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父母分5個層次,你屬於哪一層?父母們都來對照一下吧

父母分5個層次,你屬於哪一層?父母們都來對照一下吧

父母分5個層次,你屬於哪一層?父母們都來對照一下吧

父母分5個層次,你屬於哪一層?父母們都來對照一下吧

父母分5個層次,你屬於哪一層?父母們都來對照一下吧

可能孩子出生時各周圍的小朋友各方面都差不多,但為什麼越長大差別卻越大呢?

除了一些客觀的條件無法改變外,其實孩子的成長和父母的家庭教育是息息相關的。人民日報曾刊登過一篇文章《教育改革要從家庭教育開始》,其中將父母的家庭教育分為五個層次,我看後覺得很有道理。具體分為哪五個層次,我現在就分享給大家,父母們可以自行對照一下自己現在屬於哪個層次!

第一層次:捨得給孩子花錢

現代家庭生活水平高了,很多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上很捨得花錢,除了為孩子提供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以外,基本是對孩子有求必應,孩子想要什麼,家長就給買什麼。

家裡條件沒那麼好的,也不惜竭盡全力、舉家欠債也要為孩子買學區房,暑假花3萬塊給孩子報補習班,總覺得不能虧欠孩子。同時也是出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想通過這些外在的條件來輔助孩子獲得更好的學習條件。

但是也有不少家長感到困惑,自己天天忙著工作給孩子賺錢、周末也會親自送孩子去輔導班,但是孩子跟自己一點也不親近。

父母為孩子提供必需的物質生活是應該的,但是僅僅付出金錢來滿足孩子低層次的需求是遠遠不夠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參與和陪伴是至關重要的。

父母分5個層次,你屬於哪一層?父母們都來對照一下吧

第二層次:捨得為孩子花時間

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也一樣。「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愛是相互的,不只是金錢上的投入,而應該是大量時間和精力投入下的用心陪伴。

指導君想起曾經看過的一個故事:

一位爸爸下班回到家已經很晚了,他身體疲憊、心情也不好。這時,他發現自己5歲的孩子正靠在門邊等他。

「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爸,你一個小時賺多少錢?」兒子問。這位父親覺得莫名其妙,訓斥兒子:「這與你無關,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

在兒子的懇求下,他告訴兒子自己一個小時賺20美元。兒子聽了以後沮喪地低下了頭,又猶豫地提出要跟他借10美元。這位爸爸頓時很惱火,覺得兒子在無理取鬧。

兒子被凶了以後默默回到了自己的房間,爸爸冷靜下來後覺得不應該對兒子太粗暴,於是就到兒子的房間道歉並給了他10美元。兒子拿到錢以後歡呼雀躍,又從自己的枕頭底下拿出一些皺皺的鈔票,數好放到爸爸的手裡:「爸,這是20美元,我想買你一個小時的時間,明天請早點回家,我想和你一起玩。」

每個家長都很忙,忙著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物質條件。錢是賺不完的,工作也是做不完的,但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捨得為孩子花點時間,與孩子共同享受成長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別把自己當成家庭教育的局外人。

父母分5個層次,你屬於哪一層?父母們都來對照一下吧

第三層次:開始思考教育的目標問題

什麼是教育的目標,可能很多家長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舉個例子,

你想培養孩子具有的品質:善良、正直、勇敢、誠實、自信;

你想讓孩子成為有出息,有前途的人:上重點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找好工作、有幸福的人生;

這些就是目標。家長根據這些目標採取的一系列行動,就是完成教育目標的過程。

但事實上,很多人對教育孩子沒有具體的目標規劃,想一出是一出,也不管孩子願不願意。

就像前一段時間看到的那個新聞,一個媽媽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口氣給年僅兩歲半的孩子報了5個培訓班。結果給孩子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成為孩子斑禿的「罪魁禍首」。(壓力是一道坎,優秀學生卻能在壓力下高效學習,怎麼做到的?)

