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亡於東北人和山東人的合作?
文| 佳文(歷史研習社社員)
1644年,明朝亡了,亡的如此突然,甚至令關外的大清都猝不及防,接下來就是摘取果實的時候了。
關於明朝為什麼滅亡,曾有過許多種說法。
氣候學家認為明朝滅亡是「天註定」,趕上了16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出現的小冰期,所以無法抵禦來自遼東的女真鐵騎和榆林鎮邊民的雙面夾擊。生態學家認為大明是毀於鼠疫,讓紙面上強大的京城駐軍再無昔日強悍的戰鬥力。
或者也有人把明朝的滅亡歸因於傳統的政治昏暗,攤派沉重的賦役。這些因素當然都沒錯,但在我看來明朝的滅亡還有一條更隱秘的線索,那就是人,更具體地說是東北人和山東人的合作砸了明朝的場子,把明代的「遠邁漢唐」的文治武功一腳踢進了廢紙堆。
▲ 遼海局勢示意圖
說到這,有朋友可能會不同意了:明朝難道不是被出身西北的李自成、張獻忠這一夥民軍給顛覆了?這個當然沒有問題,但明朝覆亡的深層次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多年的遼東戰事所帶來的財政危機,危機迫使明朝政府更加橫徵暴斂,徵收所謂的遼餉;而遼東邊事的緊張也牽制了強大的邊軍的回援,從這個角度來說後金(大清)倒是農民軍的好朋友了。
▲ 山東半島示意圖
不過如果你仔細留意一下清朝入主中原的政治軍事進程,你就會發現有這樣兩塊地域的人分享了最大的蛋糕,他們就是隔海相望的東北和山東。至於為什麼,我們接下來就來談談。
山海關以外的世界是一個對中原人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域,說熟悉是因為自從先秦以來中原移民就已經在遼西走廊一帶生活居住,秦舞陽的祖父秦開就是這片土地最早的開拓者;說陌生則是因為遼河以東、長白山區等地域與中原文化差異極大,這裡的居民多為通古斯系民族,說的語言與中原迥異。
因此當中原移民移居到關外後,他們的心理情感也會逐漸的變化,產生一種特殊的渴望征服故土的願望。拉鐵摩爾曾指出這種漢族邊民與滿洲部族之間並沒有存在明確的界線,特別是遼東武將久而久之會因為邊貿、軍事合作與滿洲部族的首領建立更加默契、投合的私人關係。
▲ 北部遼海圖放大
換一個角度來說,在明帝國的東北邊疆,在16世紀中後期開始已經形成了一個東北人自己的社會。這個社會的一大特點就是武將地位高,戰爭和掠奪是重要的財富獲取和地位提升的手段。在明朝以文治武的國策下,那些武將對於中央朝廷的反應是很微妙的,一旦明廷加強中央集權,試圖控制他們時這些人就會導向另一側的敵人,毛文龍和他的部將就是典型的例子。
遼東是明朝和後金交鋒的第一線,然而格外有趣的是很多遼東邊將出於各種不同的利害關係,相繼投誠了女真人陣營。下面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我們熟知的人物。
1618年,後金軍僅僅發動了一次進攻和口頭威脅,控制渾河岸邊堅固的軍事重鎮撫順城的明朝將領李永芳就輕而易舉地出城投降。這一年是「八大恨」提出的年頭,在出降的人物中還有秀才范文程。
李永芳的納降不過是這一進程的開始,在接下來的26年間遼東各鎮的武將或主動投降如孫德功、劉良臣,或首鼠兩端如祖大壽,或者舉族投降如馬與進、佟養性、祖澤潤、祖可法,上演了一幕幕人間喜劇,下表是部分明末遼東邊將的投誠名單:
遼東邊將降清示意表
在清朝奪取遼東和入關的系列軍事行動中,東北武將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這一群體裡面有滿蒙貴族,也有明朝的遼東邊將。努爾哈赤、皇太極、多爾袞等人實質上是贏得了明朝軍隊中一批最富有實戰經驗和能力的將領的支持,這些武將往往統領著自己的舊部,勢力極大如吳三桂。
在軍事技術方面,其中如張存仁、祖可法、祖澤潤等人都是當時明朝的騎兵名將,張存仁尤其擅長指揮炮兵,對清軍橫掃中原立下了悍馬功勞。不過馬上打來的天下未必就能在馬上治理,光有東北武將群體的協助還是不夠的。這時候女真貴族把視野投向了渤海對面的山東半島,在這裡文人、海盜的奇妙組合將為大清帶來新的生力軍。
