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兒童階段需要培養的三個特質

兒童階段需要培養的三個特質

大約15年前購買的一張民樂專輯,溫和而沉靜

月光,那是反射太陽的光芒,深夜,那種光線微亮而蒼白,渴望一種寧靜和安逸,或許就可從這種光中片刻的感受,煩擾了一天的思緒,也可以在此時感受片刻的放鬆。

作曲和編排具有那種近似迷幻般的效果,把國樂器樂運用的飛揚神韻,音樂充滿了一種安寧的氣息,無論是鋼琴,二胡,中阮,大提琴都烘托出一種平緩和祥和的氛圍,而二胡的點綴更是體現出荷塘中寧靜下得的流動,而大提琴的加入層奠了深夜的基礎和空間。讓人聽來非常的舒服,雖然播放著音樂,卻感覺那麼的安靜平和。

作曲家武亦文加上鬼才劉星的混音,的確能引發出「荷塘月色」的美妙境界;至於這種意境能否感動你,便因人而異了。

兒童教育一直是家長最重視的問題,如何培養一個健康、活潑、智慧的孩子也有各種課程、理念、特色。但通過十多年在教育行業的學習、工作、感悟,我認為實際上孩子最需要的是三個特質:真實(Reality),審美(Aesthetic),好奇(curious)。

一、真實

首先作為一個人,最需要的品質必然是真實,由此才能成為一個真誠的、純潔、善良的、有愛心的人,這是一切做人品質的基礎。試想如果一個人非常聰明、非常善於言辭,但是一個毫無道德底線的人,那這個人會有多麼可怕,世界會想什麼方向發展?

同時,真實的人並不等同於「好人」。「好人」對待周圍的人、道德、愛恨是模糊的,是喪失自己原則底線的,是一種軟弱,缺少判斷力的體現,甚至可以說是對自己對別人的「虛偽」。而真實的人是有著明確判斷力的,是非分明的人,也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來對待事物、對待身邊的朋友和陌生人。一句話,一個真實的人具有的品質,是敢於活出自己的、是有著自己判斷力可以自由做出決定的品質與能力。

二、審美

教育,就是生長,就是讓孩子成為具有「神聖好奇心」,對探究未知事物具有強烈興趣的人;成為具有「內在的自由」 ,不受權力和社會偏見的限制,也不受未經審察的常規和習慣的羈絆,而能進行獨立的思考的一個人。

所謂審美就是欣賞、品味或領會事物及藝術品的美,提升審美的教育就是美育。美育不僅僅是繪畫、舞蹈藝術,生活中的各種事物都具有美與不美,在知識、動手、協作、演講等等這些能力之中同樣也具備美與不美。

審美決定了一個人的綜合素養和看到問題的高度。美育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乃至其畢生發展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在今天的教育中,我們不應再單純追求知識技能上的教育,而是應該更多地追求一種心靈上的教育。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美能磨練人性。一個人如果從童年時期受到美的教育,如果他善於感受並高度欣賞一切美好的事物,那麼,很難設想,他會變成一個冷酷無情、卑鄙庸俗、貪淫好色之徒」。

美育可以提高孩子:

(1) 認識美感受美的能力;

(2) 讓孩子的精神獲得愉悅;

(3) 塑造孩子正直、善良的人格;

(4) 與周圍的環境和諧相處;

(5) 讓童年變得豐富絢麗;

一句話,美育就是培養一個豐富多彩的靈魂。

三、好奇心

所謂好奇心,就是一切智慧、創造、思維的基礎。沒有了好奇心的孩子如同沒有太陽的花朵,再也開不出絢麗的花朵。「神聖的好奇心」——探索未知事物的強烈興趣,以及在這過程中所獲得的喜悅和滿足感。

從幼兒期到青春期,正是一個人的理性開始覺醒並逐漸走向成熟的時期,好奇心最強烈,求知慾最旺盛。另一方面,展現在孩子眼前的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在這個階段內,生命的生長本身就不斷帶來對人生的新的發現,看世界的新的角度,使他們迷亂和興奮,也使他們困惑和思考。兒童時期恰是探究的最佳時期。

對事物的的好奇心是很多科學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好奇心是人類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推動力。科學家是什麼人,可以這麼說:他們就是好奇心沒有被扼殺的人,他們是倖存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教培邦 的精彩文章:

TAG:教培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