孩子不感興趣,學這麼多的意義何在?與其畫個好大的圓,將來無法填滿,不如腳踏實地,完成每一個可行的小目標。前提是,這些目標的設立必須是和孩子一起規劃的。

第四層次:為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

列夫托爾斯泰說:「教育孩子的實質在於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則是父母影響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

因為父母最容易成為孩子學習、模仿的對象,所以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言傳身教。

如果想讓孩子成為一個誠實正直的人,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就要以身作則,不要哄騙式教育;

如果想讓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家長就要在孩子面前放下手機、遠離電腦,帶孩子捧起書進入閱讀的世界。

同時,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家長不只是根據經驗教育,而是對教育方法、教育技巧、孩子心理健康等方面都有著迫切的需求。通過不斷提升和完善自己,讓家庭教育的方式更加合理,讓孩子的成長少走一些彎路。這,就是言傳身教正確的打開方式吧。

父母分5個層次,你屬於哪一層?父母們都來對照一下吧

第五層次:鼓勵和支持孩子成為最好、最真實的自己

為人父母,最高層次就是在別人都不在意、不看好自家孩子的時候,給他懷抱、溫暖,支持、鼓勵孩子去發揮。因為,父母就是他堅強的後盾。

孩子一出生,面對的就是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不斷探索世界的過程,會害怕、會犯錯、會退縮、會受到質疑......這個時候,父母採取何種反應,對孩子的影響是不一樣的。

而現實中,很多家長是怎麼做的呢?

「再哭就不要你了,丟人!」

「你怎麼不學學人家!」

「哎呀,我怎麼生出你這麼笨的孩子!」

……

其實,父母的鼓勵和支持是孩子堅持走下去的強心劑,是孩子奮勇向前的力量源泉,孩子走到哪裡都不會有孤獨無助之感。希望每位父母都能達到最高層次,有最幸福的家庭。

父母分5個層次,你屬於哪一層?父母們都來對照一下吧

家長們,你在哪個層次?問問自己:除了為孩子花錢,你願意為孩子花時間嗎?你會與孩子同步學習伴隨孩子成長嗎?你有在更高層面上思考教育、思考孩子的人生規劃嗎?你在孩子成長教育過程中真的足夠耐心、足夠堅持了嗎?

▼經典案例 令人深思▼

父母分5個層次,你屬於哪一層?父母們都來對照一下吧

【霧滿攔江專欄】

父母有五層:打斷女兒尾巴骨的父母,在第幾層?

原創作者|霧滿攔江

本文選自微信公眾號「霧滿攔江(ID:lwwuwuwu)」,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

(01)

最近網路上反智之風盛行。

起因是個女孩的尾巴骨,被打斷了。

事發一個完美之家,兒女雙全。兒子16歲,女兒14歲。

兒子還好,品學兼優。女兒打開始也品學兼優,忽如一夜春風來,這丫頭叛逆了。

14歲的女兒,愛上初三的一個男生。

老師約談雙方家長,最終達成開明的共識:不暴力干涉,但絕不允許孩子逾越底線,不可因此影響學習。

孩子置若罔聞,學習成績從前10名,飆落到倒數第6名。

再跟女兒談話,女兒卻是有備而來,小母雞嚼玻璃,一口明瓷(名詞),要求父母尊重人權,遵從自由精神。爹媽完全說不過她,只能翻白眼。

接下來,女兒放學回家,途中失蹤。

(02)

女兒入夜不歸,父母慌了神,四處尋找。

最後在一家酒店,成功的堵住女兒,和她的小男友。

把女兒帶回了家。

母親想息事寧人,但父親氣不過,怒罵女兒不知廉恥,不愛惜自己。把女兒揪過來,打了一個耳光。

女兒狂怒,把書本砸向親爹的臉。

親爹轉身出去,再回來手拿冰球杆。

反鎖上門,哐哐哐,嗷嗷嗷……14歲的女兒,發出驚天動地的慘嗥聲。

媽媽害怕出事,帶著兒子用力撞門。撞不開,找來個鎚子砸門,總算把門砸開了。

——女兒已經趴在地上動不了,後背、腿上全是傷。一動就疼,站起來也動不了,去醫院一看,嘿,尾巴骨骨折。

整個事件,大概就是這麼個情形。

(03)

此事,被母親發布在網上。

頓時一片喧囂。

基本上的觀點,都是支持父親。

一迭聲的打打打。

有跟貼說:如果不打醒女兒,終身難以泯滅的痛苦,會像烙印刻在她的身上。

還有跟貼說:老祖宗說棍棒底下出孝子,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有些小兔崽子言傳身教沒有用,就是欠揍。妥妥滴揍一頓,讓她記住比什麼都強!14歲就敢夜不歸宿,跟老爸動手,該打!

