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能文能武的四個人,文能詩詞歌賦,武能帶兵打仗!

歷史上能文能武的四個人,文能詩詞歌賦,武能帶兵打仗!

在我國歷史上不缺少力拔山兮,有勇有謀的將軍,同樣也不缺少精通詩詞歌賦的文人,但是缺少的是能文能武的全才,畢竟上帝給你打開一扇窗,自然會給你關閉另外一扇窗,如果你兩扇窗戶都開著,那麼這個上帝就是有點偏心了。在我國古代有這四個人得到了上帝的偏心。

第一位:曹操

曹操是三國時期的梟雄,我們閱讀《三國演義》都是從劉備的一方面講述的,而曹操作為劉備的對立面自然就不會被冠上奸賊的名聲,其實曹操才是三國時期文武雙全的完人,曹操會領兵作戰,好俠義。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

曹操的文采也不是一般人能夠比的,曹操的詩歌一方面抒發了自己心中的志向,另一方面又表現了大眾的人間疾苦。曹操的《短歌行》《觀滄海》《龜雖壽》都是千古名篇。

第二位:戚繼光

戚繼光是明朝的抗倭名將,同時也是傑出的書法家,軍事家。明朝時期倭寇不斷侵擾沿海居民,戚繼光創建的戚家軍,打了"岑港之戰"「台州之戰」「福建之戰」「仙游之戰」等等,打的落花流水,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倭寇聽到戚家軍的名聲就聞風喪膽。

另外戚繼光的文采也是非常厲害的,在打仗的時候寫下了《紀效新書》、《練兵實紀》等軍事著作。又留下《止止堂集》等詩文篇章在當時那個年代就享有「偉負文武才如公者一時鮮有其儷」的讚譽。後來四庫全書將他列為古代十全人才之一。

第三位:王陽明

在國有個說法就是「兩個半聖人」,其中聖人分別是「孔子」和「王陽明」,而半個聖人就是「曾國藩」。王陽明能夠和「孔子」相併列可見有非凡的才能。明朝時期江西發生叛亂,當時王陽明親自率領一些書生假裝撤退,出敵不意進攻,連破四十餘寨,斬殺、俘獲七千多人。

王陽明在文學方面是無人能比的。他是心學的集大成者,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

第四位:曾國藩

曾國藩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曾國藩的文學成就在於組建湘軍,剿滅太平天國幫助清朝延續了幾十年的壽命。曾國藩說:「行軍之道,擇將為先。」他的選將標準是德才兼備,智勇雙全的人。

曾國藩的文學成就也是無人能比的,曾國藩在打仗的時候永遠不忘記看書,他的著作有《治學論道之經》《持家教子之術》《冰鑒》。以及現在曾國藩比較火的《曾國藩家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郭談歷史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明明是一個文將,為什麼死後封了一個「武侯」?
為什麼說清朝推翻明朝是歷史的一種進步?

TAG:小郭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