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不順利的境況下,能夠做到不發怒是一種生活智慧。煩惱——是用自己的過失折磨自己;憂慮——是用虛擬的風險驚嚇自己;發怒——是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德國古典哲學家康德說過:「發怒,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關於這個話題,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

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時候,有一個婆羅門突然闖進來,因為同族的人都出家到佛陀這來。

令他很不滿。

佛陀默默地聽他的無理胡罵之後,等他稍微安靜時,向他說:「婆羅門啊,你的家偶爾也有訪客吧!」

「當然有,你何必問此!」

「婆羅門啊,那個時候,偶爾你也會款待客人吧?」

「那是當然的了!」

「婆羅門啊,假如那個時候,訪客不接受你的款待,那麼,這些菜肴應該歸於誰呢?」

「要是他不吃的話,那些菜肴只好再歸於我!」

佛陀看著他,又說到「婆羅門啊,你今天在我的面前說了很多壞話,但是我並不接受它,所以

你的無理胡罵,那是歸於你的!婆羅門,如果我被謾罵,而再以惡語相向時,就有如主客一起用餐一樣,因此我不接受這個菜肴。」

然後,佛陀為他說了以下的偈:「對憤怒的人,以憤怒還牙,是一件不應該的事。對憤怒的人,不以憤怒還牙的人,將可得到兩個勝利:知道他人的憤怒,而以正念鎮靜自己的人,不但能勝於自己,也能剩於他人。」

婆羅門經過這番教誨,出家佛陀門下,成為阿羅漢。

別人做錯事→惹你生氣→別人不一定因為你生氣而內疚或者改正錯誤→你更生氣→你心情會不好→嚴重點會氣得吃不下睡不著→甚至會氣出病來。

憤怒是行動的毒藥,管不住我們內心的憤怒,就會做出讓我們懊悔終生的決定。

《三國演義》中,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圍襄樊,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後來曹操派徐晃前來增援,這時,東吳呂蒙又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兵敗被殺。

關羽殉難,劉備悲憤之下失去了理智,諸葛亮自始至終就極力反對劉備東征,東征之前諸葛亮曾苦苦相勸,但劉備卻不聽,一意孤行盡起大軍攻打東吳,致使蜀軍被火燒連營八百餘里,大敗而歸,從此蜀國的基業開始走上了下坡路。

陳圓圓是明末名滿天下的「秦淮八艷」之一,一出道便被名士爭相攀求,一時名氣蓋過溫婉可人的董小宛。後被吳三桂納為妾。

1644年,崇禎自縊身亡,京城失陷,吳三桂親率所部進京謁見新皇帝李自成。途中聽聞大順軍在北京捉拿大批勛貴高官,他父親吳襄也在其中。然而,更讓他憤怒的是,他的愛妾陳圓圓也被搶走了。吳三桂勃然大怒,厲聲喊到:「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見人也?」當即揮師返回山海關,降而復叛,上演了一幕絕世的「衝冠一怒為紅顏」,引清兵入關,導致落後民族掌握了政權,中國歷史大倒退。他自己後來也為清政府所殺。

生氣,是人類最愚蠢的一種行為。心理學認為,生氣,是一種不良情緒,是消極的心境,它會使人悶悶不樂,低沉陰鬱,還會讓人產生過激行為,從而導致無法挽回的嚴重後果。

古時候有一個人,他一生氣就跑回家去,然後繞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

後來他的房子越來越大,土地越來越多。而每當他生氣時,他仍然還是要繞著房子和土地跑圈子。直到老了,依然是這樣。

有一次,他的孫子問:「爺爺,你為什麼一生氣時就繞房子和土地跑呀?」

這人回答說:「年輕時,我一和人吵架、爭論,生氣時,我就繞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我邊跑邊想,自己的房子那麼小,土地那麼少,哪有時間和精力去跟別人生氣呢?一想到這,我的氣就消了,也就有更多的時間工作和學習了。」

孫子又問:「爺爺,成了富人後,您為什麼還要繞著房子和土地跑呢?」這人說道:「成為富人之後,邊跑我就邊想,房子那麼大,土地那麼多,又何必和人計較呢?一想到這,我的氣也消了。」

生氣,除了傷害自己以外,沒有任何用處。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為什麼要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呢?學會合理管理自己的情緒,科學控制自己的憤怒,你會發現,生活,其實比你想像中的要美好很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閑暇閱讀時間 的精彩文章:

學會拒絕,學會說不
做一個說話做事讓人舒服的人

TAG:閑暇閱讀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