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指甲開花冬日賞樹留不住的時光紅紅火火鬧元宵家鄉的冬天

指甲開花冬日賞樹留不住的時光紅紅火火鬧元宵家鄉的冬天

【藝林隨筆】

以撒漫筆

指甲開花

□朱以撒

乾隆是中國詩人中寫詩數量最多的一位。陸遊曾說自己「六十年來萬首詩」,算得上是很勤快的詩人,卻還是比不上乾隆寫詩的數量。可以看到乾隆是一個勤於寫作的人,所聞所見,雞蟲小事也能引起他作詩之興緻,很敏感,速度又快,以至於到處都可以看到他的詩。宮廷里藏的字畫,那些空白處都可以由他去寫,把它寫滿了。皇帝把天下之物都當作自家的,愛怎麼寫,寫在哪裡都由他去。可是,讓人背一首乾隆的詩,那就茫然無措了。量多,卻少有能讓後人記住的典型,大概就是此類。

一個人能夠長久地書寫不輟,不管寫得好或不好,這樣持守者的行為在書寫史上著實不少,即熱愛書寫,不寫不歡。結果是量非常之多,質卻忽略了。這也是一種人的精神生活,以此為樂,在把筆中享受這個過程。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在長期書寫中悟到一些書理,更上了一層樓,可以言語書寫的境界、格調,固然是書寫之幸。另一些人不能上進,年年重複,以此應對時日,也稱得上一種風雅。就如山中蘭草,生於叢薄荒僻處,人跡無至,卻按時抽枝綻放,並不俯仰於外界的反映來生存的,只是以自身的生長態來決定。人的物質生活有頗多限制,而精神生活卻自由之至,可積思游滄海,冥搜入洞天,行蹤無礙。由於與功利無干,束縛就少,往往做一些在俗常人看來白費氣力而又無實際功用的事,無所圖,無可圖,樂未央。精神生活自由了,儘是逍遙之狀態,卻不可忽略它的提高。無從提高一定有很多原因。外部原因可以歸屬到書寫環境、文獻的限制,或者自身所處的地位、條件的拘囿,內部原因則是個人氣質、秉賦、才氣情性諸般的原因——不是每一個人的精神生活都可以達到某個高度的,儘管有所期待,未必如願,只是通過不輟之寫,以求深入和提高。寫舊體詩的老詩人有門第低微、蓬門繩樞之子,詩寫了許多,絕大多數不曾發表——詩歌的狂熱時代已經過去,更何況是舊體詩。於是自己掏錢,找個印刷廠,印上數百冊,淡素平常,凡遇人送上一本,實則沒有幾個人有耐心讀上十首。水平一般,只是熱愛書寫。今宵殘雨打芭蕉,夤夜醒來聽得花落,都會躺在床上賦它一首。個人的喜好是可以很功利的,也可以很不功利的,就如同一位書手,每日必書,晨夕為之而未敢一刻相忘,喜好就成一種慣性了,控制不了,也不須控制,一直隨慣性下去。如果一個人缺乏慣性,書寫就持續不了,荒疏轉為荒廢。往往是那些能長久持守書寫之人,以生活日常化應對,不能捨棄。清人包世臣稱鄧石如「每日昧爽起,研墨盈盤,至夜分墨盡,寒暑不輟」;清人王昶稱梁同書「年逾八秩,而明燈矮紙,猶能用筆,人謂唐歐陽信本、明文衡山之比也」,都不把書寫當成雕蟲小技輕慢,而一以貫之。有一個現象是耐人尋味的——一個時代最有才華的那些文人,總是命途多艱壽命不永,他們早早辭世了,不能再作錦繡文章,不能再做這個文壇、書壇的先驅。而一些不可與之相比的非常一般的書寫者卻還活得好好的,他們也在不停地寫,只是怎麼寫也永遠達不到一流。他們成了那個時代的代表,後來人要考證一些舊日疑問,當然要找他或者她,由他或她以見證者身份自任說去。他們寫的一些文章即便不佳,也誰都爭著要刊登。想一想,我寫故我在,對於寫得精彩和寫得平庸的人來說,只要一直寫,都體現了一種向前走的力量——一個文人如此,也不枉為文之人。

趙孟頫、文徵明都是不輟書寫的典範,書作眾多過於常人,精品也多。一個人能在書寫中不斷遞進,也就不只是指腕的熟練,而是精神在向上提升,說明內在是鮮活的、生機無限的。有的書家甚至於晚年得以蛻變,變成新法,那更是老樹新花,在在可觀。這就是常年書寫以至於終結時刻結出的不同凡俗之果,能不神往哉!

