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種族歧視:火遍全球的《黑豹》怎麼在中國就遭受了批評?
點擊上邊的「機核」關注我們,這裡不止是遊戲
前不久,漫威的新電影《黑豹》在全球的票房正式突破了十億美金。這也成為了漫威歷史上第五部超過10億美元票房的。
在IMDB上,《黑豹》的評分是7.8分,metacritic上面則是88分。而在中國的豆瓣上《黑豹》的評分僅有6.7分,比之前的《雷神3》和《蜘蛛俠:返校日》都要低了一分左右。
這固然有著IMDB的分數虛高的問題,但是也從側面說明了,在中國的觀眾眼裡,引爆了全世界的《黑豹》似乎並沒有那麼的「優秀」。
從票房上也能明顯看出來這一點,《黑豹》在中國從首日拿下超級英雄開畫歷史最高票房之後,就開始一路下跌,首日的跌幅甚至達到了37%,創下了漫威的漫改電影在中國近些年來最大幅的下跌。
在社交媒體上,對於《黑豹》的劇情邏輯,內容,很多人都表示了自己的不喜歡。
那麼這麼一個全球火熱的電影,為何偏偏到了中國,反而遭受了不少的「批評」呢?
被歧視的與沒有歧視的
在川普擔任總統之後,美國的電影界對這位總統一直有著很多的不滿。
這兩年美國好萊塢電影行業總體來說是更加偏向於自由派的,或者換句話說也就是「政治正確」的。這一點在奧斯卡近些年來的頒獎典禮上體現的非常的明顯。
主題大過於內容的電影往往能夠受到更多的青睞。一個電影如果涉及到有關於同性戀,黑人問題等等的主題,如果涉及到沒有界限的愛之類的問題,往往也能夠得到更多的支持。
換一個角度來說,如果你在這個行業之中,你不按照大家所認識的「正確」來做的話,這代價是非常大的。
如果有一個電影行業,他公開在推特等地方發布有關於「反對同性戀,討厭黑人」等等言論的話,他所要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他可能因此丟掉工作,可能因此在網路上被人口誅筆伐。
這就是歧視所付出的代價,當人們知道自己的歧視可能會造成代價的時候,為了保護自己他們會選擇隱藏自己的言論,即使自己有著歧視的想法,也不敢說出來。
在公開的場合中,你不能說」我討厭黑人。「——即使你真的不喜歡黑人,但你依然不能這麼表示,因為這就是歧視。
可是,如果我恰巧討厭的那個人是黑人的話,我能夠說「我討厭他」嗎?這算不算歧視呢?如果一個有著黑人朋友的人,他們會當著自己的黑人朋友的面說出來「我覺得《黑豹》不好看嗎?」。
如果你的黑人朋友和你爭論起來,你又怎樣才能說明自己不喜歡《黑豹》的原因不是因為裡面幾乎全是黑人呢?
恐怕你就要失去這個朋友了。
在我看來,造成這個現象有兩點原因,首先中國人是沒有美國那種對於「黑人」的迫害的,所以自然也沒有對於黑人的愧疚感,也就沒有對於黑人問題這種敏感的反應。
事實上,建國以來中國幾乎沒有壓迫過任何的民族,反而我們在團結亞非拉無產階級上打到帝國主義上做了不少的努力——建了不少的路和橋。
這也就是為什麼今年的春晚,鄭凱的那個小品能正常的通過,上面沒有一絲一毫的猶豫。黑人演員演了個猴兒,找了婁乃鳴這個中國老演員塗黑了演了個黑人。
這在西方的世界幾乎是難以想像的,可是對於中國管理文藝工作的人來說,這個小品有什麼不對嗎?在沒有歧視代價的地方,歧視是不存在於概念中的事情。
其次,中國是一個絕大部分由漢族組成,少部分由其他少數民族組成的國家,這個和美國那種由多個民族,多個人種所組成的移民國家是有著很大區別的。
在移民組成的多民族國家裡面,每個民族的人總體來說是差不多,所以他們會為了自己的族裔在整體社會中的地位來爭取權利。
