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拔罐真的可以排毒嗎?拔出的水泡是體內毒素嗎?

拔罐真的可以排毒嗎?拔出的水泡是體內毒素嗎?

周末和幾個閨蜜去洗澡汗蒸後,妞妞非要拔罐,於是幾個人也就陪著她一起拔了一次罐,可結果卻反而讓妞妞不開心了!

原來,幾個人都拔了火罐,可是只有妞妞一個人,拔出了「水泡」,其他幾個人都只是「紫紅」顏色不同,但卻沒有出「水泡」,妞妞責怪拔罐師傅手藝差,師傅不高興了,說是因為妞妞體內濕氣重,才會有「水泡」的,並非自己技術不好!

幾個人覺得師傅說的「有道理」,便也沒說什麼便回家了,可是妞妞依然不開心,於是上網找拔罐出「水泡」的原因。


拔罐後起水泡是怎麼回事?

中醫中的拔罐是通過一種體外的物理方式將體內毒素逼出體外的過程,拔罐出水泡的實質就是皮膚皮下「充水」,體內的痰、飲、水、濕等病理產物以及水分在負壓的作用下透過皮下組織,進入並停留在皮膚中,這樣就形成了水泡。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原因一:留罐時間有點長

這個要因人而異,也和體質有關係。有人留罐20-30分鐘也不會有起泡的現象。也有人5-10分鐘就會起泡。所以一般第一次拔罐時間需要短一些,等了解個體情況後,再適當放長時間。

原因二:罐子溫度較高

這一點只有很小的可能性。有時做閃罐,如果造成罐體溫度過高,這時留罐的話,會增加起泡的可能。

原因三:部位的差異

同一個人拔罐,有的部位沒問題,有的部位就會起泡。總的規律是背部、兩脅、臀部容易起泡。

原因四:體內風寒濕毒較盛

以濕氣最為突出。起泡也是一種邪氣外出的表現。有時會在罐壁上出現小水滴,也是濕邪的表現。

水泡的大小和數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應了機體內痰飲水濕的情況。水泡比較明顯,數量較多,色白,周圍皮膚溫度不高則為寒濕證;水泡不太明顯,數量較少,色微黃,或者渾濁,周圍皮膚溫度較高則為濕熱證。

由以上幾個常見的拔罐起泡原因可見,濕氣重會導致皮膚起水泡,與師傅技術無關。

拔罐雖好,卻並非人人都適宜。

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拔火罐也有很多禁忌,例如體質過於虛弱者不宜拔罐,會使虛者更虛。有心臟病、血液病、皮膚病以及孕婦、婦女經期、過飽、過飢、醉酒時都不適宜拔罐。

從中醫角度來說,必須要根據每個人的不同癥狀和體質來考慮。

並且,拔罐後的禁忌也頗多。

1、拔火罐前要先排凈大小便。

2、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火罐。

3、飽腹、空腹都不宜拔火罐操作。

4、拔罐的斑痕,未消退前,不可再拔罐等。

5、拔火罐後不要馬上洗澡,尤其是冷水澡。

拔罐時間應根據年齡、體質、性別及病情輕重緩急而定留罐時間,一般拔罐時間為10~15分鐘,大罐吸拔力強,可適當縮短時間,否則可能會起皰。一般病情輕或有感覺障礙(如下肢麻木者),拔罐時間要短。病情重、病程長、病灶深及疼痛較劇者,拔罐時間可稍長,吸附力稍大。

因為拔罐的禁忌頗多,並且還需要找專人拔罐,最好的專業的醫師。


其實,日常祛濕,除了拔罐以外,還有以下幾種方式:

1、喝蒲公英馬齒莧茶,健脾祛濕

蒲公英有清熱解毒利尿的功效。《本草經疏》記載:「蒲公英昧甘平,其性無毒。當是入肝入胃,解熱涼血之要葯。」蒲公英可瀉火除濕,可以改善濕熱所導致的噁心、舌苔發黃等問題,對濕熱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錯的效果。

淡竹葉其性味甘淡,能清心、利尿、祛煩躁,解渴消暑,解毒利尿,對於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口腔炎等有良好的療效。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腸經,有健脾利濕、消腫解毒功效。

薏仁,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

槐米具有較強的涼血止血功效,收斂,消炎,鎮痛,降血壓,強化血管。

馬齒莧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腸經。清熱解毒,利水去濕,散血消腫之效。

2、喝三豆湯

夏天由於氣候炎熱,人們出汗多。容易中暑、虛脫。三豆實為解暑、清熱、祛濕、防病之佳品,老少皆宜。

三豆湯的主要功效是清熱解暑、健脾利濕,可以預防痱子,緩解各種疥瘡、痘痘、濕疹及睏乏感。黑豆有補腎益精、清熱之功效;綠豆有清熱解毒、消暑的作用;赤小豆有清熱利尿、消腫療效。服用三豆湯是夏令消暑清熱的最好選擇。

3、祛濕穴位

濕熱體質的人,需要化痰祛濕。具有化痰祛濕作用的穴位中,最常用的是曲池、肺俞、八髎、中脘、足三里、陰陵泉。中醫治療濕熱體質,這幾個穴位健脾除濕。

肺俞穴:濕熱體質偏於濕熱內蘊,表現為痤瘡、口臭的可以選用肺俞穴。位於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取穴時一般採用正坐或俯卧姿勢,對清肺經的濕熱療效顯著。

操作時,用食、中二指端在穴上按揉,約揉15-30次,用兩手大拇指腹自肺俞穴沿肩胛骨後緣向下分推,約分推30-50次。取穴時一般採用正坐或俯卧姿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天一點小常識 的精彩文章:

男子花20萬娶個二婚女,一年後雙雙入院,得知病因後全家人嚇攤!
冬季養生,謹記這「三個字」!身體健康,能長壽

TAG:一天一點小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