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說實話,99%的父母不會和孩子講道理

說實話,99%的父母不會和孩子講道理

GIF

/01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講道理是很多父母都會用到的一種方式,可結果往往都是:口乾舌燥叨逼叨逼了一大堆,孩子還是那個死樣子,

這讓很多家長感到很受挫,有些耐力不夠的家長便會動用打罵等方式來讓孩子記住教訓和道理。

也許打罵可以暫時讓孩子屈服,並聽取你的道理,但從長遠來看,這是一個得不嘗失的舉措,長期在暴力教育(語言暴力,身體暴力,冷暴力等)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成年後自控力差,自信心不足,拼搏能力較差,而且在面對問題和衝突時,也常常會訴諸暴力。

其實,大部分的父母還是希望通過講道理的方式和孩子溝通的,而且和孩子講道理的目的也是希望孩子能夠在錯誤中學習和成長,只是,很少父母具備如何和孩子講道理的能力。

也許你會不同意我的說法,我怎麼不會講道理,我吃過的鹽比孩子走過的路都多,我的那些道理都是實打實的經驗,都是我這大半輩子真槍實刀走過來的......

當然,大部分父母在心智成熟度和社會經驗上都比孩子略勝一籌,所以才需要父母去教導孩子,引導孩子;

但是,孩子作為一種還未發育完全並且單線條的生物,他們學習的方式和成人是不同的,當父母總是在孩子面前喋喋不休的講道理時,孩子不但不能理解,反而會更加逆反。

比如,你對著你兩三歲的孩子滔滔不絕的講要努力學習,要懂禮貌,要學會分享,要聽話,要懂事.....她會聽嗎?聽得懂嗎?

不能吧,我們再舉一個更具體的例子,當你帶著你的孩子在遊樂園裡玩遊戲時,孩子霸佔著一大推玩具不肯讓別的孩子玩,還推了別人;

這時如果你像唐僧念經一樣喋喋不休的對孩子說:「寶寶,你不能這樣做,不能這麼自私,也要給其他小朋友玩,要學會分享.....」

我敢斷定,孩子肯定不會立馬就聽你的,把玩具放下,把玩具給其他孩子一起玩。

為什麼?

因為孩子是當下最能誠實面對自己內心的人類:在他們的世界裡沒有自欺欺人,也沒有下意識的反哺之情,更不會管什麼世俗標準和道德禮遇,他們是想幹什麼就會去幹什麼。

只有那些自己親自體驗過的道理才能讓他們「信服」,換句話說,在6歲以前,孩子認知世界的方式只有兩種:實踐和模仿。

/02

當孩子從出生到3歲左右,就會出現一系列的奇葩行為:咬手指,撕紙巾,吐口水,罵人,鑽箱子,不停地摁電梯等等;

其實這都是孩子探索世界,認識世界的方式,通過自己的身體力行去感知世界真實的模樣,在這個不斷實踐,不斷試錯的過程中,孩子才能形成自己對世界初步的認知和感悟。

同樣的,模仿也是孩子感知世界的一種方式,父母是怎麼說話的,是怎麼對待他人的,是如何做事的,都會在孩子的心中留下印象,然後把父母的那套為人處世的方法搬到自己的身上,用相同的方式和這個世界相處。

所以,我們講的大部分道理之所以不奏效,一個是因為我們的道理不是通過他們自己「實踐」得出來的結論,所以他們必須自己親自試驗;

二是因為我們做出了錯誤的示範或者沒有採取足夠有意義的行動讓孩子模仿,使孩子無法理解道理的內涵。

當我們不懂得把道理進行具象和形象的表達時,我們的那些道理在孩子眼中就只是煩人而又無意義的「說教」而已。

/03

因此,我們應該這麼和孩子講道理。

1)講道理是一種溝通方式

很多家長和孩子講道理的心態是你錯了,你不該這樣做,快點改過來。

事實上,沒人喜歡被否定,被批評,我們講道理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孩子立馬改正或者順從,而是建立一種和孩子「講道理」的溝通方式;

讓孩子明白解決問題的方式應該是以理服人,對事不對人,讓孩子建立基本的是非觀,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

2)要用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和孩子講道理

孩子之所以霸佔著一堆玩具不肯和其他人分享,是因為他沒有親身體驗過自己被別人霸佔玩具的經歷,或者在家裡也沒有見過家人之間彼此分享的行為,

所以,你和他講一大堆要分享,不要自私之類的話就是對牛彈琴,他根本無法理解。

最好的方法就是父母在家裡要樹立榜樣,在平時的生活中滲透分享的概念並作出行動;

比如爸爸經常和媽媽分享做家務,媽媽經常和他人分享食物等,都可以讓孩子懂得如何分享。

或者讓孩子也著實體驗一把被人霸佔玩具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就拿前面那個霸佔玩具的例子來說,你可以看看對方小朋友的反應,是否也會上去搶孩子的玩具試圖據為所有,如果是,那麼你的孩子也就能體會被人霸佔玩具時一種怎樣的感受,這時你就應該藉機教導:被人霸佔玩具很難受吧,你試一試一起玩會不會更好?

這個時候孩子很大程度上是會聽取你的建議的。

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要考慮如果對方小朋友的家長在場,他是否也認同這樣的做法,或者能夠及時的制止孩子會出現攻擊性的行為:抓人,打人等。

但如果雙方家長都是彼此認同的,在不會造成巨大傷害的情況下,讓孩子自己解決衝突是個不錯的方式,一點小傷不僅讓孩子記住這個難忘的時刻,還能讓你的「道理」更加有說服力。

3)不要講大道理,要給孩子講事物之間的邏輯關係

很多父母都擅長講一些虛無縹緲的大道理,譬如:要認真學習啊,要努力上進啊,要懂得珍惜,要學會善良仁慈等等;

這些偉岸光明,宏觀正確的大道理很多時候就是空心菜,毫無實質意義,就像我們經常在朋友圈看到的那些「人生沒有完美,因為美好的東西太多,我們不可能全都得到.....」這類的雞湯文一樣的,除了按摩一下心靈,對解決當下的困境沒有任何幫助。

孩子也一樣,他們不需要抽象的大道理,他們需要的是事情和事情之間的邏輯關係,也需要你給他輸出自己想法和觀點的機會。

比如,孩子在早上拉著你不讓你上班,說希望你留下來陪他玩,你的回答是:孩子,我要上班,沒時間陪你。

這個答案不具體,也很抽象,你應該告訴孩子,你上班是在忙些什麼,這些是為了什麼,以及要上班多久就可以休息然後陪孩子玩,

如果實在是很渴望和爸爸媽媽玩,那我們一起想想辦法如何擠點時間出來陪你玩。

這樣,孩子就能理解爸爸媽媽上班和不能「陪我玩」之間的邏輯關係了,哪怕當時不能立即接受,孩子對這件事抗議強度和時間也會減少很多。

總之一句話,我們的道理不是說教,而是為了解決問題。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分爸媽 的精彩文章:

你的音量越大,孩子的音量也就越大
父親發文怒斥網遊毀掉了一代孩子,網友:別為自己的失敗教育找借口

TAG:十分爸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