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誠法師:死亡不是結束,是另一個開始
文章摘錄自:學誠法師新浪微博
生命是一幅畫卷,我們往上面畫什麼,人生就是什麼。我們的心就是那支筆,要用它來畫出美麗、健康、充滿希望和意義的人生。
人的生命是由業力推動的,生和死都無法自主,當攝持一個果報體的業勢力消盡時,就是死亡,然後另一個強猛的業再引導我們進入下一期生命。命運的密碼就是業果,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就要好好把握自己的業,讓自己的生命一天比一天好,一生比一生好,乃至究竟覺悟、超越生死。
「生死只在呼吸之間」是講無常,以策勵我們更加精進修行。無常不代表任何事情都沒有意義,恰恰是要告訴我們人生的寶貴。死亡只是這一生因緣的消散,而我們所造作的業力會推動我們繼續生命的旅程,所以我們造的每一個業都很重要,業力決定了生命的方向與品質。正確理解生命無限,就會減輕對死亡的恐懼。
無常的現實是殘酷的,對無常沒有準備則會更加痛苦。世人避諱死亡,而修行人以死為師,正是因為看清了無常的真相。好消息是,死亡並不是永恆的離別,生命會隨著業力呈現為新的形態,所以我們有希望為所愛的親人做得更多。
親友的離世,是人生最大的苦,但也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一方面我們要正確認識死亡,另一方面要找到生活的希望。對於認為「人就只有這一生」的人而言,病痛是折磨,死亡是令人恐懼而無奈的結局,但如果能夠相信、接受無限生命的概念,會極大地緩解恐懼之心,心靈如果能夠平靜,肉體上的痛苦也會減輕。
老病死是每一個人都要遇到的,不會因為我們的害怕、擔憂或無視而遠離。即使沒有特殊的疾病,每個人也隨時可能面臨死亡,冷靜下來想想,親朋好友身邊是不是幾乎都遇到過意外死亡的事情?其實無常就在我們身邊,只是大多數人都有意無意地忽視它、忘記它。佛法修行不是為了讓我們延長此生的壽命,而是為了教我們如何在無限生命中一生比一生好,直至究竟解脫。
死亡是根本之苦,一切無常的遷流變幻是根本之苦,修行的意義是離究竟苦,超越生死迷夢,解縛妄想牢籠。佛弟子應當正視死亡、認識死亡,為死亡做好準備,把死亡當做提策。
死亡並不是生命走到盡頭,而是這一期業力走到盡頭。害怕死亡,死亡不會因此離開;但珍惜當下、勤修福智,能夠讓生命在現在與未來不斷增上,這才是面對死亡應有的心態。
死亡並非永別,親人會以其他的面貌開始新的生命。對於我們來說,珍惜這一生的善緣,最好的方法莫過於好好修行,用自己的力量去利益無數生曾經有恩於我們的親人。
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亡時自己的善業還做得不夠,惡業還未懺悔,資糧還未集聚。因此,越是害怕越要精進。
這個肉身本來就是因緣和合的產物,是無常變化的,再精心呵護,總有一天也會有疾病、衰老、死亡,如沙堡般危脆不實,成年人知道沙堡不會久住,因此不會當真、痛苦。智者亦復如是,不會為身體過多憂慮,而會注重修治心靈、勤積善業,即使身體有病痛,內心也是坦然歡喜的。
這個世界和我們自身,都是由於業力的感召而成。我們由業力所推動而得生為人,繼續起惑造業,又會隨著業力的作用而去往他生,如果不能認識和把握自己的業,死亡也不能解決問題,自殺更是下一生非常糟糕的開端。想要「一了百了」,有正確的方法,絕不是通過死亡。有死的勇氣,不如走出世間的道路,你想要的平靜與快樂,唯有通過修行得到。所以,我們要利用生命去改善和凈化自己的業力,直至突破輪迴。
人的死亡是攝持這一世的業力已盡,神識將隨著另一個強猛的業力投生,呈現新的生命形態。未來即使再見,自己也不一定認識了,想要更好地利益自己和親人,就要學習生命的奧秘、探究改善生命的方法。
人的生命無論長短,終歸是有限的,害怕也起不了作用,但我們可以利用這有限的人生,去做更多對無限生命有意義的事情,死亡也就不足懼了。不要沉浸在兒女情長中,只從這一生來看問題,眼光太短太窄,很多問題就想不開,痛苦就擺脫不了。
看得遠一點,更容易走好腳下的路。人生最大的苦莫過於死亡,在死亡面前,一切榮華富貴都失去勢力,一切名譽虛榮都蒼白可笑,一切成敗得失都如夢如幻;反過來說,一切內憂外困與死亡相比,也都不算什麼,我們要做的是在死亡面前真正有價值的事。
什麼是成功,取決於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很多人把「人生」就理解為這一生,而這一生最終的歸宿是死亡,所以人們會儘力追求有生之年的快樂;然後,又把「快樂」定義為滿足這個身體:吃好、睡好、玩好;而滿足這些享樂的直接途徑似乎是財富、地位,所以人們拚命為了名利而掙扎。
每個人都會面對死亡,所以我們必須正視它,了解它,而不是迴避它。害怕是因為無知,了解生死的真相,就沒什麼可怕的了。
死亡不是結束,是另一個開始,而我們現在可以為更好的一生做準備。
「自己」在哪裡?出生之前,死亡之後,自己又在哪裡?
TAG:驛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