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感覺身體被掏空怎麼辦?道醫元氣論教你正確看待補益之功!

感覺身體被掏空怎麼辦?道醫元氣論教你正確看待補益之功!

感覺身體被掏空怎麼辦?道醫元氣論教你正確看待補益之功!

道教(ID:daoismcn)

上古之人可以享其天年,皆因其「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即心無雜念,靜如止水。這恰恰是當代人最應該注意卻最被忽視的要點。

當代人越來越重視生命質量,越來越重視養生,越來越多人購買各類名貴中西藥物、保健品服用以期能夠益壽延年,但是這樣的補養方式真的有效嗎?這樣真的能充養元氣么?生命長久的關鍵在何處,聽道醫跟大家講講吧。

一、生命之根,在於先天之本

《靈樞本神》中有云:「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人之始生,來源於父母的精氣交媾而成,這便是最初的生命力。道醫稱之為「先天之精」、「元氣」。先天之精與元氣源自先天,

「其精不是交感精,乃是玉皇口中涎;其氣即非呼吸氣,乃知卻是太素煙;其神即非思慮神,可與元始相比肩。是即所謂元精、元氣、元神也」。

雖分三家總歸一氣,而先天之精、元氣的作用在《元氣論》中有比較全面的闡述:

「夫元氣者乃生氣之源,則腎間動氣是也。此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之根,呼吸之門,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

因此,在道醫的生命觀中,生命的關鍵在於先天之本,即先天之精,先天元氣。

而《上陽子金丹大要上藥》有云:「眾生迷濛,醉於情愛,日夜漏泄,不知其幾何也。本去根枯之死必矣。世人但知養生止於禁慾,殊不知一念若動,氣隨心散,精逐氣忘」。

可見,元氣貫穿生命始終,且極易耗損,此即:生之來,謂之精,元氣衰,命將竭。

二、生命之資,在於後天之源

後天之本為脾胃,後天之精則為脾胃所吸收、運化的水谷精微。

明代醫家李中梓在《醫宗必讀》指出:「蓋嬰兒既生,一日不再食則飢,七日不食則腸胃涸絕而死。經云:安谷則昌,絕谷則亡。」

「腎所藏先天之精及其化生的元氣,亦賴脾氣運化的水谷之精及其化生的谷氣的不斷充養和培育,方能充盛」;

《黃帝內經玉機真臟論》中云:「脾為孤臟,中央土以灌四傍。」

《素問·經脈別論》有云:「飲食入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

道醫認為,脾胃的功能是吸收飲食水谷里的精微物質,並將這種物質輸布運送到全身。而這些物質則是後天生長、發展所必須的物質基礎,包括腎中所藏生殖之精,也是由稟受於父母的先天之精,加之部分輸於腎的水谷之精相結合而成。可以說,作為後天之本的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是生命力得以延續的基石。

三、後天若得補先天世人何苦修神仙

人的自然生命沒有必死的理由,故而長生不老,這是人類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課題。從本文的角度而言,以後天不斷充養先天,似乎是一條通往長生的康庄大道。或云:元氣既為生命之本,人皆望元氣長足,則壽追彭祖可期。從秦始皇遣徐福出海尋找長生不老之葯,到當今社會各種所謂益壽膠囊層出不窮,數千年來位列仙班者可數,而靠藥餌長生者有幾人?

鄭欽安在《醫法圓通-客問參芪歸地辯論》中說的好:「真氣無傷,外邪不入,內邪不作,何待於葯?何待於補?況這團真氣,也非草木靈根所能補得出來。」

道家同樣認為,「常人」的元氣從開始消耗即進入不可逆的過程,直到元氣耗盡,則生命終止。若水谷精微真的可以補充元氣,那麼假設一人,供其飲食,暢其心志,保其安全,這個人豈不是可以無休止的活下去了。

《上古天真論》有云:「女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此即黃帝所云:「天數」然也。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做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上古通曉自然規律的人,不僅食飲有節,還法於陰陽、和於術數、起居有常、不妄做勞,方能盡終其天年,那麼飲食在此起到的作用至多是維持生命活動到其天年,而天年即元氣在自然情況下損耗殆盡所需的時間,故靠水谷精微充養元氣是難以實現的。