正是一個人持續的書寫,使情性有所寄寓,有所託附。有一種說法是很浪漫的——寫到指甲開花的時候就看到神的微笑了。聊復自遣,書寫可視為最佳的形式。

冬日賞樹

□李職賢

冬天,我欣賞冬樹的英姿,在綽約多姿的冬樹面前,再賞心悅目的雪、再懾人魂魄的霜、再美艷動人的迎春花也只是陪襯。

隆冬時節,無論大路邊的桉樹、梧桐樹或柳樹,還是高崗上的松樹、杉樹或槐樹雖然失卻了盛夏時節的蘢蔥,然而傲骨錚錚、不媚不俗,不向霜雪低頭、不向朔風折腰,兀自挺立著,不言不語、不卑不亢,像傳說中的謙謙君子,鋼鐵一般的枝幹撐起執念如鐵,冥冥中等候著第一聲春雷、第一場春雨。

冬樹不像獻媚於人前且壽命短暫的應節花卉,它們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沒有迎春花的俏嬌艷麗,也沒有菊花的馥郁芬芳,但它們代表恬靜和樸素,寓意堅貞、象徵頑強。它們立足現在,生命的汁液在體內奔騰不息,地表之下,發達的莖須從不曾停止生長,朝著防沙固土、繁衍後代的宏偉目標挺進,挺進。它們著眼未來,立志長成天地之間最大的盆景,到春天盡情吐露獨樹一幟的芳菲,到夏日盛情綻放滿眼的綠色,到秋季為天下蒼生獻上一場璀璨奪目的金黃,然後到來年的冬天,站成內斂睿智的思考者。

冬天的樹,如畫家筆下的水墨丹青,有著別樣的美,一枝一葉總關情,每棵樹都自成一景。以擅畫老樹著稱的吳冠中曾經這樣禮讚冬樹:「冬天的樹,赤裸著身軀,更見體態魁梧或綽約多姿之美。」它們有的早已落光了葉子,光禿禿的枝椏,酷似一個個形態各異的英文字母,更多的像一枝枝箭矢對準天空,粗壯的樹榦好像巨人揮向天空的鐵臂,整體像一個個用鐵水澆鑄的千姿百態的雕塑,給人一種陽剛之美。一些常綠喬木,依舊枝葉婆娑,然而葉片大多顏色偏黃,朔風吹過,一片片落葉如致敬嚴冬的獎章,四下里飛揚,在母樹的莖部積聚了厚厚的一層,只待零落成泥,化作反哺母樹的絕佳禮品。

一場嚴霜或大雪,給冬樹披上錦衣玉袍,每一根枝條都彷彿用水晶做的,每一片樹葉都閃爍著晶瑩剔透的光芒,整棵樹粉裝玉砌,吸引著天下蒼生情不自禁地為它們行注目禮。即使在冬夜,冬樹仍然魅力四射,有了如夢似幻的星光的輝映,岸列於路邊或山間的冬樹披著夢的輕紗,虯枝更顯剛勁,殘葉更顯綽約。此刻,它們是天底下的巨人,人人須仰視才見。有月亮的夜晚,冬樹更加美麗不可方物,全身上下透出說不出的韻味,瑩白的月色把它們裝扮成冷美人,令人視之,恨不得化身為樹,與之相依相伴……

冬日看樹,可以看出別樣人生——掉光葉子的冬樹,像耄耋之年滿腹經綸的智者,既有飽經滄桑之後的泰然和釋然,又有洞明世事之餘的豁達與樂觀;繁葉猶在的冬樹,像處於事業低谷的雄心勃勃的弄潮兒,既有堅信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自信執著,又有直掛雲帆濟滄海的雄心壯志。

冬日看樹,解讀樹木有別於其他季節的內涵和壯美,豈非人生一大樂事?

閑人閑話

留不住的時光

□陶相傑

人活著需要一點情趣,否則必是行屍走肉,腐朽不堪。

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鮑勃·迪倫因事缺席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其摯友、有著「朋克搖滾桂冠詩人」稱號的帕蒂·史密斯代為領獎,並演唱了鮑勃·迪倫的經典名曲《暴雨將至》。演唱中她雖一度忘詞,但卻讓觀眾看到了她的真誠,她說:「對不起,我太緊張了,我們可以重新來過這段嗎?」台下掌聲雷動。這則佳話讓我們感動於70歲的老者始終如一的真誠。而在我們周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細枝末節的瑣事,依舊也會不時地感動著我們。

