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被摧毀的人生如何重蓋?

被摧毀的人生如何重蓋?

如果你問我范冰冰有什麼電影能看,我會推薦《觀音山》,這部由李玉執導,讓范冰冰獲得東京電影節影后的作品,這部電影同樣獲得了東京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獎,國內的文藝片發展滯後,沒有成型的文藝片市場,所以《觀音山》依舊不能免俗的為純粹文藝片而犧牲票房,因此整部電影陰暗壓抑的基調下隱藏著急於自我表達又想迎合觀眾的矛盾和糾結。

電影講述了失去兒子的女房東常月琴和丁波、南風、肥皂三個生活邊緣化的年輕人相互碰撞慰藉然後重獲希望的故事。高考過後,四川的一個小縣城裡,三個迷茫的年輕人彷徨中遇見彼此,為愛迷茫的南風,從小生活在一個缺乏愛的家庭,父親酗酒家暴,母親委曲求全,在爭吵聲音中長大的南風高考失利後選擇離開家鄉去酒吧駐唱,遠離家庭紛擾,遇到為前途迷茫的丁波心生情愫;而丁波的母親早年離世,父親的不作為在丁波的心裡埋下叛逆的芥蒂和種子,對於父親再婚的抵觸和對後媽的敵視便是種子發芽成長的結果;為自己迷茫的肥皂生於中產之家,小老闆的兒子,父母忙於生意不管他,雖然富裕卻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中年女人常月琴先後失去了丈夫和兒子,失去意義的人生里靜靜等待死亡的到來;四個人因命運而聚到一起,對彼此的生活都造成了巨大的改變。

提起四川,這個被稱為天府之國的地方,就離不開「鮮活」二字,在我印象中那裡是個人間煙火氣息濃重的地域,四川人,熱情、奔放、火辣、敢想敢做,無不詮釋著生命的鮮活,但盆地多雨的氣候讓整個四川都蒙著一層重重的水汽,灰濛濛的天空正是《觀音山》整部電影畫面的色彩基調,看這樣的電影最容易讓人的心沉靜下來,更真切去感受角色內心的波瀾,

相比那些老人健康、父母成功,孩子快樂的圓滿家庭,四位主人公或多或少都被家庭所拋棄,邊緣化的生活讓他們遠離人生的美好和希望,快樂的日子過後就忘記,苦難摧殘過的生活反而能更深地刻在心上,相比快樂,悲傷更容易被感受到,所以四顆受傷的心在曲折人生中遇到,能輕易地感受到彼此,輕易地接近彼此,輕易地溫暖彼此。重建人生的希望說起來輕而易舉,但真實人生里的實際往往是不了了之。

《觀音山》是一部沉重的電影,沉重到讓人無法大口呼吸,不像其他催淚彈式的電影,電影里的情緒不疾不徐地氤氳,不給你宣洩情感的機會,難忘伊朗作曲家Peyman Yazdanian的配樂,音樂中傳遞出來的肅穆和虛無,恰如其分地把觀眾的情緒托在爆發的臨界點上,最喜歡片中兩段三人搭火車的場景,前一段意氣風發,肆意吼叫,由暗到明,還保留著青春的激昂和鮮活,後一段萎靡不振的三人已經沒了年輕的氣息和風采,有的只是青春的困惑和迷茫,隧道里光影越來越遠,人物湮沒在黑暗中,情緒到此戛然而止,生活的絕望同樣如此,突如其來猝不及防。

片中汶川地震的影像暗含人生的崩塌,重建觀音廟的段落也象徵重建生活的希望,然而希望往往是最可怕的東西,重新燃起的期待一旦落空,人生會隕落地更快更徹底,絕望和希望之間只有一線之隔。一覺醒來,丁波對未來依舊迷惘,南風對愛的期待無疾而終,得過且過的肥皂依舊沒有對人生認真對待。而消失的常月琴,是帶著絕望跳下山崖,還是帶著希望和兒子重逢,無從得知。

倒塌的房子可以重蓋,生命卻無法重來。

苦難讓他們的人生支離破碎,也讓他們更珍惜得之不易的幸福和溫暖,因為人只有在苦難中,才更像是一個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著那些事 的精彩文章:

一個人的命運由何支配?

TAG:名著那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