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月二,龍抬頭!這些北京傳統習俗您知道嗎?

二月二,龍抬頭!這些北京傳統習俗您知道嗎?

龍抬頭是每年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龍抬頭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它是中國城鄉的一個傳統節日,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佑保豐收。

二月二,龍抬頭的來歷,有趣兒的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東海龍王生了三個龍子,就缺一個龍女。龍王想,要是再有個公主,兒女雙全,那該有多好啊!王母知道這件事後,就給龍母吃了一顆仙丹,不久,龍母就懷孕了。第二年二月二,龍母果然生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女兒。小公主一天天長大了,對龍宮的生活厭倦了,渴望到人間去尋找真正的幸福。龍母見女兒決心已定。悄悄地把她送出龍宮,還送給她一個錦囊。

龍女依依不捨地告別母親,飛過九十九條河,越過九十九座山,來到了一座大山下,公主四下里望了望,只見遠近土地都乾裂著嘴巴,莊稼都低垂著頭,太陽正火辣辣地烤著大地,不遠處,一個青年在田裡吃力地勞動,公主走過去,問道:「這麼旱的天,你種地會有收穫嗎?」農夫苦笑著說:「有什麼辦法呢?家裡的老母親還靠我養活呢!」龍女很同情他,從錦囊中取出幾粒紅豆,向地里一撒,一會兒,田裡就升起厚厚的濃霧,乾枯的禾苗泛出了綠色。農夫一看趕忙向她行了個禮,說:「仙姑,這兒方圓幾百里都遭了大旱,還請仙姑救一救窮困的百姓。」

龍女非常感動,她想,他真是個好人,一心想著別人。真是我的知音啊!於是,她從錦囊里抓了一把紅豆拋上天,頓時電閃雷鳴,一場大雨酣暢地下了下來。

雨過天晴,山青了,莊稼綠了,人們臉上露出了舒心的微笑。小夥子感激地向姑娘道謝,公主臉上飛起了紅雲,說:「不用謝我,只求我倆百年合好。」小夥子聽了,甜滋滋的把姑娘領回家。

再說公主離開龍宮出走的事被龍王知道後,龍王非常惱怒,還不讓龍母去看女兒。龍母天天想念女兒,每年陰曆二月初二就浮出海面,抬起頭來向女兒離開的方向痛哭一場。她的哭聲變成了雷聲,她的眼淚化作了春雨。

二月二,金豆開花,有趣兒的傳說

相傳,武則天做江山,改國號為大周,自封為大周武皇帝。玉帝大怒,一個女人當了皇帝,統治天下,陰盛陽衰,有失男人的尊然,於是玉帝傳命太白金星告訴四海龍王,三年內不得降雨人間,以示懲戒。當年從立夏到寒露,150多天滴雨未下,大地乾涸,莊稼旱死,許多地方連吃水都非常困難,哀鴻遍野,民不聊生。人們面向東方,朝著大海跪下,請求龍王下場雨,讓人們能夠活下來。眾龍王都不敢違抗玉帝旨意,不敢布雲施雨。種種人間慘象,被掌管天河的玉龍看在眼裡十分不忍,張開巨口,喝足天河之水,私自布雨,解救了天下黎民百姓,但卻招來了玉帝惱怒,將玉龍打入凡間,壓在一座大山之下受苦。

山前還立了一通石碑,上面刻有四句話:「玉龍行雨犯天規,應受人間千秋罪,若想重上凌霄殿,除非金豆開花時。」人們為了拯救龍王,到處找開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這天,人們正在翻曬玉米種子時,突然想到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就這樣家家戶戶崩爆玉米花,並在院子里設案焚香,供上開了花的「金豆」。玉帝一見金豆真的開花了,遂將龍王免罪釋放,讓他重掌風雨大權,不久人間普降春雨、農業豐收。打這以後每年二月初二,老百姓都爆炒玉米花吃,邊吃口裡還唱念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囤滿、小囤流」以企盼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景。

正月剃頭「死舅舅」的傳說

二月二剃頭。因為民俗是正月誰都不理髮,到二月二日在剃頭,為什麼啊?正月剃頭死舅舅。

關於二月二,龍抬頭的傳說還有很多,今天就不一一列舉,但是二月二龍抬頭的很多風俗習慣被人們傳承下來。尤其是傳統食物;北京、天津地區如餃子春餅炸油糕、麵條等。西北、甘肅岷縣等地的炒豆子。淄博地區的面旗子。就是切成菱形的面片,長、寬3-2厘米。將干後的面旗子用白抗土加熱炒制就成炒麵旗。浙江等地的撐腰糕民間流傳的一種糕類小吃。溫州地區的芥菜飯芥菜含有大量的葉綠素及維生素C,經常食用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增強抵抗力,對人的皮膚有好處。故有 "吃了芥菜飯不生疥瘡"的說法。

小編今天就跟您說說「二月二,龍抬頭」老北京諸多的講究和習慣。

二月二理髮,意味著龍抬頭走好運,獲得福星高照

農曆二月二理髮據說能使有紅運當頭,獲得福星高照。在這天家長們都會給孩子理髮,討個好彩頭,給小孩理髮叫「剃龍頭」;因此,理髮店當日的生意往往會比較好。還有這一天出生的男孩大多取名大龍、寶龍、金龍等。

