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個唐朝太有意思了:這才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五大發明!(圖)

這個唐朝太有意思了:這才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五大發明!(圖)

原標題:這個唐朝太有意思了:這才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五大發明!(圖)



說到科舉,相信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考試,緊接著就會聯想起今日的高考。但我要告訴大家的是,高考之於科舉,那絕對是小巫見大巫。因為科舉不僅僅是一場由國家統一舉行的全國性的大規模考試。借用某位專家學者的話說,當年的科舉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它塑造了中國的文明和我們這個民族的基因。

科舉制度雖說並非起自唐朝,但毫無疑問的是,如果沒有唐朝,估計就不太可能還有科舉。當然了,這樣說估計不足以印證科舉制度的偉大,因而為了說明問題,最好的方式是進行一番對比,那麼,我們就先來看看科舉制度出現前國家選用人才的情況。


眾所周知,在科舉制度誕生以前,中國歷代王朝選取人才的渠道基本是以人找人,以人帶人,說得直白點,就是靠推薦加碰運氣。比如說魏晉以前國家主要實行的「世卿世祿」制,講究的就是父子傳承,某一家族世襲某一官職,老子死了,兒子上,兒子掛掉孫子填,然後就是子子孫孫無窮匱也。但這裡面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即統治者很難保證後續的那些子子孫孫還有最初勝任此職的先祖的那種才華。這聽起來顯扯,但卻是不爭的事實,因為你不能期望御廚的兒子生來就好廚藝,燒得一手好菜,更難要求御醫的兒子能夠完美繼承高明的醫術。假如一個遺傳失誤,後面的子孫不肖,學藝不精,吃死或者治死個把國君還是小事,要是遇到個將軍的兒子不曉得打仗(如趙括),丞相的兒子不懂得政治(如諸葛瞻),那國家社稷可就危險了。


所以經過無數次的慘痛教訓,國家的統治階層開始通過徵召、察舉等輔助性手段來儘力擴大網羅人才的廣度,寄希望於各地方政府為朝廷推薦些德才兼備的好苗子。不過事實證明,這種方式只管得了一時(漢武帝時),而並非長久之計。畢竟德才什麼的憑的只是此人在地方的名望,作弊太容易了,向上拜拜碼頭送點禮,在外人模狗樣地裝一裝也就成了。特別是對那些當地的豪門望族而言事情更好辦,大家都同朝為官,低頭不見抬頭見的,你照顧我一下,我抬舉你一下,察舉便不過是個形式而已。因此到了東漢末年,朝堂上就呈現了「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的慘狀。國家花了大把的錢,卻養了一群廢物點心,遇到了大規模農民起義(黃巾起義)不得不臨陣求將,真是有夠糟心的。


親眼目睹了這檔子噁心事後,後來掌握朝政大權的曹操就有意扭轉這種局面,並開始著手落實自己的用人政策——唯才是舉。

從建安十五年(210年)到建安二十三年(217年),在七年的時間裡曹操曾先後三次公開下令求取賢才,甚至於公開宣稱哪怕你名聲不佳、不仁不孝,但只要有才,「有治國用兵之術」,到我這裡來,我就敢用你!


如此博人眼球的大尺度招聘自然令廣大隱身草根間的能人們趨之若鶩,從而奠定了其後曹魏立國,三分天下而居首的地位。


不可否認的是,曹操的這一用人方針嚴重侵害了既得利益集團——豪門世族的利益,君不見自曹操上台以來,反對曹操最為堅決、積極的袁紹、孔融這樣的大家族子弟,想著法兒地欲置曹操於死地而後快,而曹操當權在位期間進行的幾次大清洗也主要是針對這批人的(如五世三公的弘農楊氏)。借用陳寅恪的說法,曹操的理想就是要把那些混吃等死的士族二世祖們一掃而光,建立一個「法家寒族之曹魏政權」。這就比挖人家祖墳還過分了,簡直就是要斷人家的後路兼生計。


想打破壟斷搞競爭?沒那麼容易!


權力、利益受到致命威脅的士族由此對曹操進行了聯手抵制,一部分外爭特權擁護對士族不那麼嚴苛的劉備、孫權,一部分內懲國賊在朝廷里暗中搞小動作,竭力阻止曹操改朝換代(這一點范文瀾說得明白:士族障礙著曹操代漢做皇帝,與其說是為了擁漢,毋寧說是向曹操交換做官特權)。

終於,經歷了長達十餘年的較量,姓曹的一家子還是沒頂住各大家族的軟硬兼施,曹操病逝不久,其子曹丕就「適時」採納了出身於潁川陳氏一族的陳群的建議,實行了著名的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又稱九品官人法,說穿了,就是以國家法制的形式公然保障士族壟斷仕途的特權。各個家族自此不用爭、不用搶,直接排隊,按照各家族的勢力聲望來瓜分朝廷中的官位官制。