許多人現身說法,列舉的事例分兩種:

一是身邊的人,因為中學時陷入早戀,放棄讀書,最終人生一片灰暗。

二是以自己為例,本來陷入早戀,踏上灰暗人生,幸虧爹媽果斷,一頓往死里削,終於幡然醒悟,從此走上陽光大道。

諸如此類。

……感覺這世界,暴戾瀰漫,殺氣騰騰,已經非人間。

當事情的解決,需要用腦子而不是簡單的道德判斷,有些人就暴露出智商不夠的短板。

(04)

從認知角度來說,家長是分出五個層次的:

第一層級是物質型父母:捨得為孩子花錢,以為食物充足孩子就會自然長大。

第二層級是道德型父母:捨得花時間,對孩子貼身保護,生恐孩子學壞。

第三層級是思考型父母:開始考慮教育的目標問題。

第四層級是成長型父母:與孩子一起成長,為了孩子願意提升和完善自己。

第五層級是智慧型父母:鼓勵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打斷女兒尾巴骨的父母,應該處在第幾層?

父母分5個層次,你屬於哪一層?父母們都來對照一下吧

(05)

14歲,是孩子至關緊要的人生險關。

社會化人格開始形成。父母的威權,在孩子心裡迅速降低,他們根本不在意父母或老師對他們的評價,更注重於同伴群體的認同。

進入叛逆期,實際是陷入到心智困境。

叛逆行為,是在向父母發出求救訊號。

父母能否聽懂,取決於他們的認知層級。也影響著孩子日後的成長。

(06)

有個日本孩子,以沮喪的心情,在網上公布了父母是如何擺平他的叛逆期的:

父母分5個層次,你屬於哪一層?父母們都來對照一下吧

我老媽的教育,可以說天下無敵辣。想當初我十幾歲進入叛逆期,第一次對老媽破口大罵:死老太婆!沒想到老媽心花怒放,奔走去向老爸報喜:咱家兒子終於到叛逆期了,趕緊開PARTY慶祝。當天家裡煮了象徵吉祥的紅豆飯,還在家門口的郵筒上貼上告示:我家也有叛逆期的兒子辣……少年蠢萌的我,根本玩不過老爸老媽好嗎,叛逆期只好灰溜溜的結束樂。

——這算是第三層級的父母,知道孩子的髒話罹罵,並非挑釁自己。所以能夠淡定從容,化解危機。

(07)

島國還有位母親,名叫香織。正讀高中的女兒,叛逆了,無端視生母為仇人,根本不和母親說話。有一次,母親的膝蓋被剪刀扎到,疼得哇哇慘叫,女兒卻在一邊拍手叫好,哈哈大笑。

這死丫頭,竟然盼著操勞的母親快去死!

不是孩子天性冷血,盼望母親去死。而是孩子面臨成長危機,一定要冷靜,找到化解孩子心理危患的辦法。

這位母親自己包紮好膝蓋,認真考慮如何幫助女兒。

她找到個奇怪的辦法——把女兒每天上學要帶的盒飯,拼成奇趣的花樣,有文字,有圖案,以此與女兒溝通。

開始,女兒毫無反應。

但慢慢的,女兒開始習慣這種溝通方式,對母親的訊息有了回應。

到了母親四十歲生日那天,女兒用打工積攢的錢,送給母親一隻平底鍋。

高中畢業典禮後,長時期冷漠的女兒終於說話了:

——媽媽每天認認真真的給我做卡通盒飯,我心裡其實充滿了感激。

——感謝媽媽為我做過的所有事情,我也想成為像她那樣的人。

這是屬於第四層級的母親,有耐心,願意陪孩子一起成長。

(08)