早期的美國電影之中,會有那種固定的搭配。一個白人男主角和白人女主角,一個黑人的倒霉蛋一般都會為了主角掛了;一個倒霉的黃種人不知道為啥就死了,還有一個墨西哥人是主角的好哥們。
這種電影覺得的固定化,直到平權運動之後才開始逐漸好轉,我們也能看到更多的黑人開始擔任影片的主角,甚至黑人電影也成為了一種電影的類型。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中國的世界之中是不存在「種族歧視」的這個概念的,在大部分中國人的一生之中,他們能夠和一個黑人接觸的機會非常的有限,可能僅僅只有在電視上看過黑人而已。
在北上廣等發達地區還在討論和種族歧視的話題的時候,大部分的中國人這輩子和黑人的世界幾乎不會有任何的交集。
所以,中國人很難感受到歐美的國家中人們對於黑人的那種感情,更無法理解黑人看到《黑豹》這樣的電影的時候心中的那種情感。
和猶太人的聖地以色列相比,黑人是並不存在一個統一的精神信仰的,這麼一個虛擬的瓦坎達某種程度上就像是一個想像出來的精神信仰聖地。
舉個例子,假如中國並不存在,華人散落在世界各地。如好萊塢拍了個電影,裡面講的是有個東方古國其實一直隱藏著自己的實力,東方古國有一種礦物質超厲害,啥都能幹,但是他們為了顯示自己的低調所以選擇隱藏自己。
而在海外,華人受到了很多的欺負,以前還曾經被當做奴隸。突然有一天,領導人身穿龍袍,變成金龍成為了超級英雄。然後古國也公布了自己的實力,其實我們華人超厲害。如果這是真的,你想想那些華人的感受會是怎麼樣。
所以也不難理解,《黑豹》在中國所獲得的評價——恐怕這才是拋除了其他要素之外,真實的評價。
《黑豹》究竟算不算好電影?
憑心而論這部《黑豹》並不能夠算一部爛片。
在目前的MCU流水化的體系之下,很難出現一個「爛片」。漫威電影中作者性已經被無限的稀釋,在有著完全標準的生產體系下,漫威只要不鬧出什麼奇怪的幺蛾子,基本上分數都不會太差。
它們所要做的事情僅僅只是說將一個個的角色放進去設定好的模板和故事之中。
但是為了將人物放進故事之中,有的時候不那麼合適的故事也能夠強行融入其中。《黑豹》就有這樣的問題。電影之中主角的行動邏輯一直以來都是模糊的,他不存在一個典型且直接的目的,所有的事情都是在隨波逐流。
讓我當皇帝我就當,父親殺了人,我就懟父親;有人不讓我當皇帝,我就干他,雖然是我父親當年殺了他爹。
這麼想想除了對於當皇帝有一種執念之外,黑豹的信念到底是什麼非常值得懷疑。
和黑豹相比,反派小哥反而更加的明確。他就是在美國看夠了黑人遭受的罪,所以想回來繼續革命帶領黑人朋友們走向大一統的道路。小哥從小到大的思想都和瓦坎達內部是不和的,他也從頭到尾都堅持了自己的信念。
所以我們的男主角明明輸了之後,還要帶著一幫外援「鬧革命」的時候,正正噹噹獲得勝利的反派小哥看起來就格外的可憐了。只能說這一部主角從頭到尾沒有什麼成長,也沒有什麼變化,人物是立不住的。
你說這個爛?那倒真的不是爛片。但你說這個是漫威最好的電影,肯定不太合適了。前有《鋼鐵俠》開山鼻祖奠定漫威基礎,後有《雷神3》加強喜劇效果,純粹爆米花。
《黑豹》雖然是想要回歸嚴肅題材,但是卻也不過只是在流水線上的一部很「好看」的作品而已。
當然以漫威這電影當美劇拍的方式來看,一部電影的好壞似乎已經不太重要。只能希望《復聯3》不要出什麼幺蛾子吧。
可是還是那句話,喜歡這個電影的人自然有自己喜歡的道理。全美四分之一的電影觀眾都是黑人,他們肯定不會討厭。但是,不喜歡這個電影的人能找到什麼理由來批評呢?
