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給人類留下的兩大遺產,除了宇宙學理論,第二個少人提及
霍金給人類留下的兩大遺產,除了宇宙學理論,第二個少人提及
3月14日,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離世,享年76歲。在他去世的那幾天,全世界包括中國的網路,都被這個偉大的名字壓得調整了重心。
人們對霍金名字的了解,要比他的宇宙學理論容易得多。
斯蒂芬·霍金生於1942年1月8日,當天是現代科學之父伽利略逝世300周年忌日。在1963年21歲時,確診患上俗稱漸凍人症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原以為無法活過24歲,但他得以突破死神限制,多活了半個世紀,還在黑洞和宇宙研究方面留下重要的科學遺產,將殘而不廢的精神發揮到極致。
眾所周知,1970年代初,他與數學家彭羅斯建立彭羅斯—霍金奇點定理,認為宇宙起源於一個奇點,這是他工作生涯的首個重大突破。後來他重點研究黑洞,將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結合起來,建立了自成一派的宇宙學理論。
霍金對於物理學的貢獻,被認為與牛頓和愛因斯坦齊名。他的成就無需諾貝爾獎來肯定,因為他的研究最終能否證偽,已超出了當代物理學的技術能力。
霍金除了留下重要的物理學知識,更重要的是,他還為殘而不廢做了最好的榜樣。在1970年代至1980年代,他的病情逐漸惡化,但在此期間發表了許多有關宇宙學和黑洞的論文。他喜歡被人當正常人看待,即使後來坐輪椅,也不失風趣和幽默。除了科研,他積极參与公益活動,關注許多國際問題,進行科普工作。雖然形體萎縮,但在人們心目中留下巨人的形象。
然而,人們往往只注意到霍金對於宇宙學研究的貢獻,那就是他的宇宙學理論(他認為宇宙開始於一個奇點)。但是對於他在科學原理上的貢獻,卻少有提及。他更加重要的貢獻,應該是進一步實證了科學起源於童話這個原理。
霍金依靠自己不可抵觸的形象,使人們對於超越人類自己理解能力的理論,免於被根深蒂固的傳統和科學獨裁所扼殺。關於這一點,人類有著深刻的教訓,科學的進程並非一帆風順,科學家甚或並沒有完全免於遭受迫害。如果沒有霍金形象的支撐,那些偉大的理論也許被當成天方夜譚遭人恥笑,那些理論的研究者也許會被當成精神病關起來。
人類的統治者對於顛覆自己認知能力的科學從來都是恐懼的。正因為有霍金這個不可抵觸的形象,才堅定了人們對宇宙學領域科學創新的支持。試想,如果是一個普通人,提出這個奇點理論,有誰願意聽呢,他又將遭到怎樣的嘲弄甚至迫害。因為,科學與霸權和獨裁從來就不是合作關係。
TAG:臨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