對於藝術品收藏,能夠給人帶來一種擁有的滿足感,也算是人類獲得幸福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回想京城一位趙先生幾十年前收的「破爛」,現如今,其中一幅聞立鵬的油畫賣了300多萬元,周思聰的畫稿賣了500萬元,《半夜雞叫》連環畫稿賣了250萬。原來只花2000多元買的一堆「破爛」,十年後竟拍了2000多萬元。這成為當年秋拍最為引人注目的事件。趙先生走街串巷,給他帶來較大利益的是中央美術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人民美術出版社等單位當做垃圾扔掉的檔案資料。另外,其他機關單位拋棄的書畫也是他收購的重點。其中涉及徐悲鴻、齊白石等大師的作品,經過他手的古今中外名人資料不計其數,這給了有較強商品意識的「破爛之王」一個較大的利益區間。活脫脫地演繹出現實版本哈佛商學院的經典教學案例。正如村上春樹在《當我跑步的時候我在想什麼》里說的,任何事情,做著做著它的意義就出現了。換一種角度解讀,收藏對我們來說更是一種執著的理想,也是一種生活的方式。

當我們正在為生活疲於奔命時,生活已離我們而去。想當年變史新銳孫逸仙還沒名滿天下就到處拉贊助、拜碼頭的時候,他的態度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歷史容易被主觀略去細節,留給人們一個浮泛的模糊印象,而真實的生命卻存在於實實在在的點滴當中。從離亂時代走過來的老畫家們,各有各的悲苦:吳昌碩當過難民,齊白石做過木匠,黃賓虹鬧過革命,傅抱石、潘天壽、賴少其與石魯都在「文革」中受到不同的摧殘……星光燦爛的背後,這些老先生都是真實的、不平凡的平凡人。時間的普遍規律是流逝,而不在乎細節的變化。

我們跟傳統文化的親密接觸是多維度的,而不是墨守成規。筆精墨妙、真力瀰漫,而屢遭爭議的《美人圖》,和朱新建高調宣稱自己「裝流氓」,成了近三十年來中國畫壇乃至社會風雲變幻的一個註腳。活色生香,只因生命太短,還是找些自己喜歡吃的,多吃一些,找些好玩的,多玩一會。你揮霍的時間都不能算作是浪費,在遠離塵世的空間,這也許就是我們品質生活的終極意義所在。所以特別羨慕法國瑪格麗特·杜拉斯,她老的時候說過一句話:「一輩子的時間,讓我學會了怎麼浪費時光。」

紅紅火火鬧元宵

□劉小兵

「初一的龍,十五的燈」,說的是過年時節人們對民俗活動的嚮往和期盼。記得小時候初一的晚上,跟著舞龍的隊伍在村口耍玩好一陣後,每到散場之際,總會聽到大人們操著期待的口吻說:「別急,熱鬧還在後面吶,十五再來看燈吧!」

記憶中,正月十五的夜晚,是被紅色包圍的。村裡的龍要耍到半夜,俗稱「收龍」。這天,一待夜幕降臨,家家戶戶都亮起了燈,條件好的,屋裡屋外都掛著燈籠,甚是好看,條件差些的,也要扯亮屋內所有的電燈。大人們說,這天燈越亮、越紅,越代表一家人來年日子紅紅火火。於是,家家戶戶都不甘示弱,比著看誰家的燈最亮、最紅。這時從村頭放眼望去,滿山滿坡都是紅色,照得人們的臉都是亮堂堂的。

在這種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優美氛圍下,村裡的龍火急火燎地登場了,鏗鏘的鑼鼓聲中,龍揚著兩根捲曲的長須,瞪著一雙溜圓的大眼,張著寬寬的大嘴,興高采烈地舞動起來,龍頭牽著滿是鱗片的龍身,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夜幕中不時划出一道道紅色的弧線。這時,最開心的是我們這幫孩子,叫著吼著,跟著舞龍的隊伍走東家串西家,分享著各家分發的糖果、糍粑、五香丸子、花生等美味。後來,隨著生活條件的日益改善,村裡在村口修了戲台,每到元宵節這天,大紅的燈籠就會掛滿整個戲台。吃罷晚飯,一家老小都急著往村口趕,晚上,除了舞龍外,還增設了大家喜聞樂見的節目,如地方戲和農民們自編自導的小品。高亢的唱腔、幽默滑稽的動作,於唱念做打間,透著股濃濃的鄉土氣息。一排排鮮紅的燈籠下,人們或坐或立,伸長脖頸,聚精會神地看著演出,開心地笑著,熱情地比劃著。鎖吶聲聲、鑼鼓喧天、琴聲悠揚、笛聲婉轉,把人們的心情撩撥得一漾一漾的,幸福溢滿了人們的胸膛。沉浸在火紅的歡騰世界裡,一個美好而難忘的元宵節之夜就這樣輕鬆愉快地度過了。這一夜,年味被渲染得格外濃烈而誘人。