熟悉晚明史的朋友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崇禎時代南方人主持中央政務更為普遍,北方籍的名臣相對稀缺。在傳統中國,地緣、學緣是一個官員晉陞的重要資本,江南出身的大學士、言官、六部尚書更樂意提拔自己家鄉、恩師的學生,由此激發了明末殘酷的黨爭。無論是東林黨,還是復社、幾社,他們的核心人物大多出自南直隸和浙江,而北方的山東雖然在科舉考試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仍無法徹底挑戰江南人所把持的中央政局。
與遼東類似的是,這裡經濟繁榮但因為遼東邊民逃難進入半島,使得山東半島的秩序更加紊亂。另一方面來說,山東西部自古以來也是土匪強盜橫行的地方,教派會道活動十分頻繁。頻繁的災害、流民加劇了山東的困境,地方士紳不得不起來自保,從他們的心理上來說更期盼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來確保自己的在地利益。17世紀20年代以後的山東已經出現了基層控制衰弱的問題,大量盜賊橫行鄉間,孔有德等人也一度發動了兵變激化了地區矛盾。山東的混亂刺激了人心思定的理念,而他們選擇的是與清朝合作。
如果你感興趣的話,不妨看看下錶所列出的清代初期中央高層文官里的山東籍官僚,你就會發現孔子故里的士大夫們改變陣營的速度真的是讓人瞠目結舌。以孔衍植為代表的士大夫紛紛投奔清廷,其實也是為了解決山東基層統治秩序紊亂的問題。在清朝強有力的政權重組和改革趨勢下,這些前明官員好像獲得了第二春,取得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改革成果,革除了明代的不少弊政。(諸如革除三餉,刑罰改革,恢復科舉)
山東籍文臣武將投靠清廷示意表
東北人和山東人的合作使得清朝在馬背上得天下,也能在武備之外取得文治的建樹,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在17世紀風雨飄搖的大危機背景下,來自東北邊疆的一群武人改塑了中國歷史的走向,重新鍛造了尚武之風在民間的流行;另一方面,出身山東籍的官員則積極協助清廷鞏固新政權,開科取士,完善制度,從而在北方打下了堅實的統治基礎,為後來逐個擊破南明、大西軍、大順軍等勢力做好了準備。
或許發生在400多年前的明清易代對我們已經是很遙遠的事情了,但地域發展的差距卻同樣是客觀存在的,東北人和山東人在歷史上的合作雖然終結了大明復興的希望,但也為一個新的王朝的恢復生機、向外拓展貢獻良多。站在今日的我們或許更可以平和的看待這段歷史,而不是地圖開疆,畢竟都是自己人。
最後我們還是在回味孔尚任《桃花扇》的凄美中感悟明清易代的心靈震蕩吧:
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飽。
那烏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鳳凰台棲梟鳥。
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
謅一套《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
參考文獻:
1.《清初貳臣研究》,駱蘭友
2. 抱陽生《甲申朝事小紀》,商務印書館,上海
3. 拉鐵摩爾《滿洲里——衝突的發源地》,1962年,《邊疆史研究:1928-1958年論文集》
4. H。H,Lamb:《氣候變遷論文選》
5. (美)魏斐德 《洪業:清朝開國史》,新星出版社
6. 《貳臣傳》
圖片來源:
http://www.pro-classic.com/
《中國歷史地圖集》,譚其驤主編,中國地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