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貓成癮的心理本源與自我投射
身殘志堅的網紅明星貓Lil Bub
利維坦按:為什麼偏偏是貓?在貓接管網路之前,我們見過網路上著名的狗、著名的土撥鼠、著名的樹懶——但似乎從來沒有任何一種動物能產生像貓一樣經久不衰的網路熱度。
其實在貓出現於網路上之前,就已經有人提出過關於用戶對於媒體消費的理論體系,這裡指的是德國研究人員道爾夫·茲爾曼(Dolf Zillmann)在1988年提出的「情緒管理理論」(mood management theory):
消費行為(尤其是娛樂性的消費行為)能夠調整我們的情緒。
不僅如此,我們還會主動根據情緒去選擇消費類型。
這一理論解釋了為什麼有人失戀了會購物發泄,為什麼痛經的女性更喜歡看喜劇。
對於雲吸貓的出現,似乎也能說得通。
文/G
網路正在變成一個共享型虛擬遛貓公園
我們姑且只以「吸貓」一詞的百度指數作為參考
(無視應有的客觀性)
,可以清楚看到這個詞大致髮際於2017年的2月。
與此同時,「養貓」一詞的熱度似乎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隨之上升
(下圖中綠線所示)
。似乎有越來越多人選擇在網路上觀看貓片和貓圖,雲養貓取代了在生活中養貓,成為當下網路的一股新風潮。
不僅如此,幾組簡單的數據同樣可以證明這一點:
相對於與狗相關的,貓話題在互聯網上有著強大的壓倒性。
百度貼吧「貓吧」的現有關注用戶約為192萬,幾近「狗吧」所聚攏人數的兩倍(101萬);知乎上大概有22萬人關注貓話題,而狗話題下的關注人數僅為11萬。
但是根據去年狗民網聯合亞寵展發布的《2017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中的數據,
中國寵物狗的數量為4990萬隻,佔中國寵物數量的60.3%,遠遠高於寵物貓3756萬隻、39.7%的佔比。
雖然大部分人養的是狗,網路上我們「吸」的最多的卻是貓,仔細想想也是一件略顯魔性的事情。
相比於狗,
貓身上究竟有哪一點更加具備網路傳播性,更能吸引大部分人?
當然也有許多狗網紅存在,比如魔性的Kabosu大人。圖源:Laughing Squid
相似的情況發生在世界範圍。根據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媒體研究學者傑西卡·蓋爾·邁里克(Jessica Gall Myrick)在2015年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
2014年共有約200萬條關於貓的視頻被發布到youtube,近260億次的點擊量比其他任何視頻分類都要高。
(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747563215004343#)
互聯網實驗室Google X曾在2012年做過一個實驗。他們用16000個處理器陣列搭建出一個模擬神經網路,結點超10億個。隨後,他們從youtube視頻中隨機截取了1000萬張圖片輸入系統。
僅僅經過數百萬張圖片的學習過程,
系統在沒有任何人為指導的情況下就培養出識別貓照片的能力
,識別率高達81.7%,不亞於對人臉的識別率。這意味著互聯網上的貓素材,已經多到足以讓系統自行發展出「貓」的概念,而對於狗,系統似乎無能為力。
著名人工智慧學者吳恩達(Andrew Ng)是這一研究項目組的組長之一,左側屏幕上所顯示的是谷歌深度學習得出的貓形象繪圖。圖源: Jim Wilson/The New York Times
再比照全世界養貓與養狗的數量:
2016年,
德國捷孚凱(GfK)消費者調查公司一項覆蓋全球22個國家的調查顯示,全世界有33%的寵物主人都選擇了飼養狗,狗依舊是人們飼養最多的寵物,其次才是貓(22%)。
由此可見,貓在網路上的高傳播即便從世界視角看來也是反常的。
雲吸貓的狂熱,無疑是網路時代又一件魔性的事情。
因此,當有用戶在Reddit上向萬維網的發明者蒂莫西·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提出一個問題「互聯網發展至今(即2014年),哪件事是最出乎你意料的」,年近60的老爵士回答依舊是「貓(kittens)」。
