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情緒是如何產生的?面帶微笑就一定代表開心嗎?

情緒是如何產生的?面帶微笑就一定代表開心嗎?

笑有很多種,比如,開懷大笑,面帶微笑,皮笑肉不笑……

除了發出聲音的笑,基本上笑都是通過面部表情呈現出來的。同時,笑肯定也是一種情緒的表達。

然而,這是不是說,我們能夠通過笑的面部表情去判斷一個人的情緒,或者更具體地說,笑是否一定意味著一個人很開心呢?

粗略一想,答案似乎是很顯然的。我笑,故我開心。

然而,再細一想,皮笑肉不笑算不算開心呢?恐怕不算。

那與陌生人打個禮貌性的招呼,嘴角輕微上揚,算開心嗎?情況好像變得複雜些了。你不能說你不開心,否則嘴角就不會上揚那麼一下了,面無表情走開豈不更好?但你也不能說你很開心,畢竟那只是短暫的禮節性問候。

美國西北大學心理學和神經科學教授麗薩·菲爾德曼·巴雷特(Lisa Feldman Barrett)在其新書《情緒是如何產生的》(How Emotions Are Made)中說,我們需要改變對情緒的看法,通過面部表情來判斷一個人的情緒是不準確的。

過去,人們以及很多科學家都認為,大腦中的特定部位會產生特定的情緒。比如,某塊皮層會產生憤怒的情緒,某個區域會產生愉悅的情緒。或者換句話說,情緒是一種特定的實體,對應於特定的大腦位置。

但巴雷特通過大量實證研究表明,這種傳統看法是錯誤的。情緒是大腦通過整體發揮作用而產生的。她舉例說,如果你憤怒的時候大腦的某個區域尤其活躍,你可能會認為就是這個區域產生了憤怒的情緒。但實際上,即使你沒有憤怒,比如當你在做算術題的時候,這個區域的活躍程度同樣是很高的。大腦決不像是聖鬥士中的黃金十二宮,某個宮殿掌管某種情緒。

如果情緒的產生是大腦整體作用的結果,那這又能說明什麼呢?

由於大腦的主要功能是存儲和提取過去的記憶,獲取即時的信息,在綜合這些信息的基礎上,再調動整個腦部結構,對未來做出預測,因此,情緒的產生也不例外,也是基於人們過去的記憶,在當前情景(信息)之下,做出即時反應。

由於每個人的過往經歷千差萬別,也由於當前信息並不充分,或者對當前信息的理解並不準確,導致人們的情緒反應存在很大差異。同樣的事態,有人很憤怒,有人可能相對淡定。但即便所有人都很憤怒,憤怒的形態或程度也是各不相同的。就像前面所說的,就算大家都很開心,但有人開懷大笑,有人微微一笑,有人還笑中帶刺。

巴雷特說,正因為情緒是大腦對綜合信息的整體處理,所以我們應該對某一種情緒,比如,憤怒、開心,做出更細微的區分,而且應該把它納入特定的場景去理解。

如果我們只看一個人的面部表情就去判斷他的情緒,就可能會形成很大的誤解。有些人天生就一副哭喪臉,但你不能給他取個外號叫「不開心」,因為說不定他內心是很豐盈的。就像有些忘我工作的人,雖然面無表情,但內心卻洋溢著豐沛的滿足感。說得更極端一點,有些人得了抑鬱症,但可能平日的表情是顯得很開心的;而有些人情緒很正常,但平日總是一副別人欠了他錢的樣子。要想準確了解一個人的情緒,只有真正了解那個人,並且了解那個人產生這種情緒的前因後果才行。

但千萬不要因此誤會了巴雷特,或者把她的看法推到極端,誤以為她拒絕承認人類情緒的共通性,甚至黑白顛倒,比如,把憤怒的情緒理解為開心,把開心的情緒理解為憤怒。

不,巴雷特並不試圖顛覆人們對情緒的日常理解,她的意思只是說,一千個人可能有一千種憤怒的形態和緣由,甚至一個人也可能會產生若干不同種類的憤怒,而這些情緒不是由大腦的某個區域引發的,而是由大腦整體及其對綜合信息的處理產生出來的,因此才會表現出這些複雜而細微的差異。

基於這一認識,巴雷特進一步論證說,我們的情緒與膝跳反應不同,不是由大腦結構本能而單一地決定的,而是會受到過往經歷和當前信息的影響。我們可以通過改變對記憶、對信息的理解來改變我們的情緒。換句話說,我們對於事物和信息的認知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的情緒。如果你具備良好的認知能力和正確的思維方式,克服非理性的情緒就是完全有可能的。

比如,假如你得了抑鬱症,你應該深入到你過往的經歷,重新審視你對自己、對周圍環境、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同時多了解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科學知識,那麼你的抑鬱情緒就有可能得到扭轉。

這不就是認知療法嗎?對!可以說巴雷特對情緒的研究,從另一個角度為認知療法的可行性奠定了理論基礎。

積極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在他那本著名的《教出樂觀的孩子》一書中曾舉例說,有些孩子特別容易自責,把一次偶然的過錯歸咎於自己的能力,並由此陷入長期的沮喪甚至抑鬱狀態。但如果父母和老師能告訴他們,每個人都會犯錯,而且偶然的過錯與能力沒有任何關係,這種認知的調整,就能逐漸改變孩子看待自身的方式,從而改變他們的情緒。

不可否認,大腦仍舊是產生情緒和認知的物理基礎,但巴雷特的研究表明,人類的情緒和認知都具有極大的可塑性,這與很多的心理學研究結論是不謀而合的。

巴雷特在書中還反駁了一種傳統觀點:認為老年人的大腦功能更多地與情緒(也許是本能的情緒)相關,而他們大腦的記憶和認知功能會逐漸衰退。巴雷特則認為,如果老年人能加強體育鍛煉,同時加強學習,特別是對新事物、新技能的學習,他們的情緒和認知能力不僅不會衰退,反而還可能得到增強。

甚至我們可以把這種認知可塑性推向更深的意義層面:它決定了我們如何定義自己、定義人生、賦予生命以意義。今天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仙逝,他曾說過這樣一段話:「生命的意義為何,全由你來選擇。意義只能存在於人類心智的架構內,如此一來,生命的意義就不在外面某處,而是在我們的腦海里……意義本身不過就是每個人在大腦里構建的現實模型中的一部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智與實在 的精彩文章:

TAG:心智與實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