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整理——未來我該如何教育我自己的孩子?

整理——未來我該如何教育我自己的孩子?

星期五 戊戌年正月廿九 香港 晴間多雲 24℃

昨天跟班裡的兩個同學在理工食堂吃飯的時候,不知怎麼起的頭開始三個人一起討論起了中國教育,談到之前的虐童事件,然後到香港和新加坡的教育,又聊起班級里一個四年本科在美國念書的一個同學,對現在出去美國讀書的中國學生的一些看法,到後來以後自己孩子出生的話會怎麼安排他(她)的教育問題,覺得挺有意思的就順便整理了一下觀點,沒有好壞之分,僅給現在父母一些不同的思考角度。

1、與我們這一代(90後)相比,國內現在的孩子課業壓力更重,一代比一代壓力大,拿我去年大四時給一個初三學生補習物化數的經驗來說,市裡好的高中已經被班裡的尖子生擠破頭皮,而成績中下等的學生已「無書可讀」(因為太差的高中不想上,好點的高中考不上,想換條藝術道路發現別人是從小培養)

2、現在的普通家庭的孩子從小開始補課,稍有底子的家庭的孩子實際上更累,孩子「被參加」各種補習訓練班,就算家長想幫助孩子釋放天性來散養,來自「老師微信監督」和「別人家的孩子」雙重壓力夾擊,家長束手無策只能全力協助老師對孩子進行更全方位的監督,孩子也很無奈,只能選擇「懂事」得乖乖承受這些壓力。

3、香港有三分之一的學校是國際學校,教師這個行當里也採用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那一套,即優勝劣汰,教課內容豐富教學有趣受學生歡迎的高水準老師自然是市場寵兒,高素質教育下的孩子不太會受外部條件限制而去「不得已」選擇一些「熱門專業」,反倒會根據自己的性格去進行抉擇,天性教育一直是我認為的高級教育形式。

4、初高中就出去美國留學的學生中「冷暴力」發生概率更大。可能不論是哪個國家,孩子自身還並未學習好如何成熟地處理好與他人的人際關係,就被放在了一個與自身母源文化完全不同的文化中是很容易孤獨的。

5、美國好的教育是「精英教育」,而能不能去這些投入最多回報更高的私立大學要看的還是荷包的大小,放養式低水平公立學校學生能不能上名校就只能看個人了。

6、在被評為世界頂尖教育水平的芬蘭,接受高等教育的最優秀的一批人才才是老師這個職業的「候選人」,而且在老師任職期間每年都要通過嚴格的一級級教學再考試來保證這個國家的師資水平。

7、如果將孩子送出去讀書的目的還是為了以後找一份好工作賺很多錢,那麼送不送出去這個決定顯得已經沒有必要。

8、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認識自己,給孩子自己留夠選擇人生的權利,這樣他才知道自己未來將成為什麼樣的人,那麼從他內心激發出的無窮原動力會幫助他努力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這種內生性的驅動力要遠比外部加的強大的多,自然也有效的多。

在緊湊的複習時間下,整理了一些有價值的內容,希望各位有觀點或想說的話在底下留言,祝好。

今日份的理工校園——

珍惜時間 每天多一點努力

珍惜朋友 每天多一點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瓶子小世界 的精彩文章:

TAG:大瓶子小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