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建立 故鄉的井繩

王建立 故鄉的井繩

故鄉的井繩

王建立

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一定不是發生在合陽。合陽方言是標準的漢唐官話,把井繩叫作「索」,發音yue(雪)。這種被叫作雪(索)的井繩,粗細長短的比例,猶如少女及腰的長髮,瞧見的一定不會誤以為蛇。即使聯想到蛇,也一定是一字長蛇陣,而不是農夫懷裡那條凍僵的蛇。合陽的井繩讓我最先想到頭髮,是因為它的確很長,雖然沒有「白髮三千丈」那樣的長度,但四十丈是足有的;四十丈,一百三十多米!不濕水兩個小伙踉踉蹌蹌勉強能抬動,但絞完水的濕繩非兩個大力士是抬不起的!

我小時候常見三四個人一起往井房裡收拾絞罷水的井繩。

南永寧西巷的井房,就在我家大門口,把井口也鎖在裡面。所以井繩時常是盤在轆轤上,很少翻動,即使換繩也絕不叫小孩湊熱鬧。平時絞水,我們也是在井房門外遠遠地看一眼,聽轆轤咿咿呀呀地叫喚大半天才提出半桶粘稠的泥水倒在井房門外排隊的桶里。通常要絞三四次才能添滿一擔挑走。

我看見抬井繩的畫面,大多發生在溝東我外家的村子裡。我外家在甘井鎮北伍中村。北伍中的井房不是蓋在井口上邊。井口平時用東西蓋著,絞水的時候才揭開,從飼養室把轆轤和井繩搬出來臨時安裝組合,絞完水再拆下來,送井繩和轆轤到飼養室保管。這個過程,是小夥伴們最興奮的時刻,就像偶爾遇到一個瘸腿,大家都跟在後面學其走路的姿勢。那時不懂事,不知道大人們是多麼艱難和勞累,現在想起來就像看某些小品明星拿殘疾人做噱頭一樣令人生厭。

井繩除了絞水,還用來綁鞦韆。我外爺的家院,當時在村外較遠的地方,是拆掉寺院時留下的僧房。門外是取土留下的一條衚衕,十餘丈深。清明或者中秋,在衚衕一側,用打牆的木椽和其他原木,垛起兩座闕樓,高出兩邊平地丈余,中間用一根粗壯結實的檁條連接,井繩吊到檁條上,多餘的纏在上面,兩頭剛好拴住一塊木板,木板上方綁上紅布條。一架獨一無二的鞦韆誕生了!

這個鞦韆的擺動行程雖然不足以達到孫悟空一個筋斗的距離,但感覺一定比他翻跟斗爽歪歪了!打這樣的鞦韆,讓別人推送,那不是本事;被人點贊的,是兩個男人對面站好,全憑自己蹲下站起的默契,把鞦韆盪起來,越高越受追捧。我舅舅是磚瓦窯端磚斗、提瓦桶的年輕小伙,和他的搭檔能把鞦韆盪得比拴井繩的檁條還高!他是一個內向木訥的人,但方圓沒有不知道他的名字和他的磚瓦。這讓我想到了某些推文,如果達到某種高度了,還用得著每天一推再推嗎?把本事用在寫作本身,比到處推銷自己,更容易成功。

扯遠了。言歸正傳。故鄉的井繩,蘊含了故鄉人生活的變遷。井繩在生活戲劇里唱主角的時候,鄉親們吃水那是多麼艱難。來回搬運井繩,那只是絞水的序幕和尾聲。絞水的正戲從井繩下到井裡才正式開場。兩個精壯的漢子在轆轤兩邊相向站定,雙手握住轆轤把攪動,兩根井繩一上一下,兩個婦女坐在小凳子上輪換「拽索」(空桶下行時才需要而且可行)。絞水是重體力而且危險的活計,聽說曾經有拽索而墜井的婦女,但沒有這個婦女添加的那一點力氣,兩個絞水的壯漢到最後似乎完不成整個過程。除了這四個人,還有一個男勞力站在出水的井口旁等待提桶,這也需要力氣和技巧,更需要安全意識。一般全村或者全組只有一口井,排隊是不可避免的,農業社那時,勞動之餘的大部分時間是用來絞水或者排隊等待絞水。絞水的危險,比起「掏井」那是小巫見大巫。「掏井」就是清理井下的淤泥或者雜物。掏井除了井壁垮落等危險,主要還有窒息缺氧的隱患;據說掏井而發生的悲劇並非孤例。但為了一口泥湯水卻不得冒險和受累。可惜的是,掏井的次數越來越頻繁,井自然越來越深,井繩越來越長,水卻越來越少,甚至乾涸。不得已,機井打到三八零水平以下,井深數百米;即使有這麼長的井繩,轆轤提升也太漫長了,於是改成深水泵汲水,入戶也不用桶擔而變成用油桶改裝的簡易拉水車,後來變成拖拉機牽引的「正式罐車」,再後來變成了自來水管直接入戶,一開龍頭就嘩嘩地流清水。井繩消失了,用井繩綁成的鞦韆架也消失了。用牛或者騾馬犁地那個歲月,村頭偶然還可以看見用撇繩綁成的一兩丈高的鞦韆,後來完全機械化了,撇繩也消失了,鞦韆也只有在門框上綁兩根短繩象徵一下。竊以為這都是井繩不再的過錯。但今年回鄉過年,看村裡春節鬧社火,細細想來,沒有鞦韆不是因為沒有了井繩或者撇繩,而是沒有了盪鞦韆的時間和心勁。鄉親們的生活,正如家裡的飲水,越來越便利、越來越清潔,但似乎又少了些什麼;當然不是絞水的勞累和危險,而是少了對生活本身的某種追求!

【作者簡介】王建立。男。五十五歲。陝西合陽人,現居西安。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愛好文學,筆耕三十年不輟。竊以為:把文學作為事業,那是神聖的事業;把文學當成愛好,那是高雅的愛好!

「合陽供水杯」徵文啟事

總編:金水編輯:周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水文學 的精彩文章:

寫在歲末的絮語
王玉玲 缺水年月

TAG:金水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