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果昨天的食療沒能解決寶寶的便秘,那再試試推拿吧

如果昨天的食療沒能解決寶寶的便秘,那再試試推拿吧

一、清大腸

操作:

清大腸:自虎口推向指尖為清大腸。

推法:用拇指橈側緣或食、中指螺紋面,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稱為推法。要求向前推動,行於直線不可斜曲。用力輕柔均勻,不可忽快忽慢。

時間:200~500次(3-5分鐘)

作用

調整大腸功能,清腸通便,退肝膽之火。主冶:各種原因引起的便秘。這個推拿手法,操作最方便、效果最好。

二、順時針摩腹:

操作

四指併攏,以臍周為中心,順時針摩腹如下圖,操作時注意室溫別讓孩子著涼。

便秘是一定要順時針,腹瀉時可以逆時針摩腹

作用

消積食,通大便。主治腹脹厭食、便秘

三、下推七節骨:

七節骨位置在第四腰椎至尾椎骨末端成一直線,非常容易找到。

操作:讓小孩子平趴在床上,穴位部位全部暴露,治療前用BB油或凡士林塗抹在七節骨穴位上,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指面稍稍用力自上往下推。每次治療100——300次,一天一次。推七節骨可以達到瀉熱導滯通便的功效。

四、捏脊

操作

讓寶寶俯卧於床上,背部保持平直、放鬆。注意室溫

捏脊的人站在寶寶後方,兩手的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狀。

食指半屈,用雙手食指中節靠拇指的側面,抵在孩子的尾骨處;大拇指與食指相對,向上捏起皮膚,同時向上捻動。兩手交替,沿脊柱兩側自長強穴(肛門後上3~5厘米處)向上邊推邊捏邊放,一直推到大椎穴(頸後平肩的骨突部位),算做捏脊一遍。

第2、3、4遍仍按前法捏脊,但每捏3下需將背部皮膚向上提一次。再重複第一遍的動作兩遍,共6遍。

最後用兩拇指分別自上而下揉按脊柱兩側3~5次。

作用

疏通經絡、調整陰陽、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臟腑功能以及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等作用。在健脾和胃方面的功效尤為突出。主治小兒疳積、消化不良、厭食、腹瀉、嘔吐、便秘、咳喘、夜啼等症。

操作注意事項,很重要!!必須在孩子空腹,或者餐後兩小時左右,或睡前進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寶寶出生時的體重,越接近這個體重越健康越聰明,重了輕了都不好
寶寶缺鋅的癥狀,寶爸寶媽收藏分享了!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