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每天學點文物小知識-玉璧

每天學點文物小知識-玉璧

璧是一種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狀圓形玉器,為我國傳統的玉禮器之一。《爾雅·釋器》載:「肉(器體)倍好(穿孔),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緩,肉好若一謂之環」。根據中央孔徑的大小把這種片狀圈形玉器分璧、緩、環三種名稱。從近年考古出土的實物看,古人在製做玉器時,對於玉璧的孔徑與器體的比例並沒有嚴格的規矩,因此今天我們在習慣上把寬邊小孔的圈狀器統稱作璧,而大口徑窄邊的則稱為環,一般不再用「緩」這一名稱。

新石器晚期各文化大多出現了玉璧,如江浙地區的良諸文化,山東地區的龍山文化,四川、湖北交界處的大溪文化、廣東的石峽文化等。玉器不具有生產和生活的實用價值,應是一種原始人使用的祭祀器或儀仗器。

商周時期玉璧成為貴族階級專用的禮器。《周禮·春官·大宗伯》載:「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王執鎮圭,……,子執谷璧,男執蒲璧。』川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可知璧為重要的禮器「六瑞」、「六器」之一。儘管考古發掘材料顯示出商周玉器的使用與文獻記載有很大差距,仍可確定玉璧在這一時期確為商周王室和貴族「朝覷禮見,祭禮交聘」時用以標明等級身份,祭祀天地鬼神的禮器。

戰國至兩漢,由於禮制衰落,玉璧開始大量被用來作佩飾玉和礆葬用玉。這一時期玉璧的用途相當廣泛,形式多樣,製做精細,出土和傳世的數量均較多。漢以後玉璧衰落。宋元時期開始出現仿古玉璧,其性質已成為純粹的玩賞品。明清兩代仿古、偽古的玉璧數量也不少。

新石器時代玉壁:長江流域以良諸文化玉璧為代表,玉材採用的是當地所產的透閃石質玉石,多數不純,含有較多的青灰色、紅黃色雜質。土浸後常呈白霧狀。玉璧的尺寸較大,一般直徑在一尺左右。製做不夠規整,璧體往往厚薄不勻,有的表面留有鋸痕。其特徵是外緣薄,內緣厚,中央孔徑較小。打孔系對鑽、單面鑽兩種。使用對鑽法打孔的,孔洞中往往留有台痕。璧大多素麵無紋,打磨較光亮。山東龍山文化玉璧,盡寸略小,中央孔徑大於良褚文化玉璧,璧體也較厚,且多外緣厚於內緣。玉質多呈青黑色,含石成份大。

商周玉壁:尺寸小於新石器時代,璧面切割平整,內外緣厚相同,外緣邊棱為圓角,兩面對鑽打孔,一般都很規整。商代玉璧多素麵無紋。周代大璧無紋,小璧則有雕琢精美的紋飾。單雙面飾紋的均有。紋飾題材主要為龍、鳳、鳥紋。刻法慣用寬細陰線加隱起陽紋相結合的手法,寬陰線斜挖而成,極具特色。周代紋飾弧線較多,線條自然流暢,動物造型柔美。

戰國、兩漢玉壁:這一時期玉璧用途廣泛種類繁多,難以一概而論。從總體看戰國與漢代雖同屬一種風格,但在具體的表現上,仍呈現出許多不同的特點。

戰國時期,玉璧質地較佳,多用青玉、白玉。璧的尺寸因用途不一而異,一般佩帶的系璧尺寸較小,直徑在10厘米以內,礆葬用璧和作為禮器的璧稍大,直徑在15-25厘米之間。戰國玉璧無論大小,璧體均較薄,厚度在1厘米左右。加工規整,打磨光亮。內外邊沿用陰線勾出,剖面呈三角立棱狀,此為戰國玉璧的典型特徵在造型上此時開始出現出廓玉璧,即在內孔或外緣上鏤雕出生動的動物形象。裝飾紋飾豐富繁雜,前期流行蟠蠕紋、蟠尷紋、勾雲紋等,後期谷紋、蒲紋和龍鳳紋、獸紋等佔據了主導地位_出現了兩組或三組不同紋飾帶狀布局的組合紋飾。雕刻技法普遍運用粗細陰線相結合,粗陰線碾壓成隱起效果,視之同淺浮雕一樣。細陰線能刻成象毛髮一樣細勁而流暢的線條,後人稱之為「髮絲雕」,被譽為戰國玉雕的絕技。戰國玉雕刀工鋒利挺拔,轉角尖銳。動物身形扭曲,面目猙獰。谷紋、蒲紋排列整齊,顆粒小而密,碾磨得非常精細。

漢代時,玉璧在整體風格上延襲了戰國的風尚而略有變化。玉質仍以白玉、青玉為主,璧的形體普遍加大,璧形略厚。1983年廣州南越王漢墓出土了一件玉璧,直徑達54厘米,堪稱中國之最。

漢代玉璧與戰國時的三角形立緣明顯不同,邊沿加寬,立緣剖面呈方形。造型上,透空和出廓玉璧在漢代大為流行(圖叄·四)。璧上紋飾仍以谷紋、蒲紋、龍鳳紋為主,但較之戰國發生了兩點變化,一是谷紋、蒲紋的顆粒大而稀疏,二是組合紋飾更為流行,兩組或三組紋帶裝飾的玉璧相當普遍。從總的水平看漢代玉璧不及戰國的精細。

東漢時玉璧數量漸少,璧形加厚,外緣立面略有弧度。東漢以後玉璧少見,零星所見以素麵居多。

宋代仿古玉器興起,仿戰國、兩漢的玉璧開始出現。此時期玉璧雖模於古型,但同時也體現了許多當時琢玉的作法。玉璧形體渾圓,邊沿呈圓形轉角,不見鋒棱,所仿谷釘稠密模糊,動物紋飾和造型在細部常有明顯不同。

元代玉璧以小型居多,多數只在一面雕紋飾,璧形厚重,穀粒稀疏,排列無規律。動物紋飾帶有本朝的特點。元代玉雕刀工粗糙,用刀較深,刀鋒常常出廓。

明代玉璧加工不精,谷釘多用管鑽鑽出,留有明顯的鑽痕,其造型特點為邊沿做成委角。明代開始出現八卦紋飾的玉璧。清代玉璧質材極佳,以白玉、青玉為主。仿古和偽古的玉璧十分逼真。除仿古外,這時還創造了清代特有的闊帶幾何紋玉璧。清代後期由於玉料匾乏,玉器多用帕岩玉雕造,加工粗糙,水平很差。

轉載自《文物鑒定指南》,侵權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國 的精彩文章:

榮華富貴馬上取《榮耀戰國》競技場火熱開戰
玉器鑒賞(3)之戰國玉器

TAG: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