又一個元宵節不期而至,如今,久居城市高樓大廈的我,已多年沒看到故鄉的龍燈了。但當年歡度元宵節時的那份熱鬧和溫馨,依然鮮活在心裡……

家鄉的冬天

□汪翔

家鄉的冬天寧靜樸素得像一幅素描畫。

家鄉冬天的霧輕盈、飄逸,有時濃如雲團,有時薄如蟬翼。等太陽爬上半空,霧就躲起來了,不見了蹤影,天地呈現出一望無際的遼闊景象。寶石河溝里的蘆葦,在陽光下舞動著白色的花絮,鳳盪坡松樹的針葉上凝著一層厚厚的白霜,像是一樹潔白的秋菊,而曠野的小草掛著幾點霜粒,幸福、安靜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

冬天的北山靜默無語。沒有繁花似錦,沒有深深淺淺的草葉,山路像幾條迂迴的緞帶,在林子里穿來穿去。許多不知名雜木的葉子已經落盡,只留下光禿禿的枝丫。陽光從斑駁的枝杈上簌簌飄落,佇立枝條下,可以清晰地看到樹的表皮上布滿智慧的皺紋,軀幹上刻滿故事的疊痕,枝條上閃爍著堅毅的光暈,寒冷的冬日把它們雕刻成一句句剛勁的格言。銀杏樹上,還掛著少許金黃的葉子,每一次風過,樹上的葉子竊竊私語,如蝴蝶扇動著翅膀,發出瑟瑟的聲響。偶爾有幾片葉子的言語被風聽到,一不小心,幾片發黃的葉兒依依不捨地從樹間劃落,就像一組意象從詩歌中飄落。在這個冬天,這些葉子經過歲月的浸染,完成了它們一生的使命。葉落歸根,在下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裡依然能聽到它們在樹枝間吟唱著春的詩歌。那些葉子枯萎了的灌木叢,鳥兒在呢喃,嘰嘰喳喳,更添山之靜幽。石隙中湧出的涓涓細流,叮咚叮咚,形成溪流,時有枯木橫跨溪流之上,那水好清,清到讓人不忍心驚動,卻又讓你有一種置身其中的衝動。偶有怪石當道,溪流便輕快地撞去,然後快樂地碎開,留下珠玉般的美麗,再快樂地沖向下一塊巨石。

村口的泉下湖近岸處覆蓋著一層薄冰,遠遠望去,恰似一塊做工粗糙的鏡面。幾個頑皮的小朋友,撿起幾塊鵝卵石片,一邊吹著口哨,一邊貼著鏡面儘力擲出去,石片在鏡面上快速滑行,一直滑向鏡面邊緣,在水面啪、啪、啪連跳幾下沒入水中,濺起一連串水花,引得圍觀的小朋友歡呼雀躍。傍晚時分,顏色像鹹蛋黃般的夕陽在遠處山峰中徐徐下沉,湖面冰層已經完全融化。沿著泉下湖散步,在一陣風後,水面皺起眉頭,波光粼粼。波浪織出的細紋,彷彿仁慈長者的手在撫慰著細軟的湖灘,溫藍如玉般的湖水緩緩地流著,湖邊橫斜著幾隻小舟,隱隱約約有幾點漁火在閃耀。幾尾青色的草魚和鯉魚,遊盪在岸邊,好像覓食,又像是在淺淺的水面享受夕陽的溫暖。這時,夕陽、魚、小舟、波光粼粼的水面,就是一幅極美的畫。

雪是冬天素描畫的主角。雪花像潔白的羽毛,像飄舞的梨花,毛茸茸、亮晶晶、蓬鬆松,在空中翻轉、嬉戲、追逐,雪花舞蹈把天空印染成美麗的窗紙。雪仙子盡情地揮舞著衣袖,慢慢地,天地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純潔得像一隻凈界里的白天鵝。雪後初晴,灌木叢成了潔白的珊瑚叢,松樹和柏樹堆滿了雪球,楊樹、柳樹樹枝上掛滿了銀條,繪成俏麗的連拱和五光十色的水晶花彩,冰雪覆蓋的石頭、土丘呈現種類不一的獸形物象,彷彿從神話故事中跳出來似的。雪與冰、陽光與植物,交錯輝映著動與靜的光影,顏色與壯觀的畫卷。冰雪演繹的是一則幽雅恬靜的童話。

家鄉的冬天像一首優雅的古典音樂,在靜靜地訴說,猶如那湖面泛起的點點陽光,又似枝頭掛滿的音符。在靜靜地流淌中,沉澱出心底那份沉靜和純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指甲 的精彩文章:

古代后妃戴「指甲套」不只是因為好看?網友:原來還有這種操作?
一定要知道,指甲上的這樣的橫豎紋,是身體在向你求救!

TAG:指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