一位父親曾在網上分享他是如何幫助女兒,走出成長困境的。

和尾巴骨事件差不多的情形,女兒的學習成績,原本極好。但忽然間叛逆早戀,成績飆降。

當時父親思考了足足兩天,他意識到一件事:

——孩子的早戀,不是個道德問題。

——而是孩子心靈空茫,見識不夠。

於是他決定:替女兒請10天的假,帶女兒外出旅遊。

請假,無疑是耽誤女兒學業的。可父親考慮的是:設若女兒患上絕症,學習成績什麼的,還有意義嗎?雖然女兒現在身體健康,但心智明顯出了問題。必須修復孩子的心智,才能讓女兒的人生,走出足夠遠的距離。

——他帶著女兒,走了幾處名勝古迹。

——遊歷了幾座高等學府。

——拜訪了幾個事業有成的朋友。

10天之後,女兒回到學校,再看最初那個曾讓她痴迷,甚至不惜與父母決裂的男孩,原來的感覺,竟蕩然無存。

她曾以為對方就是整個世界。

現在她看到了世界。

才知道迷住自己的,不過是卑微與淺陋。

——這位父親已經接近第五層級,他知道問題的本質所在,幫助女兒尋找自我,給孩子一個遼遠無垠的未來。

(09)

認知停滯的父母,不肯理解孩子。面對孩子成長的困境,他們選擇把問題簡化為道德判斷。

這樣就不用動腦子,最省心。

比如說打裂女兒尾巴骨的父親!

這位父親痛罵孩子不知廉恥,不知自愛。這一個道德裁決,而非解決方案。道德是低維的,只有對錯與是非。而解決問題,需要智慧,而這恰恰是低認知父母的軟肋死穴。

——真正不知自愛的,正是這位父親。他自己的認知停滯,不肯持續學習,不懂教育心理,更不懂成長規律。他以為成長是個簡單的道德判斷題,以為孩子的心智困境,是對自己的挑釁,以為暴力就是教育。

然鵝孩子成長,是一個極艱澀的認知課題。

父母必須與孩子共同成長,否則他們將成為孩子人生最大的障礙。

(10)

孩子成長,是個耳濡目染的引導過程。

引導的要點有三個:

一是帶孩子看世界,開闊孩子的視野,拓展孩子的心胸。

二是幫孩子看人生,樹立高遠人生目標,一生走出足夠遠。

三是豐富孩子的心靈情趣,免得孩子靈魂枯竭。

——舉凡在叛逆之途不肯回頭的孩子,一定是在這幾方面出了問題。

——視野狹窄,鼠目寸光,以為昏噩庸碌就是生活。沒有人生目標,當然選擇頹廢消沉。心靈枯竭,商業競爭時代,卻對抽象的知識失去興趣,就會渴望同齡人的認同彌補空虛內心。

所有的孩子都會叛逆。

但在叛逆的路上走出多遠,這取決於父母的認知。

——如果父母腦殼裡,只有簡單的道德判斷,就會陷入激憤,和孩子比拼輸贏。最怕你贏了,讓孩子輸掉一生。

別跟孩子比輸贏。

明智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引路人。你的認知視野,就是孩子飛翔的天空。暴力只是無能的泄憤,無助於化解孩子心理危機。

有些人擺脫了成長的陰影,甚至慶幸是父母的暴力,讓自己遠離了黑暗誘惑,但這只是錯誤歸因。

錯誤的教育方式沒有毀掉你,那只是你自己的努力與僥倖,並非是錯誤教育多麼合理。

你的尾巴骨沒有被打斷,並不能證明暴力的正確性。引導孩子走向人生巔峰的正確途徑,永遠是父母切合於人性與成長的高維認知。

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推薦關注0-5歲育兒微信

孩子的世界,父母的家園,歡迎您關注父母天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父母圈 的精彩文章:

珠心算的魅力,传统文化才是我们值得孩子学习的瑰宝
為什麼孩子不懂得心疼你?聰明的父母懂得把愛「藏」起來一半

TAG:父母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