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濕疹是腎臟不通?老中醫教你幾招疏通暢氣 徹底擺脫濕疹
北京第一人民醫院王教授: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症性皮膚病.其特點為自覺劇烈瘙癢,皮損多形性,對稱分布,有滲出傾向,慢性病程,易反覆發作。濕疹不濕,相反,濕疹是乾燥、有脫屑、有滲液,甚至有裂口,伴有明顯瘙癢感。
濕疹癥狀一般可以分為三種:
1.剛開始為急性濕疹:
皮疹多形性,為紅斑基礎上針頭至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皰疹或小水皰,搔抓後出現糜爛、滲出,皮疹常融合成片,病變中心較重,逐漸向周圍蔓延。當合併感染時可形成膿皰、膿液滲出或結膿痂,局部淋巴結可腫大。感染嚴重時多伴有發熱等全身癥狀。瘙癢劇烈。搔抓、熱水燙洗可加重皮損。
2.然後在轉成亞急性濕疹:
急性濕疹炎症減輕或適當處理後經較長時間發展而成。皮損以小丘疹、結痂和鱗屑為主,可有輕度浸潤。自覺有劇烈瘙癢。
3.到最後會形成慢性濕疹:
表現為患處皮膚增厚、浸潤,色素沉著,表面粗糙,覆鱗屑,個別有不同程度的苔蘚樣變,或因抓破而結痂。自覺瘙癢劇烈。病情時輕時重,遷延數月或更久,易複發。自覺有明顯瘙癢,常呈陣發性。
濕疹是一種比較頑固性皮膚疾病,所以一經發現就要及時進行治療,以免病情加重。那麼濕疹該如如何治療呢?看老中醫怎麼說的!
1、在人體五臟中,「肝、脾、腎」三臟主導著人體的「疏通渲瀉、生血化濕、津液平衡」。
2、「肝」主渲瀉,「肝氣鬱結」則面色晦暗、斑毒於形、瘡痍滋生。「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脾主統血,若脾氣不調,則「脾虛濕蘊」,皮膚則呈現瘙癢無度、身上長濕疹、浸淫生瘡、日久蔓延。
常用藥:茯苓皮、生白朮、黃芩、梔子、澤瀉、茵陳、枳殼、生地、竹葉、燈心、生甘草等。
加減:若餘熱未清者,可加丹皮、黃柏;癢甚者,可加苦參、地膚子;繼發感染者,可加蒲公英、連翹。
3、「腎」主水,主掌人體全身津液平衡,腎水失調則皮膚粗糙暗沉。所以,身上長濕疹怎麼辦?中醫認為,濕疹癥狀雖其「形」表現於皮,而其「因」在於血,其根卻在於「肝、脾、腎」三臟失調。
常用藥:當歸、丹參、雞血藤、赤白芍、白鮮皮、防風、生地、熟地、桃仁、紅花等。
加減:如瘙癢明顯者,可加白蒺藜、地膚子;皮損肥厚者,可加首烏藤、連翹、夏枯草。
4、「清適敏」這道中醫組方從「疏肝理氣、滋陰養血、健脾化濕、利水利尿」等方面入手,清潔血液,使肌體回歸純凈的狀態,煥發肌膚的自然色彩。一般患者可以數周內完全康復,而且愈後較少複發。
常用藥:龍膽草、黃芩、白茅根、生地、大青葉、車前草、生石膏、六一散等。
加減:如瘙癢重者,可加白鮮皮、苦參;滲出重者,可加豬苓、茵陳;繼發感染者,可加金銀花、蒲公英;大便秘結者,可加熟大黃。
濕疹患者平時也可以多吃這些食療方法助於濕疹的恢復:
1、冬瓜湯治濕疹偏方
做法:將冬瓜帶皮洗凈後,切成適合大小的塊,放入鍋中加水煮成湯,加適量的調味料即可。
功效:冬瓜性寒味甘,具有清熱生津的作用,臨床上經常用來祛濕,所以患有濕疹的患者不妨嘗試吃一些冬瓜湯,對於緩解濕疹具有很好的效果。
2、金銀花甘蔗茶。金銀花,甘蔗汁。金銀花水煎,兌入甘蔗汁代茶飲。可頻頻服之。日1劑,7~10天為1療程。
3、胡蘿蔔芫荽羹。胡蘿蔔、芫荽、洗凈切碎,加水煮爛,加冰糖服,分3次服完。連服一星期,嬰兒只服湯汁。
4、薏米紅豆煎。薏米30克,紅小豆15克,加水同煮至豆爛,酌加白糖,遲早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