姍姍來遲的一二月讀書報告!
一二月書單
NO.1
2
零18年
祝你閱讀愉快。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三月過半,春分將至。廣東已進入暖春時節,一二月讀書報告才新鮮出爐......部分是因為忙於熟悉新工作,畢竟還是要以本職工作在先。隨後我會調整狀態,努力將公號持續更新下去,盡心將它做好。
?但仍會以閱讀為主,每月一二更。
這期就把一二月中讀過的好書集結於此,有些是重翻,有些是新讀。
? 完整書目如下:
《幽夢影》
《燭燼》
《我們仨》
《東京一年》
《華氏451》
《局外人》
《小婦人》
《給青年詩人的信》
《看見》
《昨日的世界》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
《重生-蘇珊桑塔格的日記與筆記》
? 未讀完書目如下:
《不安之書》-超喜歡,讀完後再記錄分享
《哲學家們都幹了些什麼》-同上
《三大師傳》
《南華錄》
(標註綠體為"已寫"讀後感,後文可取鏈接噢~)
《幽夢影》
1
雖然如今閱讀計劃中中國文學所佔比例很小,但仍然記得以往每逢語文老師講授新文言文時期待興奮的心情。時隔多年,偶然再拾起文言小句,感覺自己好似被注入新的生命力,閑時隨手一翻總頗為受益。
《幽夢影》是明代後盛行的文體-清言小品,收錄了作者張潮個人的生活情趣或哲理思考方面的格言雋語。
這本隨筆文集短小而精緻。每則正文後還附帶他幾位好友的評語,有的幽默風趣,有的迂腐守舊,讀的時候常令人會心一笑或蹙眉不喜。
? 「讀經宜冬,其神專也;讀史宜夏,其時久也;讀諸子宜秋,其致別也;讀諸集宜春,其機暢也。」
? 「人須求可入詩;物須求可入畫。」
? 「樓上看山;城頭看雪;燈前看花;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景。」
? 「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台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
? 「聞鵝聲如在白門;聞櫓聲如在三吳;聞灘聲如在浙江;聞羸馬項下鈴鐸聲,如在長安道上。」
? 「雲映日而成霞,泉掛岩而成瀑。所託者異,而名亦因之。此友道之所以可貴也。」
? 「律己宜帶秋氣;處世宜帶春氣。」
? 「有地上之山水,有畫上之山水,有夢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丘壑深邃;畫上者妙在筆墨淋漓;夢中者妙在景象變幻;胸中者妙在位置自如。」
? 「我不見古人,安得不恨!」
《燭燼》
2
《燭燼》是在某個冬夜偶然翻開的。碰巧的是,書中的故事情節就發生在一個深冬時節的莊園內外。夜裡會有獐子和麋鹿走出密林,站在灑滿月光的雪地上,朝莊園亮燈的窗戶張望,歪著腦袋,睜著優美、專註、折射著藍光的黑眼睛,聆聽從莊園內傳出的音樂聲。
南方的冬天窗外沒有大雪紛飛的景色,但在閱讀中時常會恍惚覺得自己也進入到那個充滿古老森林般神秘冷冽氣息的冬夜。
故事開始於將軍亨利克在某天午後意外收到了一封來自多年未聯繫的老友寄來的即將登門拜訪的信。隨後,兩個已近耄耋之年的老朋友圍坐在火爐旁,伴著搖曳的燭光,從深冬的寒夜互相傾訴或者說將軍一人的獨白,直至聞見窗外麝香草豆腥味氣息的黎明。
明明只是有關友誼和忠誠、愛情和衰老等等不算特別的主題,在山多爾筆下,故事卻總帶著一種神秘的宿命感,讓人慾罷不能。
「假如一位朋友辜負了我們,我們可不可以因為他不是真正的朋友而譴責他的個性和過失?」
「究竟什麼是我們對所愛之人期待的忠誠,忠誠難道不是某種自私?當我們要求另一個人忠誠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想過讓那個人幸福?如果在忠誠的溫柔囚禁中不能夠幸福,我們是否還愛這個我們還要求他忠誠的人?假如我們愛另一個人卻不能讓他幸福,我們有沒有權利要求他什麼,要求他忠誠和犧牲?」