反向歧視的代價
若批評無自由,則讚美無意義。
假如我們暫時拋除「政治正確」這種想法,單純的去考慮種族歧視這個事情本身,我們不難發現,有時候「歧視」反而是合理的。
這句話現在的美國人是不敢說也不會說的。因為他們深知自己如果在社交媒體上透露出來自己對於種族歧視支持的意向,必將遭到群起攻之。
自從1964年美國通過了民權法案開始,種族隔離在社會上徹底消除,種族平等的制度建立起來了。
然而在這種對於少數族裔的保護之下,同樣也產生了不少的問題。有著少數族裔的學校在政策上能夠獲得更多政府的資金和支持;有著少數族裔的公司可以獲得更好的稅收政策;這也就導致很多時候一些組織為了得到政府的這種利益而對少數族裔使用更加優待的政策。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1978年的「加利福尼亞大學董事會訴巴基案」,在這個案件之中加利福尼亞大學為了體現自己的種族平等性,在招收學生的時候明確的指出學校將會為少數族裔留出一些錄取名額。
於是我們的巴基同學只差一分就能考上大學,卻因為給少數族裔強佔了錄取名額的時候,就不爽了。
他一紙訴狀將學校告上了法庭,法院最終判決巴基被學校所錄取,但是也不反對學校將種族多樣性作為一個錄取的考慮因素。
而由於沒有足夠好的基礎教育,很多的少數族裔的學生即使上了大學,退學率也比其他人要高,給予他們了更多的機會,結果卻導致本來有著能力的人沒有得到機會,這才是人為的不平等。
一個很難讓人接受的事實是:人生而平等,有些人比其他人要更加平等。這句話是絕對政治不正確的,但是卻是一句實話。
巴菲特有一個理論叫做「卵巢彩票」,他說自己出生在一個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方,所以等於說自己就抽中了卵巢彩票。
一個在非洲的小部落出生的黑人小孩和一個在美國中產階級家庭出生的白人嬰兒之間的機會是不可能平等的。人們能做的事情只是盡量的去援助,去幫助,但是你說大家是平等的嗎?只能說在生命上,兩者是平等的,但是在機會上,兩者是絕對不平等的。
美國曾經推行平等機制,讓沒有能力償還貸款的少數族裔也能貸款,但是他們終究是還不上的,等到最終大家發現確實還不上的時候,經濟危機就爆發了。
這就是強行平等的代價。在生產力沒有跟上的時候,社會的財富分配必然是不平均的,這種不平均更大程度上是取決於你生在哪裡。
強行將所有的事情平等化導致的問題就是讓本來沒有能力的人佔據了有能力的人的機會。人們可以在理想的過度描繪自己想要的世界,但是現實的世界沒有簡單的條例能解決的問題。
有的時候了「應該怎麼樣」和「是怎麼樣」之間是有著落差的,後者才能夠還原這個世界本來的相貌。
拿著已經足夠多的最頂尖財富的人將自己的一點點施捨給最底層的人,這不叫做平權運動,這叫做自我的滿足。一個每天生活在中產階級家庭的人一個暑假跑到非洲去做援助,這並不會改變非洲的狀況。
揮舞著對於少數派的包容的人,並不會體會到多數派的人感覺到自己也在被逐漸侵蝕應有的權利。
當一個優秀的男性員工,因為對於女性的照顧而無法入選,當一個優秀的學生因為對少數族裔的照顧無法錄取,當我們本來優秀的電影,優秀的劇本因為除了電影之外的原因而失去了獎項的時候,這是不是也是一種歧視呢?
而當一個本來不那麼優秀的電影因為主題而獲得讚譽,甚至批評的人都要審時度勢的時候,所謂的正確可能就失去了他本來的含義。
在今年的奧斯卡上面,一個叫做《逃出絕命鎮》的電影獲得了最佳電影的提名,並拿下了最佳原創劇本獎。電影講述了黑人被白人所崇拜,所喜愛他們的身體,白人把黑人囚禁起來為了得到他們的身體。
很多人對這個電影打贏《三塊廣告牌》不服,覺得這個電影不配拿最佳劇本獎。但是從某種角度來說,這部電影的劇本確實很適合當今的美國奧斯卡。
他們不知道怎麼辦好,所以他們對他們好,卻也在畏懼他們。
精彩內容
※宇宙怪胎—黑洞原子,已故科學家霍金曾提出了「黑洞不黑」的原理
※Reddit: 被撞見正在做奇怪的事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