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萬人打出豆瓣9.6,這背後還有更扎心的故事

2萬人打出豆瓣9.6,這背後還有更扎心的故事

談到國產醫療影視作品,《人間世》絕對是No.1

豆瓣9.6的超高評分,幾乎可以讓它在國內紀錄片領域橫著走。

這樣一部以醫院為主要場景,聚焦醫患關係的紀錄片,最大的特點,也是備受好評的地方,來自於「真實」

《人間世》的攝製團隊沒有腳本,沒有編排,沒有預設對象。

每一個故事都是現場蹲守出來的。

如果按照劇本走,我們也許永遠都看不到真實的醫院

當初誰都沒想到它會那麼火,否則也不會不上星,只在上海新聞綜合頻道播出。

如今第二季啟動,將登錄東方衛視的黃金時段。

片名《人間世》的出處是,《莊子·人間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

對醫者來說,在急診室的日子,就是「飲冰十年,難涼熱血」

兩年前,魚叔已經推薦過《人間世》了。

今天要說的,是它背後的事迹

就在最新一期《奇葩大會》里,第二季《人間世》的總導演秦博分享了三個故事。

而這三個故事,也剛好代表是醫院裡的三個人群——

醫生、病患、家屬。

第一個故事,關於一位病人家屬。

這是一位父親。

他的女兒陷入長期的深度昏迷,基本沒有了蘇醒的可能性,但家裡人不願意放棄。

長期昏迷會導致不可逆的腦損傷,這時候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和病患說話,刺激她的腦神經。

女孩的父親,開始想各種方法,試圖喚醒她。

為了保證一直都有人在女兒耳邊說話,他弄了一個收音機,不停換電池,24小時播放

後來,他覺得光是錄音機喊名字沒什麼用,於是開始模擬女兒的日常生活。

在女兒耳邊還原她一天的經歷。

他的女兒是小學語文老師,所以他會拿著女兒的教案,開始講課、朗讀課文。

有一天,他讀著一篇特別簡單的課文,念著念著,突然就嚎啕大哭

不知道這篇小學課文里,是哪一個點觸碰到了這位父親崩了那麼久的神經

這一篇課文,講的是對對子。

說得快,

對得巧,

大家誇我腦子好。

多麼簡單,女兒曾經站在講台上,就是這樣念給孩子們的。

可現在,這麼簡單的句子,她怎麼自己還聽不懂了。

「大家誇我腦子好」這句話,對著已經腦死亡的女兒,該怎麼說出口。

第二個故事,關於一個癌症患者。

這是一個28歲的年輕媽媽。

剛結婚不久,懷有5個月的身孕,就被查出了癌症晚期

她以前總愛出去旅行,總覺得世界很大很大,但生病之後才發現原來世界那麼小,小到只有家人

她想了很久,堅持把孩子生了下來後,才接受化療。

她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了,於是,在有限的生命里,為孩子準備了18年的禮物,錄好了想說的話

這些禮物將陪伴著她的孩子走過一年又一年,直到長大成人。

她沒辦法陪伴孩子長大,但她已經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情。

這位年輕的媽媽,很樂觀,她甚至開玩笑地說道:

我們家小籠包1歲的時候,我28歲;他18歲的時候,我還是28歲。我青春永駐啊!

第三個故事,關於一位醫生。

這是一個外科醫生。

他的病人的腰椎上長了腫瘤,需要做手術。

但在手術過程中,他發現腫瘤位於腰椎深處,那裡神經盤根錯節,沒辦法取出腫瘤。

因此,只能縫合。這相當於白白做了一次手術,讓病人多遭了一次罪。

手術結束,醫生很害怕,他不知道該怎麼告訴病人。

該怎麼讓病人理解,這不是白挨了一刀呢。因為只有做手術,才能知道腫瘤的具體情況。

可是,他心中還有一個聲音,告訴他其實他可以做的更好。

面對這個病人,他忐忑不安。

可是病人居然沒有多說什麼,就問了一句:「這傷口是你縫的嗎?縫的還挺好看。」

聽病人如此寬慰,他內疚極了

這個病人最終還是走了。

後來,他3D列印了這個病患的腰椎模型,放在辦公桌前,提醒自己,每一次做大手術前,他都會留時間對著這個模型好好想一想。

在秦博的講述中,除了這三個個體的故事,還涉及到了一類人,也就是作為拍攝者的他們

他講述了作為駐紮在醫院裡的記錄者的困境。

雖然,他們以陪伴著的身份,跟著這些家庭經歷風雨,也幫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忙。

可是這種經歷和陪伴,是帶有目的性的。

因為他們是攝製組,他們到醫院的目的,是要拍下有用的「素材」

「我確實和他們上了一艘船,風平浪靜的時候陪他們一起度過,狂風暴雨也在,但我們不是一條心。」

這讓他們常常有種愧疚感,別人的苦難與悲劇憑什麼要給你看,讓你拍?

那些所謂「悲憫」的鏡頭,真的是悲憫嗎?

記錄別人苦難的人,哪有資格高高在上地說什麼悲憫。

不過是那些病患可憐他們,允許他們拍攝,允許他們以陪伴者的身份,分享這麼深刻的命運。

醫院是離生死,離苦難最近的地方。

其實「生死」「苦難」兩個話題,《奇葩說》都有辯論過。

可是辯題終究是假設。

但發生在醫院裡的生死和苦難,卻無法迴避,是必須面對的。

而在這種最接近絕境的地方,無路可退,也終將引發最深刻的思考。

那樣的反省會讓人清醒,也讓人有了走向未來的力量。

曾經作為《奇葩說》季前賽,篩選選手的《奇葩大會》,已經改變了主題,變成了「奇葩人類大會」

少了競技,多了分享。

有看起來木訥老實的考古博士劉拓,在伊拉克被當地警察當成恐怖分子抓起來。

在小小監獄裡,關著的竟是人與人的溫情。

有試圖為「大媽」群體正名的戲精牡丹,一條絲巾、一把摺扇生動還原「無道具不照相」的仙女媽媽們。

還有用科學態度、嚴謹地邏輯解決生活小問題,發明「無用」但「有趣」小裝置的清華化工博士畢嘯天

除了各路網紅,各界戲精,這一季的《奇葩大會》還多了許多帶著故事來分享的「大咖」

中國風填詞屆的王者方文山,紀錄片《二十二》導演郭柯,里約奧運冠軍、中國排球女隊隊長惠若琪……

越來越多的「特別人類」上台分享特別的生命體驗和獨特觀點。

這些分享,大多令人動容。

然而,台上十來分鐘的故事,背後可能是幾年,幾十年經歷的苦難。

就像《人間世》,播出僅10集,卻是搭上了命,耗費3年才拍出來的。

活著已經夠艱難了,為什麼還要去記錄苦難呢。

是為了感謝苦難嗎?沒有必要。

但如若避不開,逃不掉,至少讓它還有價值。

凝視困境,感受疼痛,我們被苦難塑造,也終能落地開花。

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獨立魚 的精彩文章:

不管你多孤獨,都可以被這些電影治癒
有人罵它抄襲,奧斯卡卻給了它13項提名

TAG:獨立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