出其不意,方能籠絡人心
典型的狗視頻是這樣的:訓練有素的寵物犬完成撿球任務,並得到飼養者一陣洗車式的瘋狂愛撫。視頻的結尾,狗毛與口水驕傲地迎風飛揚。
但卻很難歸納典型的貓視頻:相較於狗,
貓似乎是一種完全生活在自己世界裡的動物
。他們可以毫無原因突然暴起瘋狂敲擊打字機,也可以一回頭被黃瓜嚇得瘋狂暴起,或者好奇地把桌上的杯子撲棱到地上
。貓的行為往往更加難以預測,充滿「驚喜」。
圖源:Giphy
貓視頻中,這種難以預測結局的特點也曾出現在早期電影中。電影史學家湯姆·岡寧(Tom Gunning)曾對1904年左右的早期電影做過分析,提出「驚訝美學(Aesthetic of Astonishment)」的概念。
那個時代的短片電影最為顯著的特點,便是通過意想不到的視覺衝擊來滿足觀眾的好奇心
,比如愛迪生1903年拍攝的大象受電刑的短片,或者第一步貓短片《拳擊貓》,都是通過短暫的敘事激起觀眾興趣,刺激強烈。愛迪生在1894年所拍攝的短片《拳擊貓》,被認為是最早的貓視頻
而在貓視頻里,貓主子們不羈愛自由的行為方式也極大程度滿足了觀看者的窺視慾望。視頻里的貓往往不會意識到有一個鏡頭正在記錄它的一舉一動,無意識行為所帶來的真實感是狗視頻所欠缺的——
狗往往知道自己在鏡頭前該幹什麼,但貓顯然很難搞清楚這個問題。
福柯曾說過一句話:紀律是工業社會的決定性條件。因此,
生活在社會中的人往往處在一種被合理觀察的境地
:超市裡有遍布各個角落的攝像頭、手機信號可以提供使用者的位置、網路交易信息記錄下生活的細枝末節、近地軌道的衛星甚至能發現美軍秘密基地。社會監督很大程度保證了社會的穩定,龐大的現代生活體系會使人不斷調整自己的所作所為——但人總是需要出口的,比如拿起手機看看肆無忌憚的貓。
圖源:Giphy
當一隻狗鑽進塑料袋,這是因為它知道你想讓它鑽進去,
它渴望得到認可
——而當一隻貓這麼做,這只是因為它在那個瞬間覺得鑽進塑料袋才是正確的選擇
,即便明知裡面什麼都沒有也能打起十足的好奇。從某種角度來說,這就是大部分貓視頻的看點,是屬於貓的超脫。通過雲吸貓,
看客在貓身上找到了情感投射的靶點
,貓視頻為諸位全世界現代網路遊民提供了一份美好幻想。網路本就是一個避風塘
英國衛報科技記者傑克·斯科菲爾德(Jack Schofield)說:「「
養貓只需要相對較少的工作
(不用洗澡,不用散步)
,基本上是夜行動物,所以它們是完美匹配互聯網最早期用戶
(程序員等)
的生活方式的。
此外貓還具有
獨立性
和好玩的創造性
,非常吸引那些需要花大量時間編寫計算機代碼的孤獨極客。」而youtube上的第一個貓視頻,恰恰也是由網站聯合創始人史蒂夫·陳(Steve Chen)在2005年上傳的,他發布了一個名為《Pajamas and Nick Drake》的30秒視頻,內容是黑貓
Pajamas
瘋狂大戰逗貓棒。圖源:cat gifs
相比之下,網路撰稿人利·亞歷山大(Leigh Alexander)的理論也許更為直白:互聯網的早期用戶會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滿足獵奇心和性需求上
(文化的誕生初期總能更加慷慨地展示人性)
,而尚未完善的網路秩序也使得大量極端內容得以滋生。
在那個時代,網路是個肆意生長的避風塘,身陷極端內容中的孤獨玩家面臨著邊緣化。
好在作為技術的先導者,他們是非常聰明的一群人,
互聯網需要一個符號來承載被社會所忽視的正面人設和與對美好事物的需求。
在荒亂的互聯網早期,關於貓的內容就像是網路的人性自留地:「是這樣的。我一方面喜歡看兇殺案現場照片,另一方面也很喜歡看貓的照片。」
「我無法抑制自己的性衝動,但我真的很喜歡小貓。我所面臨正是人類所共同面臨的脆弱。」
而另一方面,獨立意識使得貓在寵物主的眼裡是人格化的室友,是若即若離的距離感,是出其不意的未知。
再一次,貓的神秘感成為了早期網路用戶的理想模型投射。
圖源:tumblr
雖然
利·亞歷山大
的理論帶有難以分辨程度的刻板印象,但貓這種人畜無害的高顏值萌寵,也的確承載起了溫暖黎明前黑夜的作用。只不過我們仍然沒有觸及根本——
為什麼不是狗,非得是貓呢?