之所以會有後天可以補先天的誤解,皆因「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皆衰也」。

正是這些「半百而衰者」在當今社會成為了常態,反而使可以「盡終其天年者」蒙上了神秘的面紗,以為他們是靠什麼藥石而延年益壽,謠言四起而致「濫補成風」

假設人是一部機器,元氣為機器的使用次數,水谷精微為機器運轉所需能源。當今之濫補者,十有八九並非先天稟賦不足,實乃聲色犬馬,酒池肉林,或是殫精竭慮、患得患失。此等人身比之於機器,如置於日晒雨淋,雪辱霜欺,直至銹跡斑斑,方呼不好,事已至此,各部(五臟六腑)之耗損皆超於常人。其幸者,靠醫藥維持或可度其殘年,不幸者,天數未盡而中道崩殂,嗚呼哀哉!

四、如何得享天年

1

正確看待葯食的補益之功

葯食對於後天精、氣、血、津液的補養是有效的,但是依賴其填補先天以期延長壽命是徒勞無功且易被利用的。諸如當今市場上層出不窮的保健葯,號稱可以延年益壽,有再造之功,人們無視藥性之寒熱溫涼,經年服之,犯虛虛實實之戒者大有人在,可謂壽未延而身已喪。

2

樹立正確的養生觀

上古之人可以享其天年,不僅因為他們作息有規律,飲食協調,節慾保精,運動適量,更因為「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即心無雜念,靜如止水。這恰恰是當代人最應該注意卻最被忽視的要點,也正是當今人們浮躁的心態,才孕育了靠葯食延壽的荒唐想法。

3

丹功對於養生有重要的意義

之所以前面要特別註明「常人」元氣不能被水谷精微充養,是因為常人元氣的耗散是不可逆的過程,最理想的情況也不過是「盡終其天年」。而修道之人則不然,他們通過正確的內丹術修鍊,可以逆向培補元氣,即所謂「順者成人,逆者成仙」。呂祖的《修命百字碑》中就記錄了他培補元氣後結出內丹的過程:「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陰陽生反覆,普化一聲雷。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

至此,再看當今社會後天補先天的言論,深知今世之人求長生之迫切心情。豈不知「無心則與道合,有心則與道違」?惟此「無」之一字,包諸有而無餘,生萬物而不竭。謹以此文,與諸君共勉。

作者 | 苗瑞恆 騰訊道學

道教ID:daoismcn

福生無量天尊

大道至簡,是宇宙萬物發展之規律,是中華文化之精髓,是中華道家哲學,是大道理極其簡單,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 「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大道至簡,不僅被哲學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視,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簡,大道無形,大道無法,這是一種大道自然、返樸歸真的高級功態。在這種清凈無為、忘我無私、天人合一的狀態中,不求長功,功力自然上長;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調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顯現;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脈自然暢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簡單最普通的真理。把最複雜的變成最簡單的,才是最高明的。最偉大的人僅僅因為簡單才顯得崇高。

大道至簡,人生亦簡。開悟,深奧了就簡單,簡單了才深奧,從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樣,從簡單到複雜,再從複雜到簡單,就是升華。生活的意義在於簡單,人修鍊到一定程度,會淡泊一些事,會簡單,你可以理解別人,但別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實人不在理解,在認同。

精於心,簡於形。拷問靈魂這是人的終極問題,簡不僅是一種至美,也是一種能力、一種境界。看透了不說透,高境界; 朦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徹;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徹後的不透徹,明白後的不明白,難得糊塗是真境界。

「大道至簡」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將一件複雜的事情化為簡單,那是需要智慧的。將繁雜的事情回歸到簡單,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決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歡大道至簡,因此,功和利,不可趨之若鶩;名和財,不可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我們要簡簡單單的做人,踏踏實實的做事,用智慧化難為簡。

為名利盡拋寵辱,清純似兒時天真的童貞,樸實如父輩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靜的人方能視見「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的悠閑,聽聞「荷風送秋氣,竹露滴清響」的天籟,感受那「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空曠。陶淵明就是這樣的人,所以他能夠吟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絕句;歐陽修也是這樣的一個人,所以他在謫居時仍能悠然自得的寫出《醉翁亭記》。

