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河舅舅們解放了,困擾了整個正月,明天2月2 龍抬頭!理髮店走起!
明天就是二月二啦,小夥伴們準備好了嗎?時間和金錢,理髮店走起.........
二月二,龍抬頭
大倉滿,小倉流
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
這一天有哪些有趣的習俗呢?
節日起源
傳說此節起源於三皇之首伏羲氏時期。伏羲氏「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二這天,「皇娘送飯,御駕親耕」,自理一畝三分地。後來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紛紛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僅沿襲了這一傳統作法,而且還當作一項重要的國策來實行。於二月初二,舉行重大儀式,讓文武百官都親耕一畝三分地,這便是龍頭節的歷史傳說。
又一說因武則天稱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龍王三年不下雨。龍王不忍生靈塗炭,偷偷降了一場大雨。玉帝得知便將龍王打出天宮,壓於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龍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禱,最後感動了玉皇大帝,於二月初二將龍王釋放,於是便有了「二月二,龍抬頭」之說。
實際上是過去農村水利條件差,農民非常重視春雨,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保佑豐收,從其願望來說是好的,故「龍頭節」流傳至今!
節日習俗
理髮
民間普遍認為在這一天剃頭,會使人紅運當頭。
傳統民間有種說法,曰:正月剃頭(理髮)死舅舅。因此,在春節前無論多忙,人們都要抽出空來理一次髮,然後就要一直等到 「龍抬頭」的日子了。
二月二理髮,俗稱「剃龍頭」,兒童理髮,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髮,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新的一年順順利利。
引錢龍
我國山東等地區過節會用灶煙在地面上畫一條龍,俗稱「引錢龍」。俗信引龍有兩種目的:一是請龍回來,興雲布雨,祈求農業豐收,二是龍為百蟲之神,龍來了,百蟲就躲起來,這對人體健康、農作物生長都是有益的。
在江蘇南通民間有用麵粉製作壽桃、牲畜,蒸熟後插在竹籤上,晚上再插在田間,認為這是供百蟲之神和祭祀祖先的食品,祈求祖先驅趕蟲災,也希望百蟲之神不要危害莊稼。
在晉西北地區,人們盛行「司錢龍」,早上太陽未出山,家家戶戶提一把茶壺,到河邊或井上去汲水。按照這一年幾龍治水的推算,在茶壺內放幾枚銅錢或硬幣。汲水以後,隨走隨傾地灑一條水跡回到家中,將餘下的水與錢全部倒入水缸,錢龍就引回家來了,意喻一年發財。「引錢龍」時特別忌說話,以免驚跑了錢龍。
吃龍鱗
北京民俗食品,一種烙得很薄的麵餅,又稱薄餅。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餅,名曰「咬春」農曆二月初二,是中國古諺所說龍抬頭的日子(「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北京人也要吃春餅,名曰「吃龍鱗」。
吃春餅時,全家圍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餅放在蒸鍋里,隨吃隨拿,為的是吃個熱乎勁兒。若在二月二這一天吃春餅,北京人還講究把出嫁的姑娘接回家。
吃餃子
餃子有的形似元寶,有的形似耳朵,龍抬頭這天吃餃子稱之為「食龍耳」。「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在「龍抬頭」這天,講究吃「肉菜餃子」,即餡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諧音「有財」,寄語新年財源滾滾之意。
吃龍鬚面
北方人喜歡在二月二吃碗「龍鬚面」討個好彩頭。龍鬚面由山東抻面演變而來,因抻出的面細如髮絲,下滾水如銀龍入海,故而得名。相傳明代御膳房裡有位廚師,在立春當日,做了一種細如髮絲的麵條,宛如龍鬚,皇帝胃口大開,龍顏大悅,讚不絕口。從此,這種炸制的細點便成了一種非常時尚的點心。二月二食龍鬚面有「順順溜溜、順心如意」的美好寓意。
接「姑娘」
二月二還有一項重要的習俗就是接「姑娘」,即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兒,故有「二月二,帶姑娘」之說。蘇北人的禮數多,其中正月里「姑娘」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初二到娘家拜了年後也必須當天趕回婆家。但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來接女兒回去,住上幾天,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長時間,比較勞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剛開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勞犒勞她。
在被接回來的日子裡,「姑娘」除了吃喝,就是串門聊天兒,輕鬆而愉快。而城裡人「帶姑娘」則是姑娘、女婿一起帶回來吃一頓豐盛的中飯。此習俗在我國北京及北方大多地區也很流行,不少地區一直沿續至今。
信息來源:網路
TAG:香河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