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水經.河水注》卷四汾陰脽、瀵(fèn)水、舜都蒲坂、堯城等考略

《水經.河水注》卷四汾陰脽、瀵(fèn)水、舜都蒲坂、堯城等考略

△又南過汾陰縣西。

河水東際汾陰脽,縣古城在脽側。漢高帝六年,封周昌為侯國。《魏土地記》曰:河東郡北八十里有汾陰城,北去汾水三里。城西北隅曰脽邱,上有后土祠。《封禪書》曰:元鼎四年,始立后土祠於汾陰脽邱是也。又有萬歲宮,漢宣帝神爵元年,幸萬歲宮,東濟大河,而神魚舞河矣。昔趙簡子沈欒激於此,曰:吾好聲色,而是子致之;吾好士,六年不進一人;是長吾過而絀吾善。君子以為能譴矣。

汾陰縣,汾陰故城在今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西南榮河鎮廟前村。(2006,山西文物局)

汾陰脽,汾陰脽故址在今萬榮縣廟前村西;按注文「(汾陰)城西北隅曰脽邱」,汾陰脽位於汾陰故城的西北角;是汾河入黃河處的一處土丘,可惜已為黃河所沒。原來的汾陰脽高十餘丈,寬兩里,長四五里,背汾帶河,四面環水,是一塊天然的澤中方丘,傳漢武帝曾於脽上得古鼎二[1]。

汾陰脽被譽為中國最早的風水寶地。據史料記載,早在原始社會,這裡就是軒轅黃帝掃地而祭之所。注文中的后土祠位於「汾陰脽」上。漢武帝即位後把祭祀后土列為國之大事。從元鼎至天漢元年,漢武帝曾八次巡幸汾陰脽祀后土。元鼎元年六月得寶鼎於祠旁,即興作《寶鼎之歌》,並改年號為元鼎。明萬曆年間,由於黃河泛濫,汾陰脽被激流沖刷而塌陷,后土祠擇地遷建。清順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黃河泛濫,后土祠被淹,只留下門殿及秋風樓。到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秋,黃河決口,原后土祠建築已蕩然無存。

現今的后土祠位於今萬榮縣廟前村北的高崖上,是清同治九年榮河知縣戴儒珍所遷建。后土祠現存有山門、井台、獻殿、香亭、正殿、秋風樓、東西五虎配殿等,規模宏偉,構思巧妙。山門與井台組成國內罕見的「品」字戲台,對研究中國古代舞台形制提供了重要例證。萬榮后土祠是全國最大的后土祠且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1996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河水又逕郃陽城東,周威烈王之十八年,魏文侯伐秦,至鄭,還築雒陰、郃陽,即此城也。故有莘邑矣,為太姒之國。《詩》云:在郃之陽,在渭之涘。又曰:纘女維莘,長子維行。謂此也。城北有瀵水,南去二水各數里。其水東逕其城內,東入於河。又於城內側中,有瀵水,東南出城,注於河。城南又有瀵水,東流注於河,水南猶有文母廟,廟前有碑,去城一十五里,水即郃水也。縣取名焉。故應劭曰:在郃水之陽也。

河水又南,瀵水入焉。水出汾陰縣南四十里,西去河三里。平地開源,濆泉上涌,大幾如輪,深則不測,俗呼之為瀵魁。古人壅其流以為陂水,種稻,東西二百步,南北一百餘步,與郃陽瀵水夾河。河中渚上,又有一瀵水,皆潛相通,故呂忱曰:《爾雅》,異出同流為瀵水。其水西南流歷蒲坂(吳本、乾隆山西志輯要卷七引水經注均作「朔板」)西,西流注於河。

郃陽城,故治在今陝西合陽縣洽川鎮莘里村。(《郃陽縣誌》縣東南有莘里[2])

瀵(fèn)水,上述注文涉及幾處瀵水;「水出汾陰縣南四十里,西去河三里」之瀵水(魁),故址在今萬榮縣西南南趙村(今屬臨猗縣)[3]。「郃陽瀵水」則位於陝西合陽縣東王鄉的黃河之濱,在不足100米的地段內,分布著王村瀵、勃池瀵、西鯉瀵、熨斗瀵和小瀵等五個泉眼。《合陽縣誌》說此處之泉「水口如車輪許,噴沸湧出。其深無限,名之曰瀵」。「瀵」原指由地底深處瀵泉水澆灌農作物,有明顯的肥田效果,所以現在人稱此處的泉為「瀵泉」。瀵泉的涌水量較大,流量也穩定,冬夏水溫變化不大,泉水呈碧綠色。瀵泉是地下深部石灰岩層中的岩溶承壓水,在地下流動過程中,溶入了多種常見離子和氮、鉀、磷等肥料元素,用其灌溉,使農田水肥兼有,增產效果顯著[4]。

