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血壓竟也男女有別?

高血壓竟也男女有別?

高血壓是全球死亡主因 —— 心血管疾病 (CVD) 的主要危險因素。雖然男性與女性的內在調節動脈血壓的機制是類似的,但是具體在分子、細胞和組織水平上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導致男性與女性的血壓存在不同的變化。究竟血壓性別差異的內在機制是什麼?這些機制是否會影響臨床用藥的選擇?來自澳大利亞 Monash 大學 Katrina M 等對此進行綜述,發表在最近一期的 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 上。

重點

1、雖然生育期女性的血壓比男性低,但是 50% 的心血管相關性死亡發生在女性,老年女性的心血管疾病發病率比同年齡的男性高;

2、 男性與女性調節血壓和心血管功能的機制類似,這些調節機制使得處於青春期至絕經期前的女性擁有更多心血管保護通路;

3、性激素如雌激素、睾酮通過調節血管收縮和舒張通路,如腎素 - 血管緊張素 - 醛固酮系統、內皮系統,在心血管保護上扮演重要角色 ;

4、性別相關染色體組在基因轉錄上存在性別、年齡和組織特異性,這種作用獨立於性激素的影響;

5、肥胖影響男性和女性,肥胖與心血管保護作用下降相關,因此肥胖的年輕女性,比健瘦的男性,更容易發生心血管疾病;

6、女性比男性壽命更長,在年老時,發生年齡相關、心血管疾病相關的病理變化;

7、女性的這種優勢結局可能與細胞損傷與修復通路存在差異相關,女性的這種通路,延遲衰老細胞的慢性積聚、延緩終末器官損害和心血管疾病的進展。

圖 1 生命周期內心血管風險的影響因素

心血管健康在每個生命階段受多種因素的相互作用影響。在受精階段,從父母的遺傳基因影響胚胎在子宮內的發育。同時母體環境也影響胚胎生長。因此,母體的健康、對不良刺激的暴露能影響胎兒發育,甚至影響遠期嬰兒發生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性激素 (在一生當中不斷變化) 和性別相關的染色體組分 (不僅決定性別) 決定器官大小,通過調節系統和細胞通路,影響器官功能。在女性,從青春期到絕經期,這些調節通路調節機體平衡,達到心血管保護作用。絕經以後,這種平衡傾向於促進高血壓形成。在男性,從青春期,血管加壓素增加通路、促炎症環境促使男性比女性更早出現高血壓和心血管事件。

圖 2 在生命周期內,不同性別的血壓變化

男性與女性,從出生到老年的血壓變化。在出生階段的血壓,與成年相比,較低 (40~50 mmHg) 。早產和生長受限的嬰兒,因為器官和調節系統不成熟,離開子宮後,非常難適應這種轉變。在新生兒階段,男性和女性的血壓都迅速升高。在青春期階段,由於男性與女性的性激素水平不同,男性的血壓升高幅度比女性高,特別是生育期。

在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征的女性,由於雄激素的增多,這部分女性的血壓也升高較多。在一些懷孕期的女性(先兆子癇、妊娠期糖尿病)出現高血壓和糖尿病,這可能是懷孕作為一種應激因素。這部分女性在餘生中出現心血管、代謝性疾病的風險升高。在絕經後,女性的心血管保護調節下降,血壓開始上升,在 10~15 年後逐漸超過男性。一生中的血壓變化軌跡,受生活方式、環境因素影響,也存在性別差異。例如,肥胖在男性和女性都有,但女性更為多見。

圖 3 應對年老和疾病相關損害,不同性別的細胞衰老通路

應對損傷,細胞啟動促進細胞衰老的通路,包括 DNA 損傷反應 (DDR),細胞周期素依賴性激酶抑製劑 (p16INK4A; 或稱為 CDKN2A) 和腫瘤抑製劑 (p19ARF; 一種替代 Cdkn2a 閱讀框產物)激活通路。衰老相關分泌表型 (SASP) 誘導刺激免疫細胞(包括巨噬細胞、T 細胞)聚集的細胞因子激活,這些免疫細胞有助於清除受損的細胞。

此後,組織再生和組織穩態恢復。在年老和 / 或疾病,這種清除通路受損。慢性積累的衰老細胞形成組織纖維化和損傷的惡性循環。性別差異(紅色框)在循環的每個階段均明顯。在女性,尤其是生育期,可見應對年老和疾病導致組織損傷的保護機制。

NF-κB:核因子 -κB; RAAS:腎素 - 血管緊張素 - 醛固酮系統; TGFβ1:轉化生長因子 -β1

圖 4 心血管保護、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的影響因素

a 心血管疾病 (CVD) 的相對危險度與性別染色體組和性激素密切相關: 年輕女性,與男性與絕經後女性相比,血管舒張物質以及抗炎通路增多,因此慢性細胞衰老的負擔較輕。然而,絕經的出現,這種心血管保護作用隨著雌激素減少、睾酮增加而減少。

b 血壓收到調節系統和細胞通絡影響,與男性和絕經後女性相比,這種平衡使得年輕女性更傾向於出現血管舒張。

這些生理病理上的性別差異,影響疾病的發生、發展、流行與治療反應。一些影響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重要系統,如交感神經系統、腎素 - 血管緊張素 - 醛固酮系統和免疫系統,其激活均存在性別差異。年齡、性激素、染色體組、細胞衰老機制、吸煙、飲酒、飲食等生活方式及環境因素也影響血壓的性別差異。因此,性別特異性的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治療,可能改善患者的預後,需要未來更多的研究。

編輯 | 徐德宇

題圖 | shutterstoc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血壓 的精彩文章:

高血壓終於遇見對手了!這些食物每天吃點,血壓穩如泰山
高血壓有哪些危害?(7)

TAG:高血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