《東京一年》
3
《東京一年》是我讀蔣方舟的第一部作品。內容不多,只有作者當時在東京生活時記錄下的46則日記。
之所以選擇它,是因為很好奇一個在異國獨居的同時代作家所撰寫的日記會是什麼樣子的。
後來蔣方舟也在文中道明了自己同樣喜愛閱讀作家日記的原因。而文章字裡行間透露出的坦誠和真實,都讓我對這位年輕的女作家產生親切感。
? 「這或許是為什麼我愛讀作家的日記和信件——不僅僅是出於某種窺私癖,更是因為那彷彿是一個反向的攝影。作品是藝術家生命的結晶和照片,我通過日記和信件,把那凝固一瞬的風景在時空上進行擴展,看到了他們完整的藝術生活。」
? 「並不清貧的獨身女學生,真是一種最理想的生活了。」——為這句話瘋狂打call
? 「我是青春期受張愛玲影響的文藝女青年,對於文明世界有著畸形的嚮往,貪圖享樂,喜歡吃奶油蛋糕,喜歡包裹在華麗的袍子里——即使袍子上長滿了虱子,也勝過青筋畢露的身體。」
? 「我無法表演『作家』的角色,因為作家表演不出來。在世界所有的職業里,恐怕只有作家是越清醒才能越優秀的。其他職業的成功都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我催眠,鼓勵自己克服缺點、戰勝脆弱。只有作家不需要,作家住在自身缺點搭建成的監獄裡。」
《我們仨》
4
? 「鍾書幾次對我說,我教你作詩。我總認真說:『我不是詩人的料,』我做學生時期,課卷上作詩總得好評,但那是真正的『押韻而已』。我愛讀詩,中文詩、西文詩都喜歡,也喜歡和他一起談詩論詩。我們也常常一同背詩。我們發現,我們如果同把某一字忘了,左湊右湊湊不上,那個字準是全詩最欠妥帖的字;妥帖的字有黏性,忘不了。」
我也忘不了。時隔兩年多,當再次將楊絳的這本《我們仨》捧在手心時,她與錢鍾書一同背詩忘字的浪漫場景,我不用去看都還深深印刻在腦海中。
楊絳先生在書中刻畫了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她以獨自一人的堅強心力去守護和思念著自己的丈夫和女兒。
而今,「我們仨」終於在天上重逢了。
《華氏451》
5
《華氏451》是我2017年讀的第一本反烏托邦小說。現在仍記得初讀時shock到的感覺哈哈,18年一月就又重新拿出來讀讀看。
也曾嘗試為它寫一篇長評,卻刪了又刪,最後還是覺得需要自我閹割一番才能表達的東西違背了心愿,只能打消念頭。
作者雷·布拉德伯里虛擬了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消防員的職責不是滅火,是放火,放火燒書,誰家裡有書,經鄰居或朋友舉報,消防員立刻動身前往「犯人」家中將其書籍全部燒滅。
背後隱含的深意去看《1984》、《美麗新世界》或者是《娛樂至死》都能尋找到同樣的震撼。讀完之後多少會對生活中一些以往習以為常的事有不同的看法。推薦。
? 「拉鏈取代了紐扣,人們清早更衣的時候,就缺少那麼一點兒思考的時間,一段哲思的時刻,然而也是憂鬱的時刻。」
? 「蓋房子不能沒有釘子和木板。要是你不希望房子蓋起來,那就藏起釘子和木板。」
? 「你需要的並不是書,而是書上曾經寫過的一些東西。也是如今的『電視家人』原本可以傳達的東西。」
? 「在基督誕生之前,有一種笨鳥名叫鳳凰,每隔幾百年它就築起一堆柴火自焚。它一定是人類的一等表親。但是每回它自焚之後,又會從灰燼中跳出來,讓自己重生。」
沒有6。
《局外人》、《小婦人》、《給青年詩人的信》不是不喜歡,實在是不知道寫什麼好了......
並不是每本書看完都有想法啊(借口)
想到了再寫,吧。任性~
謝謝看到這裡的人兒。灰常感謝~
?還是不要臉地求個贊,么么噠(*  ̄3)
以上。
END
▲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TAG:bookandsel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