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年,北京觀鳥增加6種新記錄

2017年,北京觀鳥增加6種新記錄

剛剛過去的2017對於觀鳥愛好者來說是個「豐收年」,他們在北京新發現了6種新鳥類,分別是雪鵐、丑鴨、黑眉柳鶯、栗頭鶲鶯、灰頭鶇、田鶇,而有新記錄的這6種鳥的總數量在15隻左右,除雪鵐外,剩下的5種鳥都各有一隻。

記錄新鳥是大海撈針

天上飛的鳥抬頭可見,為什麼說這6種鳥與眾不同?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的2017年最新調查統計顯示,北京野生動物種類有近600種,其中北京野生鳥類記錄約有487種,佔全國鳥類種類的三分之一,而在已知的鳥之外,發現新的鳥類無異於大海撈針。

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的史洋介紹,發現新鳥類首先需要對北京已有的鳥類爛熟於心,做不到487種鳥飛過即識,也要做到能辨別大概,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算是沒有記錄的鳥類站在眼前,也無法辨認其真身;其次,觀鳥是個考驗體力、耐力、毅力、眼力、記憶力的綜合野外活動,這幾項缺一不可;最後,發現新的鳥類還需要一點點運氣,北京有數萬觀鳥愛好者,真正具備發現新鳥類條件的人寥寥無幾,而這些觀鳥高手還要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再加上好運氣才能發現他們引以為傲的新鳥類,就像在體育比賽中創造全國乃至世界記錄一樣。有的觀鳥愛好者幾十年也未必能修鍊出「火眼金睛」,或等來這樣的好運氣,當然,大家觀鳥是愛好,是為了了解和保護鳥類,並不是單純地追求發現新鳥類。

記錄下田鶇的資深觀鳥人關翔宇表示,他發現田鶇並非輕而易舉。那是2017年12月10日,他和湯懷遠、劉嘉驥、婁方洲等18個觀鳥愛好者頂著五、六級大風前往門頭溝區的東靈山觀鳥,東靈山隸屬於太行山脈,其主峰海拔2303米,為北京市第一高峰,也是華北地區較高的山峰。

這裡山峰峻峭,谷深坡陡,年平均氣溫僅6.5℃,冬季白天最高氣溫時常不超過-5℃,有時甚至達到-10℃以下。他們在一個山腰停留了一陣後決定繼續頂著大風向更高的山頂進發,就在快接近山頂的一個沙棘灌叢附近,他們發現了一隻田鶇,並拍下了照片,而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判斷出是田鶇,是因為關翔宇在五、六月間去新疆觀鳥時,在布爾津地區偶遇過幾次,他判斷,本次在北京記錄到的田鶇可能為本地區迷鳥,而他們再沒有發現第二隻。

新「過客」可能遷飛中迷路誤入北京

新記錄下6種新鳥並不能表明北京生態環境的變化,也不能因為它們現身就和生態環境變好聯繫起來,這只是大自然中的偶發事件。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黃三祥副處長介紹,除非是每年都能發現過去沒有到過北京的鳥類持續出現,才能證明它是將北京作為它的棲息地或中轉站,比如白鶴,在發現其身影后,它就長期來北京,這說明北京良好的生態環境適宜它的生活。

偶然發現的個體只能說明它們只是個匆匆的「過客」,它們大多是因為遷飛中迷路,誤入北京,再撞到了觀鳥者的鏡頭裡,僅此而已,可能在北京短暫停留後,它們就會飛走,不能作為一個地區生態環境改善的佐證。

雪鵐(wú)俗名雪雀、路邊雀。分布於歐亞、北美等地極北地區以及中國大陸的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新疆、河北等地,多生活於低山區和丘陵地帶的開闊區、有時也見於平原地區以及喜在路旁未全被雪覆蓋的草叢中或在公路旁活動。屬小型鳴禽,體長約17厘米,以雜草種子、昆蟲為食。

雪鵐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生態、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丑鴨體長33-54厘米,翼展56-66厘米,體重500-726克。具有非常豐富多彩的羽毛,酷似義大利啞劇中多姿多彩的角色——丑角,故名之。棲息和生活於溪流旁,岩石和灌叢間的深凹處,樹洞中。丑鴨主要以動物性食物為食。丑鴨在中國種群數量極為稀少,僅冬季和遷徙季節偶見於中國東北和山東沿海。

丑鴨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生態、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黑眉柳鶯,體長9-10cm。上體橄欖綠色,頭頂中央自額基至後頸有一條淡綠黃色中央冠紋極為顯著,頭頂兩側各有一條黑色側冠紋,眉紋黃色,貫眼紋黑色。翅上有兩道淡黃色翅斑,最外側一對尾羽內翈羽緣白色。下體亮黃色,兩脅沾綠。主要棲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低山山地闊葉林和次生林中,也棲息於混交林、針葉林、林緣灌叢和果園。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生態、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栗頭鶲(wēng)鶯,鶲科鶲鶯屬的鳥類。屬於體型甚小(9厘米)的橄欖色鶯。頂冠紅褐,側頂紋及過眼紋黑色,眼圈白,臉頰灰,翼斑黃色,腰及兩脅黃。虹膜褐色;上嘴黑,下嘴淺;腳角質灰色。分布於喜馬拉雅山脈至中國南部、東南亞、馬來半島及蘇門答臘,不常見留鳥於高可至海拔2500米的山區。活躍于山區森林,在小樹的樹冠層積極覓食。常與其他種類混群。

灰頭鶇(dōng),中型鳥類,體長23-27厘米。整個頭、頸和上胸褐灰色,兩翅和尾黑色,上、下體羽栗棕色。頦灰白色,尾下覆羽黑色具白色羽軸紋和端斑。嘴、腳黃色。

分布於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爾,尼泊爾、錫金、不丹、孟加拉國等喜馬拉雅山地區國家以及印度阿薩姆和緬甸。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植物果實和種子。夏季取食昆蟲,冬季兼食一些植物種子。

該物種分布範圍較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田鶇為鶲科鶇屬的鳥類。分布於歐洲、北非及包括中國大陸的新疆、青海、甘肅等地在內的中東亞地區,一般生活和營巢於茂盛的灌叢或樹木間。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瑞典。

編輯:魏 瑤

校對:魏 瑤

美編:沙勇強

供圖:關翔宇

郭 耕

夕陽紅

朱 雷

曲利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都園林綠化 的精彩文章:

TAG:首都園林綠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