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一年的鴻運,從今日始
一年之計在於春,而一年的鴻運則在於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
龍抬頭,農曆二月初二。這一天,東方地平線上將會升起龍角星,在民間傳說中,神龍會在這一天蘇醒升天,興雲布雨,人們此時焚香禱告,以保來年風調雨順。
在這一天,理髮被稱為「龍剃頭」,亦有鴻運當頭、精神飽滿、時時吉祥之意,大地回春,萬物更新之際,理髮迎新,正合一年蓬勃之氣。
龍抬頭,又稱春龍節,在中國人對生命的認知里,龍是天上掌管降雨的神仙,對龍的崇拜與尊敬,是為了未來一年的風調雨順。
「龍不抬頭雨不起」,龍作為掌管降雨的神仙,對於人們來說尤為重要。龍抬頭日,吃餅曰「食龍鱗餅」;食麵曰「食龍鬚面」;水餃稱作「龍耳」;米飯稱作「龍子」……婦女該日不做針線活,恐怕傷龍眼。讀書人是日始進書房,謂占鰲頭。孩子在這天開筆寫字,取龍抬頭之吉兆,祝願每一個孩子長大後斷文識字。人們在這一天舞龍、剃龍頭、戴龍尾,祈望神龍庇佑新的一年萬事順利。
二月二日,也是迎富之節。古人正月末「送窮」,二月二日「迎富」。宋人有詩曰:「才過結柳送窮日,又見簪花迎富時。誰為貧軀竟難逐,素為富逼豈容辭。貧如易去人所欲,富若何求我亦為。里俗相傳今已久,漫隋人意看兒嬉。」
過去人們將龍抬頭這一天算作年節的終止,開始停止娛樂活動恢復常業,因此也叫「春耕節」,扶犁的人會在這一天牽牛到田裡象徵性的耕一耕田,並唱喜歌:「犁破新春土,牛踩豐收畝。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
唐朝時有在這天挑野菜之俗。仲春二月,正是春暖花開時節,楊柳吐翠,遍地野菜,人們在這天品春嘗春。宋人有詩:「久將松芥芼南羹,佳節泥深人未行。想見故園蔬甲好,一畦春水轆轤聲。」
龍抬頭還被稱為中和節,中和,指的是天地萬物都各得其所,達到和諧境界,我們順應自然萬物的演變才能獲得和順,從此步入春天。
如今我們已經不再遵守許多習俗,也不再知道許多傳說,因此也少了一份敬畏,但在古人的想像中,有一條龍,農曆二月初二,吐氣為雷,雷出地奮,雷風相薄,引發出了春的生機勃勃。
二月二日
唐·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
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
二月二日即事
南宋·方岳
春潮昨夜沒平灘,一雨催花色半含。
雁喚元宵歸塞北,燕銜新社到江南。
無歡不必游花樹,有病何須置葯籃。
只把公忠答天地,從教兒女鬧冠簪。
二月二日宴中貽同年封先輩渭
唐·黃滔
帝堯城裡日銜杯,每倚嵇康到玉頹。
桂苑五更聽榜後,蓬山二月看花開。
垂名入甲成龍去,列姓如丁作鶴來。
同戴大恩何處報,永言交道契陳雷。
二月二日
唐·李商隱
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
花須柳眼各無賴, 紫蝶黃蜂俱有情。
萬里憶歸元亮井,三年從事亞夫營。
新灘莫悟遊人意,更作風檐夜雨聲。
二月二日席上賦
北宋·賀鑄
仲宣何遽向荊州,謝惠連須更少留。
二日舊傳挑菜節,一樽聊解負薪憂。
向人草樹有佳色,帶郭江山皆勝游。
載酒賦詩從此始,它年耆老話風流。
本文轉載自「國館」,原文有修改,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春節快樂丨爆竹聲聲入耳,新年歲歲平安
※曾國藩的修身「五字訣」,指引人生大方向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