說到頭,養的還是自己
我們可以把目光聚焦在表面。
首先,相對於狗而言,貓類的面部肌肉較少,因此往往是一副好奇又漠然的表情,一直沒有弄清情況的樣子,有如一張空白畫板。而對於養貓的人來說,
我們總會將自己臆想的情緒投射到如此一張畫板上——毫無攻擊力的表情提醒你端正自我,愛搭不理的作風告訴你,自己誰都不是。
借用《人民日報》的話:「(貓)成為心靈寄託,雲養貓的過程,與其說是青年人在同貓咪對話,不如說是在同自己的心靈交流。」
其次,在犬類動物1.9萬年的馴養過程中,狗擔當了巨大的職務,比如放羊、守家、抓獵物。
通過選擇性繁殖,人類給予犬類最早期的分化條件。
反觀家貓,大概1萬年前因為幫人類抓糧倉里的老鼠而與人類展開合作,且不討論家貓是否已經被完全馴化——我們甚至會懷疑自己正在被貓馴化。這使得相對於狗來說,貓少了很多進化的機會。
如果貓變成了小眼睛、長嘴長鼻樑的,難免讓人有點兒無法接受
這就是為什麼狗長得千姿百態,貓卻始終是
大眼睛、短鼻樑、圓腦袋
這般
與人類嬰兒相似
的可愛長相。這一次我們所投射的是
寵溺與保護的慾望,是繁衍後代的原始本能
。這種情結又被稱為「可愛回應」(the Cute Response)
。與之相應的還有「可愛侵犯
(
the Cute Aggression)
,指的是可愛的事物可能會激起人類的侵犯慾望,從而作出攻擊性行為或者表露出傾向。情感這東西真是複雜又可怕。
刻板印象里,養狗的人更加外向,這其實也是可以推論的。
相比於養貓的人,狗主人總需要遛狗,總會碰到人。就算原本是個光顧著遛狗、靦腆內向的狗主人,一不留神狗也會跑去聞其他狗的臀部,兩隻狗在彼此熟悉,兩個狗主人總得說點話吧,否則就成了尷尬的動物行為觀察課題。
2016年臉書對美國16萬用戶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
養狗的人中有24%是單身,而養貓的卻有30%
。相對於狗主人擁有更多的外出機會,貓主人也更願意呆在家裡,在手機與電腦前「遛貓」,這才得以讓貓接管網路。(research.fb.com/cat-people-dog-people/)
上文提到的印第安納大學學者
傑西卡·蓋爾·邁里克
所做的那個研究,到最後出來一個結論:貓視頻具有消解負面情緒,增加積極情緒的作用。
這項研究結果成為了寵物療法的一個可靠數據,心理學家認為動物輔助治療能夠產生切實效果,對於改善行為問題和提升幸福感有極大幫助。儘管這項研究的近6795名志願者中,88%是女性,90%是白人,無法代表所有人,但仍具有一定科學價值。圖源:商業內幕
網傳
最先使用「吸貓」這個詞
的是一名在美的留學生ranranking,他在動漫論壇stage1st上發布了一條名為《貓為什麼這麼容易上癮》的帖子,稱自己「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貓抱起來,不光用臉,用手臂脖子渾身上下使勁蹭……像厚厚的毛衣很多人也會忍不住捂住鼻子吸嘛,我覺得人對毛茸茸的存在是沒有抵抗力的。」在貓團所能提供的魔性舒適度里,我們對貓的迷戀有了切實的療愈意義。
更關鍵的是
在如此一個魔性的世界裡,即便你可能還沒養貓
但在雲吸貓的同時
還能喝到
魔性到犯規,好喝到飛起
的泰魔性泰式檸檬茶
從此不再羨慕別人有貓
清新檸檬和紅茶的完美碰撞
神秘泰式
配方加持
帶來層次豐富 魔性十足的酸甜口感
聞一下,跳脫日常
吸一口,超乎想像
點擊
閱讀原文
,即可
跳轉京東鏈接購買,嘗試新奇滋味
不由自主 釋放魔性
「
利維坦
」(微信號liweitan2014
),神經基礎研究、腦科學、哲學……亂七八糟的什麼都有。反清新,反心靈雞湯,反一般二逼文藝,反基礎,反本質。
投稿郵箱:
wumiaotrends@163.com
合作聯繫:
微信號 liweitan2018
※人魚真的存在嗎?
※殺雞用牛刀:怪誕而又神奇的戈德堡機械世界探秘
TAG:利維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