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識人之術,是科學還是迷信?
《莊子.列禦寇》借孔子之口說明識人之難:「凡人心險于山川,難於知天」。
中國俗語有云,一個成功的人身上至少有十種好的因素。一運二命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養生。這個七相就是一個人的長相。孔夫子識人主要從四個方面,可以概括為:言談,行動,過錯,口碑。
觀察言談孔子說:「不知言,無以知人也」,不懂得分辨別人說的話,就不可能識別一個人。孔子看重那些剛毅堅韌、質樸少言的人,認為「剛、毅、木、訥、近仁」,要求君子應「訥於言而敏於行」 ;反對光說不做,花言巧語的人。認為「巧言令色,鮮矣仁」,並警告說「巧言亂德」。
觀察人的行動孔子說:「君子不以言舉人,亦不以人廢言」,不能簡單地光憑一個人說什麼就做出判斷。「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看一個人,不僅要看他說了什麼話,更要看他做了什麼事。孔子的學生中,子貢有外交才幹,善辯。孔子經常令子貢處理外交事務,而不善言談的顏回則以好學求仁的力行得到孔子的高度評價。
觀察人的過錯是人就不可能不犯錯,但是孔子說:「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從一個人的過失中,可看出他心中仁的份量。另外,一個人對待錯誤的態度也能知其品行:「吾末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觀察一個人的口碑「子貢問日:"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日:"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日:"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孔子強調認識一個人,可以參考他人的評價,但不能簡單聽從人們各種各樣的毀譽。"眾惡之,必查焉;眾好之,必察焉"。
宰予小孔子29歲,能言善辯,指出孔子的「三年之喪」太久,說:「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 因此可改為"一年之喪"。孔子覺得一個孩子小時候接受了父母三年的疼愛,因此,居喪三年是應該的.宰予被孔子認為是"不仁"。另外,宰予"晝寢",被孔子罵作"朽木不可雕,糞土之牆不可圬"。後來,宰予參與叛亂被滅了族.孔子一生以宰予為恥。因而發出了"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孔子另一個學生子路,字仲由,志氣剛強,性格直爽,敢於對孔子提出批評,勇於改正錯誤,深得孔子器重.孔子評價子路"好勇過我,無所取材","不得其死"。周敬王四十年,衛亂,父子爭位,子路為救衛出公,被殺,死時子路大叫"君子死,冠不免"。由此可見孔子識人之明。
TAG:伏羲山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