接「姑奶奶」回娘家

為什麼要在「龍抬頭」這天接姑奶奶?據說,按老北京的老禮兒姑奶奶不許見娘家正月的燈,亦不能住娘家。即便正月初二到娘家拜年,也必須趕在張燈前離開娘家,特別是新婚的姑奶奶。而二月二則是過了正月的第一個雙日,於是就把這天定為接姑奶奶的日子。娘家人就來接女兒回去,住上幾天,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長時間,比較勞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剛開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勞犒勞她。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要派一個能說會道的人去接姑奶奶。姑奶奶則神氣活現地挎著紅包袱、穿綠衣服、攜著兒女回娘家。當然,也有例外,假如婆家有事不允,接的人免不了要垂頭喪氣,娘家媽則要哭天抹淚。如童謠所說:「二月二,接寶貝兒;接不來,掉眼淚兒。」

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

屋內屋外打掃衛生

二月二在二十四節氣之一的驚蟄前後,此時各種昆蟲包括毒蟲的活動開始頻繁,為了避免毒蟲的傷害,人們舉行一些含有驅蟲意味的活動。如用棍棒、掃帚或者鞋子敲打梁頭、牆壁、門戶、床炕等,以避蛇蠍、蚰蜒、老鼠等蟲物。老北京風俗,俗話說「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通常還要念吟唱歌謠,如"二月二,龍抬頭,蠍子、蜈蚣不露頭。"各家要在這天驅除害蟲,點著蠟燭,照著房梁和牆壁驅除蠍子、蜈蚣等,這些蟲兒一見亮光就掉下來被消滅掉。

這天婦女忌動針線

習俗還有這天婦女忌動針線,為的是免傷龍的眼睛;太陽出來前不許到井台打水,以免水桶砸傷了龍頭;不磨面,不碾米,不行大車,怕「壓斷了龍腰、龍尾。」這一天婦女停止洗衣服,怕傷了龍皮,等等。

之外,二月二」老北京在美食方面很多的講究,人們喜歡吃以龍命名的食品,比如吃水餃叫吃「龍耳」,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牙」如龍眼、龍鱗、龍鬚等,以此來祈求在新的一年裡順風順水,獲得好的收成。

吃春餅,名曰「吃龍鱗」

農曆二月初二,這一天北京人要吃春餅,名曰「吃龍鱗」。春餅比吃烤鴨的薄餅要大,並且有韌性,因為要卷很多菜吃。昔日,吃春餅時講究到盒子鋪去叫「蘇盤」(又稱盒子菜)。盒子鋪就是醬肉鋪,店家派人送菜到家。北京人的春餅講究有幾樣小菜:涼拌豆芽、攤雞蛋,天福號的醬肘子。

「龍抬頭,吃豬頭」

老北京人嗜好吃豬頭肉,尤其必在二月二這天吃豬頭肉。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時要殺豬宰羊準備年菜,燉豬肉時留下豬頭在二月二這天祭祀佛祖 。

吃 「龍耳」—— 餃子

餃子有的形似元寶,有的形似耳朵,龍抬頭這天吃餃子稱之為「食龍耳」。「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在「龍抬頭」這天,講究吃「肉菜餃子」,即餡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諧音「有財」,寄語新年財源滾滾之意。

吃「食龍膽」—— 炸油糕

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地區,人們有在春龍節這天吃油炸糕的習俗,稱之「食龍膽」。油炸糕色澤金黃,被稱作龍膽是很形象的。做法是把黍子碾成黃米,再把黃米磨成面,即成黃米面,由黃米面做成的黃米糕具有「黃、軟、筋、香」四大特點,吃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素糕」,二是「油炸糕」。

吃「龍鬚面」—— 麵條

北京人喜歡在二月二吃碗「龍鬚面」討個好彩頭。龍鬚面由山東抻面演變而來,因抻出的面細如髮絲,下滾水如銀龍入海,故而得名。相傳明代御膳房裡有位廚師,在立春當日,做了一種細如髮絲的麵條,宛如龍鬚,皇帝胃口大開,龍顏大悅,讚不絕口。從此,這種炸制的細點便成了一種非常時尚的點心。二月二食龍鬚面有「順順溜溜、順心如意」的美好寓意。

驢打滾

在北京,有一種豆面糕,北京清真風味小吃。用蒸熟的黃米(或糯米)揉成團,撒炒熟的黃豆面,再加入赤豆餡心,捲成長條,撒上芝麻桂花白糖食用,由於清代經營食攤現制現售「驢打滾」時,隨制隨撒豆面,猶如郊野毛驢就地打滾粘滿黃土似的,故得此詼諧之名。

二月二在全國各地與「龍抬頭」相關的的活動很多,除上面介紹的活動及食俗之外,還有爆玉米花、吃蠍豆、擊梁驅蟲等,但不論哪種方式,均圍繞美好的龍神信仰而展開,它是人們寄託生存希望的活動,也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2018年二月二龍抬頭日期;3月18日,農曆二月初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清末民初北京完顏家族的兩大鑒藏家
你離一個真正老北京還差多遠?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