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學良曾被唾棄,只因這個決定,改變東北人對他的看法

張學良曾被唾棄,只因這個決定,改變東北人對他的看法

張學良,字漢卿,民國時期奉系軍閥掌權人,少帥。他可以說是民國歷史上頗具傳奇的人物,同時也是飽受爭議。

西安事變,被人唾棄的張學良搖身一變,成為了民族英雄,誠然,為挽救中國的民族存亡,他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失去了50年的人身自由。

但是,張學良的前半生,卻是劣跡斑斑的,甚至有人說,西安事變,不但挽救了中國,也讓他實現了自我救贖,避免遺臭萬年。

大家都知道,張學良是東北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的長子,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權力的第一順位繼承人,所以張作霖也是精心栽培,年紀輕輕,便當上了少將旅長,沒辦法,誰讓老爹是老大呢。

因為過早擁有權勢,生活優裕,所以張大公子便染上了率性而為,不拘禮法的壞毛病。他喜歡女人,還沾染上了毒品,無論在當時還是現在,都是妥妥的敗家子。

而且,張學良讀書不多,優柔寡斷,所以做出的事讓人難以捉摸。蔣介石的北伐軍剛剛進入北方,他卻突然宣布東北易幟,也是讓一些老派奉系將領特別不滿。中原大戰,馮閻李聯合對抗蔣介石,難解難分之際,張學良卻為了個人利益選擇出面調停,相當於在背後給了馮閻一刀。

而「九一八」事變則是他人生的最大的污點,當時的東北軍兵強馬壯,兵力充足,面對2萬多日軍的挑釁,卻不戰而退,拱手相讓。

當年日本人炸死張作霖,這個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張學良卻無動於衷,日本人長驅直入,屠殺軍民,作為地方長官卻只顧個人享受,怎麼不會被人恨之入骨。

1936年,蔣介石前往西安督戰,他是信任張學良,所以並沒有帶軍隊,正是這份信任,導致自己遭遇到這一生最驚魂的一天。

誠然,張學良對國家是有功的,但是他卻是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之人,50年的囚禁生活,是冤案也好,報應也罷,都已煙消雲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講桌 的精彩文章:

建國後是唯一主動請戰的元帥,毛主席為何不肯他去
三國中有三位名將,實力高超,但是死的最憋屈

TAG:歷史小講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