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士兵軍服上印「兵」和「勇」,一字之差,軍餉地位都差距驚人
提到清朝的軍隊制度,很多人第一反應是努爾哈赤創辦的八旗制度,這個制度曾為滿清入主中國立下了赫赫戰功,「滿洲出則為兵,入則為民,耕戰二事,未嘗偏廢。」資料顯示,從順治元年到宣統三年,清朝的兵制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八旗制度和綠營兵制、勇營制度以及近代新式兵制。
相信看過清宮劇人,對這樣一個場景不會陌生,清兵所穿服裝上有的印著「兵」字,有的印著「勇」字。可能有人會說,不就是是一個字嘛,這有什麼,其實不然。一句話來形容,一字之差,待遇(軍餉、地位)是千差萬別的。前面提到八旗制度是滿族入主中國最重要的力量,這些都是清朝的正規軍,這些兵的服裝上印著「兵」字。
滿清入關後,八旗兵力已經遠遠不足以戍守面積如此之大的國土,於是編練以漢人為主的漢兵。這種兵制以綠營為標誌,以營為建制單位,稱其綠營兵或綠旗兵,簡稱綠營。八旗兵和綠營都是國家的常備力量,但兩者分工有所不同,「八旗兵絕大部分衛戍北京城,負責京城安全;綠營在遍布全國各地,人數也是八旗兵的幾十倍。」我們在影視作品裡看到的浩浩蕩蕩的清軍,基本上都是綠營兵,他們和八旗兵一樣,身上服裝都是「兵」字。
「勇」與「兵」相比,待遇就比較差了。雍正後期,八旗兵日漸衰落,外加綠營兵數量不夠,於是一種臨時招募的軍隊就應運而生。為了區分,臨時招募軍隊所穿的衣服就是「勇」字。清朝晚期,八旗兵和綠營兵全面衰弱,這是全國各地的「鄉勇」應運而生,不過戰事一旦結束,這種兵就立即解散。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期間,曾國藩的「湘勇」和李鴻章的「淮勇」都大放異彩。
由於「勇」兵是私人武裝,到了晚清時期,這些「勇」兵成為清廷必須依仗的力量,這時他們的軍餉也部分由清廷撥付。總之,關於「勇」和「兵」兩者區別,通俗來說就是:「兵」是正式的合同工,「勇」是臨時工,兩人的待遇差距是很大的。
參考資料:《清朝兵制研究》、《八旗制度》
※蝗蟲很美味,為何古代鬧蝗災時災民不吃蝗蟲?災民:根本不夠吃!
※世界苦尋的兩大寶藏:其中一處與中國有關,另一處就在中國被發掘
TAG:十三姨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