果然,此政策一經出台,曹丕就立刻得到了中原士族的擁戴,不出十個月就完成了老爹十多年都沒辦成的產權過戶手續,獲得了劉氏的江山。只是不清楚曹操如果泉下有知,得聞兒子是給跪後才登基的,會是哭還是會笑。


就這樣,隨著九品中正制的推行,本來遭逢戰亂(如春秋戰國、秦末、漢末大亂)還能井噴一次,湧現出大量人才的局面也由此終結了,中國社會因之步入了古代史上第二黑暗的兩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結構完全僵死,統治上層一片腐敗,整個國家政權就像漚肥般被扔到那裡看著發爛。


總而言之一句話,悲劇啊。

不過歷史已經向我們無數次證明了,歷史發展的大潮不是一個人能夠改變的,當然,一群人也不成。


在浩浩蕩蕩的歷史大潮下,腐朽不堪的門閥體制終究被衝垮了,隨即被衝進了歷史的下水道。庶族(寒門)地主勢力代替士族(豪門)地主勢力的一幕歷史劇就此開演。


擔任這第一階段執行導演的是楊堅、楊廣父子。


為把選官之權收歸中央,開皇七年(587年),楊堅正式廢除了九品中正制,開始嘗試採用分科考試的辦法選取人才。次年,朝廷明確設立「志行修謹」(論德)和「清平幹濟」(論才)兩科,以分科測試的形式挑選應徵者,自此,政府招徠人才出現了一種地方推薦加中央考核的新途徑。一般認為,楊堅的這一舉措即開科舉之先河。

分科舉才,是為科舉。


楊堅之後,楊廣繼承發展了這一選才形式,並逐步將其規範化。


大業二年(606年),楊廣首開進士科,並將其作為科舉考試的主要科目之一以選拔官員,科舉制度就此開始正式確立。


大業三年(607年),楊廣再接再厲,詔令在職官員可參加「孝悌有聞」、「文才秀美」等十科(十大類別)的相關考試,其中考試成績優異者可實現跨越式發展。


大業五年(609年),又詔令諸郡以「學業該通,才藝優洽」、「膂力驕壯,超絕等倫」、「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強御」等四科為主題選用合格者,至此,科舉開始走向常態化。


應該說,科舉的出現和常態化實在是件值得全世界人民放鞭炮慶祝的事,因為這意味著決定你個人命運的不再僅是你的血緣和運氣,現在可以再添上一個新選項——能力。即使不身處戰亂時代,一個人也可以憑藉他的個人能力通過參加科舉考試的方式脫穎而出,得到他人的注意和認可,進而施展自己的才能,實現心中的抱負。出身貧寒的子弟們終於等來了知識改變命運的時代,而這些人將用自己卓越的才華和非凡的智慧為這個偉大的國家保駕護航,並確立其在歷史上的不世之功(狄仁傑、宋璟、武元衡)!


事實上從某種意義上說,中華文明傳統最重要的特徵,就是科舉。它不但幫後世王朝的統治者不斷吸收各類精英進入體制內,使得政權充滿活力,還有力推動了社會各階層間的流動,保證了社會內部的良性循環、和諧穩定。再考慮到科舉制度在促進教育和文化發展方面所起到的客觀作用,我們完全可以自豪地將其視作中國人政治智慧的最高體現,及「中國贈予西方的最珍貴的知識禮物」。


當然了,也有人指出,當時信息流通滯後,世家大族佔據的文化、教育資源更多,所以士族階層在參加科舉考試時比庶民佔有更多的優勢,更易中試,而且科舉制度的出現其實並不會真正威脅到世家子弟的仕途云云。


對於上面的那種說法,本人舉雙手表示贊同。沒錯,最初登上歷史舞台的科舉制不過是在原有的仕途渠道旁另闢了一條路出來,而且還是條小路,不但每次的錄取名額十分之少,一科也就取幾十人,且還不能直接被派去做官(只是獲得了做官的資格,此外還有吏部的複試)。可以說是做官尚未成功,同學仍需努力。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老百姓出身的官老爺越來越多,昔日名門望族的勢力也就在無形中慢慢削弱了,直到唐朝開國的近兩百年後,朝中的傳統貴族勢力才驚訝地意識到,原來在他們眼中不屑一顧的科舉進士們已然形成了極為強大的利益共同體,以至於能夠自己公開叫板,分庭抗禮。而這一結果實在讓他們始料未及。


《這個唐朝太有意思了》(1-4卷),京東火爆銷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裁縫 的精彩文章:

淡定,這裡是三國:雙方都說自己贏
淡定,這裡是三國:歷史上的貂蟬可能是呂布的妻子(圖)

TAG:文裁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