謝鴻喜認為注文「其水西南流歷蒲坂西」是錯誤的,因為蒲坂今稱蒲州城,在永濟,與瀵泉南北相距95里,瀵泉僅三里流程,故酈氏所說朔板絕非蒲坂…..而南趙村處峨眉台地之下,黃土坡隨處可見,南趙村西有坡板沿河是事實,名之朔板與蒲州西達黃河土坡稱蒲坂相同[5]。

河水又南逕陶城西。舜陶河濱。皇甫士安以為定陶,不在此也。然陶城在蒲坂城北,城即舜所都也,南去歷山不遠,或耕或陶,所在則可,何必定陶方得為陶也?舜之陶也,斯或一焉。孟津有陶河之稱,蓋從此始之。南對蒲津關。汲冢《竹書紀年》:魏襄王七年,秦王來見於薄坂關。四月,越王使公師隅來獻乘舟始罔及舟三百、箭五百萬,犀角、象齒焉。

陶城,學界多認為陶城在山西省永濟市張營鎮黃河岸邊有南陶城村。

蒲津關,按注文所述,本文從謝鴻喜等所論,蒲津關即今永濟縣蒲州老城西二里處,已為河水所湮沒[6]。

蒲坂縣故城,謝鴻喜援引《郡國志》等所載,認為注文所謂的蒲坂城在今永濟縣蒲州故城南二里處。

蒲津渡黃河大鐵牛,攝於2017年4月27日

△又南過蒲坂縣西。

《地理志》曰:縣故蒲也。王莽更名蒲城。應劭曰:秦始皇東巡,見有長坂,故加坂也。孟康曰:晉文公以賂秦,秦人還蒲於魏,魏人喜曰:蒲反矣,故曰蒲反也。薛瓚注《漢書》曰:《秦世家》以垣為蒲反,然則本非蒲也。皇甫謐曰:舜所都也。或言蒲坂,或言平陽,及潘者也。今城中有舜廟。魏秦州刺史治,太和遷都,罷州,置河東郡。郡多流雜,謂之徙民。民有姓劉名墮者,宿擅工釀,采挹河流,醞成芳酎,懸食同枯枝之年,排於桑落之辰,故酒得其名矣。然香醑之色,清白若滫漿焉。別調氛氳,不與佗同。蘭薰麝越,自成馨逸。方土之貢選,最佳酌矣。自王公庶友,牽拂相招者,每云:索郎有顧,思同旅語。索郎,反語為桑落也。更為籍徵之雋句,中書之英談。

舜都之蒲坂,比對相關考古資料筆者以為今蒲州鎮仁和堡新石器時代遺址(採集有廟底溝二期文化及龍山文化三期類型文物,面積約32萬平米[7])極有可能便是當年舜都之蒲坂。(備註:抑或如謝鴻喜等所論[8],如注文所述,陶城與蒲坂兩地都曾做過舜都。)

1038

桑落酒,桑落酒因用桑落泉的泉水釀製,味道獨特,是我國傳統名酒之一。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南北朝時期的大文豪庾信在詩作中曾多次提到桑落酒,留下了諸如:「蒲城桑落酒,灞岸菊花香」、「蒲城桑葉落,灞岸菊花秋」等名句。宋代桑落酒曾被列入御酒。南宋文學家朱弁在《曲洧舊聞》記述:「內中供御酒,蓋用蒲州酒法也。太祖微時至蒲,飲其酒而甘,喜之。即位後,令蒲州進釀酒方,至今不改。」至明代,其酒廣為傳頌,隆慶年間(1570年),馮時化曾將此酒錄於《酒史》里:「桑落酒,河中桑落坊有井,每至桑落時,取其寒暄所得,以井水釀酒甚佳。是也。」可惜的是,清初桑落酒古法已佚。

