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冷冷清清vs門庭若市,「家門口」醫院與許多養生館冰火兩重天

冷冷清清vs門庭若市,「家門口」醫院與許多養生館冰火兩重天

漫步潯城街頭巷尾,你會發現,各種保健養生機構遍地開花,其中許多養生機構生意火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許多市民「家門口」的社區醫院雖開設了中醫康復理療科室,卻顯得非常冷清,有的幾乎無人問津。箇中原因何在?連日來,潯陽晚報記者通過調查,找到了答案:合格的中醫緊缺,導致一些社區醫院無法正常開展中醫康復理療項目;而社會上的不少養生機構,入行門檻較低,但凡勞力型人才就可從業。

潯城不少養生機構「門庭若市」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發關注自身健康,市場養生需求大增,催生了各種養生機構。街頭巷尾充斥著「中醫針灸推拿」、「養生保健」、「足浴按摩」等廣告和店招,潯陽晚報記者調查發現這些養生機構多以會員辦卡的形式吸納客源。其養生項目價格不菲,如,單次針灸推拿的費用在50元~100元,足療單次費用為50元到80元不等……一些「稍有手法」的養生機構生意火爆。

潯陽晚報記者深入採訪獲悉,一些養生機構入行門檻較低,有的甚至招收毫無從業經驗的人員,帶培一段時間就讓其上手幹活。面對龐大的養生市場需求,一些養生保健機構能否有效滿足這種需求呢?業內人士認為,養生機構的工作人員大部分學歷水平不高,他們往往經過「速成式」培訓便持證上崗,只能做些簡單的技能性較少的勞力型工作。有的甚至因為不專業惹來麻煩。曾經城區一家養生館服務員在給一位中年女子推拿頸肩時,弄出頸椎脫臼的尷尬事。市民左女士在長虹大道一家養生館辦卡消費,細心的她發現,每次選擇頸肩理療時,美容顧問並不著力於其頸部按摩,而是使勁推背。經過交流,左女士終於搞懂個中「奧秘」:經過短期培訓上崗的這位美容顧問並不熟悉頸部穴位,根本不敢正兒八經地按摩左女士頸部。發現這種養生機構不靠譜後,左女士把目光轉向社區醫院,然而,讓她困惑的是,多數社區醫院雖有中醫康復理療的設施設備,卻鮮見中醫。

(資料圖)

多數社區醫院中醫科冷冷清清

潯陽晚報記者調查發現,因為專業中醫的緊缺,相比社會養生機構,市民「家門口」的不少社區衛生服務站(中心)中醫診室就顯得冷清異常。潯陽東路附近的一家社區衛生服務站原本開設了「中醫堂」,但現在是空有康復理療陳設不見中醫,唯一一位中醫出身的負責人成了社區醫院複合型人才,只顧得上給居民看病,實在無暇親自打理「中醫堂」。「國家非常重視基層中醫康復服務項目,前些年上面還給我們服務站配備了價值3萬多元的中醫理療床,可是由於缺乏專業中醫,我們的中醫科開不下去了。如今,那張昂貴的理療床成了雜物櫃。」

業內人士探究社區中醫緊缺成因

社區醫院中醫為何如此緊缺?在潯陽晚報記者採訪時,潯陽區李家壠社區衛生服務站負責人柯善棟認為,主要原因還是中醫康復專業人員培養周期長,畢業於專業院校還要再學習;其次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待遇較低,難以留住人才,「不僅中醫缺乏,西醫一樣待不長久。前些日子,在我這幹了10多年的一位醫生都選擇辭職單幹了。」

濂溪區紅十字醫院院長、五里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繆軍分析認為,現在不少中醫學院學生說是說學中醫,但還是以西醫為主。現在從事中醫的,多為三類對象:一是確實對中醫感興趣的;二是中西醫結合型,以中醫為輔的;三是老中醫。「我們醫院以前返聘的退休中醫『告老還鄉』後,中醫康復理療中斷一年多,才請到現在的中醫,以骨傷、康復為主。目前就診量雖然不是很多,但我們也想著大力發展中醫,現在中醫市場非常龐大,表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國民養生意識的增強等。不僅如此,我們基層醫療機構也具有一定優勢:看病價格便宜,報銷比例高達90%。」繆軍說,「不過,發展瓶頸存在,主要是經費投入方面壓力大,還有中醫康復這一塊很難增加合適的中醫,我們醫院滿編了,只能聘用醫生,而因為待遇吸引不了聘用的醫生,難留人才。前年,江西中醫學院一位畢業生在我們醫院培養一年後,考入市中醫院。」

潯陽晚報記者了解到,雖然「三支一扶」、定向培養都能為基層醫院帶來人才,但受限於工作環境、工資待遇等因素,多數分配到基層醫院的年輕人還是嚮往城市大平台,以致「每年分每年走」。

專業中醫與勞力型人才難兼容

據悉,早在10多年前,潯城就基本形成社區衛生服務網路。政策層面也非常支持社區發展,允許非中醫專業醫務人員經過培訓後操作中醫適宜技術;規定每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必須配備一個中醫,每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必須設置中醫科。不僅如此,國家還提倡社區發揮「六位一體」功能,其中就包括社區康復,但苦於康復人才隊伍難以擴大,培養專業中醫康復人員耗時長,社區專業技術人員流動性大,很難形成一批穩定的康復專業隊伍。

技術型人才固然不可或缺,一定數量的勞力型人才同樣不可少。而因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准入門檻高,勞力型人才必須要有執業醫師資格證或者執業護士資格證才能進入社區衛生機構。「這就出現了一種尷尬的現象:醫療機構門檻高,裡面專業醫生不夠,外面勞力型人才又進不來。」李家壠社區衛生服務站負責人柯善棟介紹,這就導致專業中醫沒有機會培養勞力型人才,他們很難同處共事。

(實習生 卓雅娜 記者 陳月琴)

責任編輯:吳雪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中九江APP 的精彩文章:

九江家長曝光學校多收一個月學費:教育部門和物價部門已介入
廈門這座村落不久將暴富,遊客大量進來,上班族卻被迫搬出

TAG:掌中九江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