,朝堂之上公然大罵翁同龢尸位素餐、禍國殃民,而且一怒之下提出辭呈。

不久之後,恭親王奕?就抑鬱成疾病危了,在得知自己命不久矣之後的恭親王奕?,面對光緒皇帝的垂詢,怒斥道:「皇上任用翁同龢,是聚九州之鐵,不能鑄此大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穿越歷史的迷霧 的精彩文章:

蔣介石出一道啞謎,為何蔣經國一頭霧水,閻錫山卻能一語道破玄機
袁世凱一生最痛恨日本,臨終前留14字遺言,為何讓無數國人落淚?

TAG:穿越歷史的迷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