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虎門抗英名將關天培,一個不讓家人打開的盒子
關天培,字仲因,號滋圃,江蘇省淮安府山陽縣(今淮安具)人,1781年(乾隆四十六年)生。1803年(嘉慶八年),中武秀才,補授漕運總督督標右營把總。1812年升揚州營中軍守備。因捕「盜」有功,1817年被題保,受嘉慶帝召見。1820年,調江蘇外海水師。1821年(道光元年)起,一年一遷,官曆都司、游擊、參將。 關天培是清末著名的抗英名將,同時也是籌備海防的傑出人物!
1825年,關天培押送漕米船1254艘自吳淞北上天津,一路上排除萬難 ,當船隊駛入天津時,百萬擔糧食斛收無缺!道光帝聞訊大喜,升他為江蘇太湖營副將;次年,任江南蘇松鎮總兵。1833年(52歲),任江南提督。
1839年,林則徐任欽差大臣,奉旨到廣東禁煙,並節制廣東水師。關天培全力支持,協助林禁煙、銷煙。而損失慘重的英國開始採取武力報復,自此發動了數次進攻,都被關天培率水師擊退,因而得到了道光帝的嘉許,賜號法福靈阿巴圖魯。
1840年6月,英國侵華艦隊封鎖珠江,主力北上,攻佔定海,威逼大沽口。清廷震懼,將林則徐革職,另派琦善為欽差大臣暑理兩廣總督。琦善於11月底到任後,一意主和,懈於防務,歷次上奏廣東清軍不足恃,遂使軍心不固。而英軍更加桀驁不馴,談判中咄咄逼人。1841年,英軍欲以武力迫使琦善屈服,出動戰艦進攻虎門第一重門戶沙角、大角。守軍頑強抵抗,終因人少器劣而無法抵敵,副將陳連升戰死,炮台失陷。
沙角、大角失陷後,關天培駐守的虎門第二重門戶橫檔一線6座炮台吃緊。他抓緊時間趕建武山威遠炮台東側沙袋炮台、上橫檔島南北端沙袋炮台,並在各主力炮台側後派駐兵勇,防敵登陸抄襲,儘力改善防禦態勢。虎門清軍鬥志不堅,索要銀餉,關天培一面曉以大義,一面將私財盡行抵押,得銀後散給士兵。此時,他已知事不可為,決心以死報國。
141年2月24日,英軍司令伯麥向關天培發出最後通牒,要求關天培放棄虎門各炮台。關天培置之不理。25日,英軍佔領未加設防的下橫檔島,安設炮兵陣地。26日,英軍以向虎門橫檔一線清軍進攻。關天培在靖遠 炮台指揮清軍作戰,頑強抵抗達一個半小時。兵丁傷亡過大,他親燃大炮向敵艦轟擊,在激戰中負傷10餘處,血汗淋漓,衣甲盡濕。在戰鬥最危急時,他命僕人孫長慶將印信送回省城。孫長慶徘徊不忍去,關天培拔刀逐之,並說:「吾上不能報天恩,下不能養老母,死有餘恨。汝歸告妻子,但能孝事吾親,吾目才。」孫長慶抱印離去,至半山,回首已見關天培被敵炮擊中,隕絕於地。當日,虎門橫檔一線各炮台失守。
第二天,孫長慶送完印信冒險趕回,從屍體堆中辨認出關天培的遺骸,只見「髮辮已割,左腕刀傷,身受炮火,已焦無完膚。」關天培死後,清廷給予優恤,謚號「忠節」。
另外一個鮮為人知的細節是,多部清代筆記都記載,虎門炮台攻防戰開始前,「關嘗緘一匣寄家人」,告訴他們不要打開。
TAG:俊赫趣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