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胡適|看一個國家的文明 只需考察三件事

胡適|看一個國家的文明 只需考察三件事

原標題:胡適|看一個國家的文明 只需考察三件事


1962年2月24日 (農曆正月二十),胡適逝世。


唐德剛先生在《胡適雜憶》書中說:「胡適之先生的了不起之處,便是他原是我國新文化運動的開山宗師,但是經過五十年之考驗,他既未流於偏激,亦未落伍。始終一貫地保持了他那不偏不倚的中流砥柱的地位。開風氣之先,據杏壇之首;實事求是,表率群倫,把我們古老的文明,導向現代化之路。熟讀近百年中國文化史,群賢互比,我還是覺得胡老師是當代第一人!」

談國家


一個骯髒的國家,如果人人講規則而不是談道德,最終會變成一個有人味兒的正常國家,道德自然會逐漸回歸;一個乾淨的國家,如果人人都不講規則卻大談道德,談高尚,天天沒事兒就談道德規範,人人大公無私,最終這個國家會墮落成為一個偽君子遍布的骯髒國家。


在中國,做一個有良知的知識分子是異常艱難的,但並非全無報酬。歷史是一盆黃河水,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只要人們肯拿出足夠的耐心,總歸會看到清濁分明的那一天。


明明是男盜女娼的社會,我們偏說是聖賢禮義之邦;明明是贓官污吏的社會,我們偏要歌功頌德;明明是不可救藥的大病,我們偏說一點病都沒有!卻不知道:若要病好,須先認有病;若要政治好,須先認現今的政治實在不好;若要改良社會,須先知道現今的社會實在是男盜女娼的社會。

你要看一個國家的文明,只消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們怎樣待小孩子;第二看他們怎樣待女人;第三看他們怎樣利用閑暇的時間。


談人生態度


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 。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有七分證據不說八分話。

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待人時要在有疑處不疑。


要有話說,方才說話。有什麼話,說什麼話;話怎麼說,就怎麼說。要說我自己的話,別說別人的話。是什麼時代的人,說什麼時代的話。(《建設的文學革命論》)


我受了十年的罵,從來不怨恨罵我的人。有時他們罵的不中肯,我反替他們著急。有時他們罵得太過火,反而損害罵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們不安。如果罵我而使罵者有益,便是我間接於他有恩了,我自然很願挨罵。


生命本沒有意義,你要能給它什麼意義,他就有什麼意義。與其終日冥想人生有何意義,不如試用此生做點有意義的事。


把自己鑄造成器,方才可以希望有益於社會。真實的為我,便是最有益的為人。把自己鑄造成了自由獨立的人格,你自然會不知足,不滿意現狀,敢說老實話。

墮落的方式很多,總結起來,約有這兩大類:第一條是容易拋棄學生時代求知識的慾望;第二條是容易拋棄學生時代的理想的人生追求。


保險的意義,只是今天作明天的準備;生時作死時的準備;父母作兒女的準備;兒女幼時作兒女長大時的準備;如此而已。今天預備明天,這是真穩健;生時預備死時,這是真曠達;父母預備兒女,這是真慈愛。能做到這三步的人,才能算作是現代人。(談保險)


談個人主義


真正的個人主義也稱個人主義指:一種是獨立思想,不肯把別人的耳朵當耳朵、不肯把別人的眼睛當眼睛、不肯把別人的腦力當自己的腦力;二是個人對於自己思想信仰的結果要負完全責任,不怕權威、不怕監禁殺身,只認得真理,不認得個人利害。(《非個人主義的新生活》)

有人告訴你「犧牲你個人的自由去爭取國家的自由」可是我要告訴你「為個人爭自由就是為國家爭自由,爭取個人的人格就是為社會爭人格。真正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一群奴才建立起來的。」


談中國教育


中國的教育,不但不能救亡,簡直可以亡國。中國並不是完全沒有進步,不過惰性太大,向前三步又退回兩步,所以到如今還是這個樣子。


多研究些問題,少談點主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館 的精彩文章:

太珍貴了!外國人拍的清朝北京街景,竟然是高清視頻
八十年前聲援抗戰的紐約華人美女|這氣質恐怕再也看不到了吧?

TAG:國史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