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雄奇淡遠,虛心涵泳,曾國藩感悟讀書和做人道理

雄奇淡遠,虛心涵泳,曾國藩感悟讀書和做人道理

人生到達一定境界,讀書不是為了應付外界需求,也不是為了逢迎別人,而是為了完善自己,明白事理,讓生活充實而有意義。

01

曾國藩生活的時代,社會總體上士氣頹喪,讀書人或以吟詩作賦為樂,或以立功揚名為榮,除此已無所謂志向,不知何為學問。所以曾國藩說:「予自三十歲以來,即以做官發財為可恥,以官囊積金遺子孫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總不靠做官發財以遺後人。」 他認為,讀書的目的有兩個,即進德修業和經世致用。

曾國藩閑暇時間都會每天臨摹《清愛堂帖》,一邊臨帖一邊思考,卻始終沒有琢磨透。有一次他凝神靜氣地臨摹後又對著字帖深思起來。那些字粗看起來天趣自然,有小橋流水、遠山淡墨之意境,細究卻筆筆剛健,字字雄放,包含著驚濤駭浪的氣概。

02

他再次逐字逐句將帖子鑒賞一遍,忽然感覺內心射進一道陽光,心扉頓時敞亮起來。他習慣性地拿出日記本,寫下這個異乎尋常的頓悟:略得其自然之趣,方悟文人技藝佳境有二,曰雄奇,曰淡遠。若能含雄奇於淡遠之中,尤為可貴。

寫完了日記,曾國藩似乎還不過癮,又離開書案慢慢踱步。估計是踱步容易讓自己興奮,他又有了新的想法:字可寓雄奇於淡遠之中,文可含陽剛於陰柔之中,那麼為人不也是如此?他的思路更加清晰起來,在日記上又添上:「含剛強於柔弱之中,寓申韓於黃老之內,斯為人之佳境。」

曾國藩自從有了這番感悟,每天讀書和臨帖似乎更加遊刃有餘了,常常讀到精彩時手舞足蹈,揮墨豪放處氣吞山河,他感到有必要把自己的發現與兒子分享。

03

他開始與兒子曾紀澤探討學問,他對孩子說,讀書的訣竅在看、讀、寫、作四字緊密配合。看是默觀,讀是朗誦,經典作品非高聲朗誦不能得其雄偉之概,非密詠恬吟則不能探其深遠之韻。

曾國藩看著兒子頻頻點頭的樣子,更加滔滔不絕地將平生所學傾倒出來:看書好比在外貿易,獲利三倍;讀書好比在家慎守,不輕花費;看書又好比攻城略地,開拓士宇,讀書則好比深溝堅壘,得地能守,二者不可偏廢。

曾國藩呷了一口茶,慢條斯理地梳理鬍鬚,他覺得今天天氣特別好,心情也格外舒暢,平時不願多說的話題今個都在腦子裡擱不住似的,爭著往外冒:「朱子曾講讀書要虛心涵泳,切己體察。我直到四十上下才慢慢體驗出。所謂涵者,好比春雨潤花,清渠溉稻。

泳者,則好比魚之游水,人之濯足。善讀書,須視書如水,而視此心如稻如花如魚如濯足,則大致能理解了。切己體察,就是說將自身置進去來體驗觀察。」

望著兒子點頭、沉思,然後又站起來開始踱步,又坐定了在本子上寫著,曾國藩覺得今天的功夫沒有白費,抬起頭,仰望著蒼穹,又深思起來。

04

曾國藩熱愛讀書,喜歡思考,他不僅對孩子要求嚴格,也鼓勵下屬多讀書,勤思考。當時總督幕府打算重金羅致四海才俊,前來投奔的只要有一技之長,便量才使用,但對庸碌之徒決不收留。曾國藩的觀點是:牛驥同槽,庸傑不分,必然使英雄氣短,才士齒寒。一時間讀書人都覺得社會有了新氣象,生活有了新盼頭。

有一位總督表弟也來投靠,但他性格疏懶、褊急,大家一起吃飯時,曾國藩親眼看見他將飯碗里的谷一粒粒挑出來,丟到腳底下。曾國藩心裡很不舒服。他自己吃飯時遇到谷,總是去掉穀殼,把裡面的米嚼碎咽下,從未連米扔掉過。

一個貧苦出身的人,才過了幾年好日子便忘了本,曾國藩於這件小事上看出此人不堪造就。曾國藩與他談了半個時辰,又從積蓄中拿出一百兩銀子,又還親自寫了「世事多因忙裡錯,好人半從苦中來」的對聯勉勵他,總算做通了工作,打發他離開幕府。

05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古代的太史公司馬遷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傑交遊,故其文疏盪,頗有奇氣。

一旦人心胸開闊,見識也就自然提高。曾國藩為官數十年,經常以學術化人,人格感人,這些優點都得益於他首尾不懈的讀書生活。

從曾國藩的經歷可以知道,從來功名乃天數,非強求可得,唯聖賢可學而至。可見讀書和做人同理,都要雄奇淡遠,虛心涵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未妨惆悵是清狂,李商隱執著嗎
《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是如何做到達則兼濟天下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