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杭州拾荒者意外身亡,他的遺物比浙大身份還令人震驚!

杭州拾荒者意外身亡,他的遺物比浙大身份還令人震驚!

2015年的夏天,杭州的街道上,灼熱難耐。

圖書館的門口來了個老朋友——一位拾荒的老人。

他穿著破舊,臉旁兩側還掛著不少汗水,歲月也在他身上留下了不少痕迹,但卻讓人感覺意外的精神。

老人壓低腳步,慢慢地走進圖書館,肩上挑著兩個袋子,裡面似乎裝了些可以變賣的回收垃圾。

令人意外的是,老人進入圖書館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洗手,然後到書架上拿上一份書報,找了一個安靜的地方,專心看了起來。

一副這樣打扮的老人,在安靜的圖書館裡顯得格外顯眼,自然引來了不少目光。

於是不久,就有了這樣一則題目為杭州圖書館向流浪漢開放,拾荒者借閱前自覺洗手》的新聞。

大致意思是杭州圖書館堅持對社會上任何人開放,包括拾荒者和流浪者,圖書館為離家流浪的人和無家可歸的拾荒人帶來了心靈的殿堂,這是最溫暖的圖書館。

這則新聞相信許多人都還有印象,我們曾為圖書館的作為點贊,為老人認真看報的神情感到羞愧。

老人的名字叫韋思浩。

當時的我相信,在那樣處境下都還認真讀書的老人,一定是個有故事的人。

很多人都這麼想著,但是我們沒想到的是,故事卻讓人如此心酸和感動。

1

再次聽聞韋思浩老人的消息,便是今年1月份了。

1月23日,拾荒老人韋思浩的雕像正式在杭州圖書館向公眾展出。這座銅製雕像由熱心人士眾籌。

三年前,拾荒老人韋思浩被推進公眾視野,老人在圖書館讀書看報的畫面定格在很多人的腦海中。

2015年12月13號,這位老人離開了。

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帶走了他。

當時這個消息沒有驚動到其他人,畢竟那時的他還只是一個普通的拾荒者。

但是隨著老人的離開,他背後的故事也漸漸被發現:

老人韋思浩,是上世紀60年代老杭大(現浙大)中文系的畢業生。

20世紀80年代,曾參與過《漢語大詞典》杭大編寫組工作,後又輾轉去寧波教書,被評為國家一級教師。

1999年,韋思浩老人從杭州夏衍中學退休。

同年,老人放棄他本來輕鬆的晚年生活,開始他長達十多年的「拾荒」之旅。

知曉這一點,對於他認真看書這件事也就不足為奇了,但是同時不免對他拾荒的緣由有了更深的疑惑

隨著我們對他越來越多地了解,我們被他震撼了。

他每個月有5000多元的退休工資,再加上撿破爛,撿廢品換些錢。

沒為自己添新衣,沒給自己換間房,全部捐給了上不起學的貧困學生!

看起來,他把善意都留給了別人,只給自己留下了苛刻。

用「家徒四壁」來形容先生的家再合適不過,學校幾十年前分的教工宿舍,到現在依舊是幾十年前的模樣。

沒有多餘的傢具,沒有電器,有的只是幾面牆壁和木板拼出來的床。

先生所有的遺物,就是各種各樣的救助卡、虧款單、受助學子的來信還有成績單。

這些東西一文不值,丟在大街上都不會有人撿。

但對他來說,這是無價之寶。

受救助的孩子的來信

更讓人震撼的,是這張十幾年前的遺體捐贈志願表。

是的,他把所有的一切都獻給他人,用匿名的方式,不求半點回報

我們可以想像,他手拿一根竹竿,腳踏一雙破舊的白色運動鞋,兩個塑料袋一前一後,放在肩上扛著,緩緩地走在路上,無視周圍異樣的眼光,做著心中所想的事情。

當真相浮現,我們才發現,什麼才是大愛。

他看起來落魄,屬於社會底層,遊走在城市最髒的地方,可他的靈魂卻在我們觸及不到的深處,高尚而純潔。

他是一位真正的先生。

初識先生,以為教書,再看先生,乃教做人。

2

可能我們已經忘了,十幾年前同樣有這樣一位老人,溫暖了人間。

他就是當選「全國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的白方禮老人。

1974年白方禮從天津市河北運輸廠退休後,曾在一家油漆廠補差。後來,老人開始從事個體三輪客運。

每日里早出晚歸、辛勞奔波,攢下了一些錢。

1987年,已經74歲的他決定做一件大事,那就是靠自己蹬三輪的收入幫助貧困的孩子實現上學的夢想。

這一蹬就是十多年,直到他92歲逝世。

為了讓貧困的孩子們能安心上學,白方禮老人靠自己的勞動,在十多年的時間裡先後捐款35萬元,資助了300多個大學生的學費與生活費。

他為學生們送去的每一分錢,都是用自己的雙腿一腳高一腳低那麼踩出來的,是他每日不分早晚、櫛風沐雨,用淌下的一滴滴汗水積攢出來的!

來之不易,來之艱辛!

照常理,像他這樣的古稀老人不僅無須再為別人做什麼,倒是完全應該接受別人的關心和照顧。

可他沒有,不僅絲毫沒有,而且還把自己僅有的能為別人閃耀的一截殘燭全部點燃,並且燃燒得如此明亮,如此輝煌!

2001年,白方禮捐出了最後一筆錢。

年近90歲的他已無力再蹬三輪車,也無力再經營他的支教公司,就在車站上給人看車,還把一角、兩角的零錢裝在一個飯盒裡,存夠500元後又捐了出去。

在他把最後一筆善款拿到天津耀華中學,遞上飯盒裡的500元:

「我干不動了,以後可能不能再捐了,這是我最後的一筆錢。」

學生們全哭了。

08年白老的事迹被拍成電影,不知看哭了多少人。

很喜歡這樣一句話,無論你的人生經歷多少磨難,生命總會有束光,足以穿透黑暗。

對於那些貧窮讀不起書的孩子們來說,那雙奮力蹬三輪的腿和那雙撿了無數瓶子的手就是他們生命中的那束光吧。

3

大善無言,大愛無疆。

兩位老人的行為對於當代的人來說,他們就像是隱藏在城市中的智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如此的兩位智者,在為社會無私奉獻的同時,褪去了自己原有的光彩,遊走於社會低層,嘗盡人間疾苦,看遍人生百態。大隱隱於市,莫過於此!

那一份份「遺產」,一條條捐款記錄,便是最好的見證。

一個饅頭,一碗白水,韋老曾如此簡單生活;三百學子,35萬捐款,白老就這樣感動中國。

也許會有人覺得他們很傻,但正因為有他們的存在,很多人改變了命運,也讓我們如此浮躁的社會感受到善意。

如同潺潺流水,滌盪過每個人的心間,掃除內心的荒蕪,然後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不只有冷漠,還有愛。

或許我們無法達到他們的境界,但卻可以傳遞這份愛與感動。

感謝這兩位老人,曾來到這個世界,溫暖了人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浮世繪 的精彩文章:

張韶涵,你手撕范瑋琪夫婦的樣子,真的好有種!
靠「山寨」賣衣服,從窮小子逆襲身價超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富

TAG:新浮世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