大道至簡,人生亦簡。簡不是物質的貧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簡不是生命的空虛,而是心靈的單純。大道至簡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簡明的,人要學會簡單、簡樸生活、簡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雜念,當超出自我慾望的牢籠,當真正忘記自己的思想,忘記自己的意識,進入忘我忘物的狀態。

人生的繁出於惑,以「仁」抗拒誘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簡的標誌。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人生百態,須當從一而終。樂以忘憂,簡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簡」。

有個大道至簡、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個行者問老道長:「您得道前,做什麼?」老道長:「砍柴擔水做飯。」行者問:「那得道後呢?」老道長:「砍柴擔水做飯。」行者又問:「那何謂得道?」老道長:「得道前,砍柴時惦記著挑水,挑水時惦記著做飯;得道後,砍柴即砍柴,擔水即擔水,做飯即做飯。」老道長和行者的對話讓我們開悟,許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蘊在一些極其簡單的思想中。

大道至簡,人生易簡。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過歲月、走過生活,心裡有許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當下放下,當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問題並不需要放在心裡,人生的很多負擔並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簡單生活的樂趣,才能感受到心靈飛翔的快感。要想改變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給找回來。我們都有潛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習慣所掩蓋,被時間所迷離,被惰性所消磨。我們應該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我們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對過去,用最少的浪費面對現在,用最多的夢面對未來。

天地之道,簡易而已。 人生苦短,諸事不想太複雜,簡單生活。人生這部大戲一旦拉開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場,都得演到戲的結尾。成長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在於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靜地走,快樂工作、簡單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樂,所有的哀傷、痛楚,所有不能放棄的事情,不過是生命里的一個過渡,你跳過了就可以變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簡單生活,一盞茶,一張桌,一處清幽,日子平淡,心無雜念。可是簡單的生活卻需要百般的努力,這樣才會無憂無慮欣然享受生活。生活總的來說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態,不懂得欣賞的人,就會用挑剔把一切變得有殘缺。簡單做人,率性而為,把握分寸,隨遇而安,坦然接受現實;簡單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場漫長對抗,有些人笑在開始,有些人卻贏在最終。試著微笑,試著回眸,放鬆自己,不強求、不萎靡、不浮躁。簡單生活,隨心、隨性、隨緣,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堅持往前走,屬於自己的風景終會出現。

生活容不容易,關鍵看你怎麼活。處境在於心境,心境改變了,處境也會改變。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會變得越緊張、越複雜,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對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滿足,越容易快樂。江山明月,本無常主,得閑便是主人;大道至簡,活在當下,知足便能常樂。

悟入無懷之靜境,一輪之心月獨明,盡顯心靜之境界;心靜自然從容洒脫,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現心靜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靜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華,而是平淡,不是熱鬧而是清歡。保持一顆童心,不開心的時候,心無遮攔地向朋友傾訴煩惱,開心的時候,肆無忌憚地開懷大笑,也許所有的憂愁會在傾訴中流走,所有的緊張會在大笑中釋放。像孩子一樣,簡單生活,快樂生活,保持心靈原生態,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總有一個故事,想講述卻難以開口,就這樣在心底,漸漸譜成了曲。人就是這樣,得不到的永遠嚮往,失去了的,才會覺到珍貴。所謂的,得失、情緣、風景、驛站,都在時光的塵煙中,慢慢淡散。雖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難,但是,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終究會走遠。

人的一生,註定要經歷很多。紅塵路上,有朗朗的笑聲,有委屈的淚水,懵懂的堅持著,有成功的自信,有失敗的警醒,每一段經歷註定珍貴。生命的豐盈緣於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緣於擁有一顆平常心,生活簡單讓人輕鬆快樂,想法簡單讓人平和寧靜。因為簡單,才深悟生命之輕,因為簡單,才洞悉心靈之靜。

青陽道人

修行交流,請加道長私人微信,長按左側二維碼添加。

文章整理 | 青玄 編輯排版 | 青素

道教是天尊對人間最慈悲的叮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 的精彩文章:

徒弟行惡轉世成騾子,劉一明替徒弟還債!

TAG: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