桑落泉,乾隆《蒲州府志.山川》:桑落泉郡城外東南五里土龜原后土祠下,舊以北魏劉(白)墮桑落酒得名。可惜今泉亦縮,無釀者[9]。

郡南有歷山,謂之歷觀,舜所耕處也。有舜井。媯、汭二水出焉。南曰媯水,北曰汭水。西逕歷山下,上有舜廟。周處《風土記》曰:舊說,舜葬上虞。又記云:耕於歷山,而始寧、剡二縣界上,舜所耕田于山下,多柞樹,吳越之間名柞為櫪,故曰歷山。余案:周處此《志》為不近情,傳疑則可,證實非矣。安可假木異名,附山殊稱,強引大舜,即比寧壤。更為失志記之本體,差實錄之常經矣。歷山媯汭言是,則安於彼乖矣。《尚書》所謂釐降二女於媯汭也。孔安國曰:居媯水之內。王肅曰:媯汭,虞地名。皇甫謐曰:納二女於媯水之汭。馬季長曰:水所入曰汭。然則汭似非水名。而今見有二水,異源同歸,渾流西注入於河。

歷山,約今中條山五老峰一帶之山嶺。

媯水,今稱蒼龍峪水,在永濟市城西南21里處。汭水,今稱蒼龍峪水《漢唐地理書鈔.尚書地記》雲「河東郡青山東,山中有二泉,下南流者為媯水,北流者汭水[10]」

河水南逕雷首山西。山臨大河,北去蒲坂三十里。《尚書》所謂壺口、雷首者也。俗亦謂之堯山。山上有故城,世又曰堯城。闞駰曰:蒲坂,堯都。按《地理志》曰:縣有堯山、首山祠,雷首山在南。事有似而非,非而是,千載眇邈,非所詳耳。

雷首山,在今中條山脈西南端。

堯城,比對相關文普資料,頗疑堯城即今蔡坡遺址。(2006,山西文物局)

又南,涑水注之。水出河北縣雷首山。縣北與蒲坂分山,有夷、齊廟。闞駰《十三州志》曰:山一名獨頭山,夷、齊所隱也。山南有古冢,陵柏蔚然,攢茂邱阜,俗謂之夷、齊墓也。其水西南流,亦曰雷水。《穆天子傳》曰:壬戌,天子至於雷首。犬戎胡觴天子於雷首之阿,乃獻良馬四六,天子使孔牙受之於雷水之干是也。昔趙盾田首山,食祁彌明翳桑之下,即於此也。涑水又西南流注於河,《春秋左傳》謂之涑川者也。俗謂之陽安澗水。

伯夷、叔齊墓,永濟市首陽鄉長旺村附近。現存二冢,各高4米,周長45米。墓之東面原有二賢廟,已毀。現存「採薇歌」、「伯夷頌」碑記兩通和「伯夷叔齊廟碑」等。

涑水亦曰雷水、陽安澗水,今稱安家澗水,發源於山西端上陽村東。涑水流域西候度、河古遺址、伯夷、叔齊墓等,是古迹集中,考古學家十分重視的「河曲」地區[11]。

[1]《水經.汾水注》:水南有長阜,背汾帶河,阜長四五里,廣二里餘,高十丈。汾水歷其陰,西入河,《漢書》謂之汾陰脽,應劭曰:脽,丘類也。汾陰男子公孫祥望氣,寶物之精上見,祥言之於武帝,武帝於水獲寶鼎焉,遷於甘泉宮,改其年曰元鼎,即此處也。

[2]楊守敬、熊會貞:《水經註疏》,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97頁

[3]謝鴻喜:《<水經注>山西資料輯釋》,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21頁。

[4]《中華文化與水》:中華泉文化;陝西省水利廳網站。

[5]謝鴻喜:《<水經注>山西資料輯釋》,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21頁。

[6]謝鴻喜:《<水經注>山西資料輯釋》,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23頁。

[7]山西文物局:《中國文物地圖集.山西卷》(下),中國地圖出版社,2006年,第1038頁

[8]謝鴻喜:《<水經注>山西資料輯釋》,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24頁。

[9]引自李肇《國史補》

[10]謝鴻喜:《<水經注>山西資料輯釋》,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26頁。

[11]謝鴻喜:《<水經注>山西資料輯釋》,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8月,第30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史上非常重情的皇帝,不棄糟糠,為避百姓諱還主動改名字!
漢朝與明朝對比,結果出乎你的意料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