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天下危在旦夕之時,一胡人樂工剖心證明清白,嚇傻酷吏感動武則天!
武則天時期,為了皇位繼承權,武則天侄子武承嗣想了個釜底抽薪的辦法。如果武則天沒有後代,他豈不是唯一的繼承者?如果除掉了李旦和李顯,他豈不是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地拿到皇位?打定了主意,他開始想辦法對付武則天的兩個兒子。
李顯離得遠,先對付李旦。誣告是最有效也是最簡單的辦法,雖然李旦千防萬防,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武承嗣開始緊盯李旦的一舉一動,準備伺機而動。李旦也知道武承嗣不會放過自己,他更加謹言慎行,並留意自己的人身安全。可惜他不去找事,事情來找他,很快,李旦也倒了霉,起因是一件桃色事件。
在武則天身邊有不少侍女,除了才貌雙全的上官婉兒,還有一個叫韋團兒的近侍。這個女人同樣青春貌美,頭腦不賴,很受武則天器重。韋團兒在懷春的年紀,寂寞的深官,接觸的男子本就有限,看來看去,她看中了皇嗣李旦。李旦的確有很多地方值得女性傾慕。他是皇子,皇家的教養結合他文質彬彬的氣質,以及多年來的隱忍,更顯得內斂。這樣一個面目英俊、身世坎坷的落難皇子,難怪韋團兒會為之迷戀。
唐朝女性熱情爽朗,太平公主可以跳著舞求父母讓她嫁人,說明敢愛敢恨正是這個時代的風氣。韋團兒也不隱瞞,找個機會攔住李旦訴說衷情,她認為李旦十之八九會與自己產生一段戀情。她的自信不是沒有道理:一來,她漂亮;二來,她是武則天的近侍,能夠為李旦提供幫助;三來,李旦一定有許多委屈,她可以用女性的溫柔為之排解。
李旦乾脆地拒絕了這個大膽侍女的求愛,多年來他小心翼翼,從來不敢招惹母親身邊任何一個人,倘若他與母親的近侍傳出緋聞,以母親的疑心,必然懷疑他利用侍女圖謀不軌。何況,李旦既有愛妻,又有寵妃,都是賢良淑德的美人,他在王府就可以享受溫柔,又何必在外尋找刺激,多生事端?
韋團兒求愛不成,惱羞成怒,一心想要報復李旦。而武承嗣也看中了這個機會,幫她籌劃一番。於是,韋團兒告訴武則天,李旦的兩個妃子一心憎恨她,在府中實現厭勝之術,想要咒死武則天。武則天不疑有他,暗自記恨。
轉眼到了新年,按照規矩,皇子家的女眷需要入宮請安,李旦的正室劉氏和德妃竇氏前去宮中。劉氏溫和貌美,竇氏出身名門(她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的母親),都與李旦相愛多年,夫妻間的默契自不必說。她們也如李旦一樣謹鎮,從不在後宮女眷們面前露一絲矜誇,處處陪著小心。李旦並不擔心她們會出現什麼問題,但想到近日武承嗣蠢蠢欲動,正是敏感時期,不由得多了幾分擔憂,反覆叮囑兩個女人千萬不要多說話。
可是兩個妃子入宮後,竟然再也沒有消息,孩子們年紀尚幼,看不到媽媽不由得急得大哭,李旦咬緊牙關,不敢打聽也不敢向武則天詢問。從年初等到年尾,這兩個人卻如人間蒸發,再也沒有消息。李旦叫來所有孩子,嚴令他們忘記母親,不準在任何場合議論母親,更不能讓任何人發現他們想念母親。孩子們雖然仍有幼子心性,但這麼多年來被監視、被教育,也知道事關重大,於是東宮上下一致,竟然就當這件事沒發生過,劉氏和竇氏沒存在過。
但這件事還沒結束,武承嗣認為,一個案子能做多大就做多大,連剩餘價值也要榨取乾淨才能了事。那時候來俊臣還活著,他幫武承嗣想到了更好的辦法,他們盯上了竇氏的娘家,讓人誣告說竇氏的母親因為女兒失蹤,在夜裡詛咒皇帝。酷吏們以快刀斬亂麻的速度給竇家老太太定了死罪,以他們的算盤,弄死竇家老太太之後還要繼續牽連,直到算計到李旦頭上。
可是,武承嗣的如意算盤打得太好,忘記了一個重要事實:李旦是所有朝臣們的希望,誰也不希望他出事。他們看出了武承嗣的打算,有人站出來為竇老太太伸冤。這個人叫徐有功,以正直著稱。當年李沖父子反叛,酷吏們連坐同黨,徐有功只是一個六品的小官,卻敢於勸諫武則天,在朝堂上為那些無辜的人開脫,與武則天爭辯。武則天佩服他的膽氣,一直以來對他多有提拔,他也成了朝廷上抗擊酷吏的中堅力量。
這一次,他連夜跑進宮中求見武則天,寧可一死也要辨明竇老太太的清白,懇求武則天慈悲為懷。武則天本意是殺雞駭猴,正要擺個威風嚇唬李旦,看到徐有功一副不依不饒的架勢,怒火攻心,將徐有功交給司法部門發落。酷吏們得到這個機會豈能不珍惜,很快就治下死罪。徐有功的一位朋友偷偷打聽到這個結果,告訴了徐有功,徐有功泰然自若地說:「誰能不死呢?但這天下權不能大於法,我為護法而死,死得其所。」
武則天耳目眾多,也聽說了這件事,她不太相信有人能看輕生死,就派人偷偷去觀察徐有功,果然見徐有功面無懼色,照常吃飯睡覺。武則天不由得又起了惜才之心,再次召見徐有功。她惱怒徐有功屢次與她作對,一見面就責備徐有功:「徐卿,你最近判案為什麼總是錯放人?」徐有功也不是傻子,既然皇帝給了台階,他也不再爭辯,反而給武則天戴起了高帽,只聽他說:「陛下,微臣錯放犯人,是微臣的不是,好在微臣愛惜人命,這是陛下您的大德!」說得武則天龍顏大悅,徐有功被輕判,竇老太太也安然無事。
武承嗣以為這一次穩操勝券,武則天最恨有人對她存加害之心,最懼皇子包藏禍心,如此雙罪並罰,李旦再也別想逃得升天。解決了李旦,再派人除去房州李顯那個糊塗蟲,武則天還能將王位傳給誰?總不能傳給她的女兒太平公主吧?帶著美好的願望,武承嗣美美地睡了一覺。沒想到醒來後又是竹籃打水。一計不成,他決定再使一計。
自從劉氏和竇氏消失,武則天對李旦也有了防範之心,李旦的皇嗣府被嚴密地監視起來,李旦不準邁出東宮一步,只能每天在自己的府里聽聽音樂。對此,李旦習以為常。可是朝廷上的大臣卻大為緊張,有兩個大臣擔心皇嗣憂鬱成疾,於是偷偷到李旦府上探望他,與他交談一回,見皇嗣神清氣朗,才放心地走出府門。
這兩個大臣剛走出李旦的王府,就有一群士兵一擁而上將他們逮捕,押到大牢嚴刑拷打。兩個大臣自知失策,悔恨自己認事不明,不論如何都不肯按照酷吏們的提示,把李旦供出來。最後,這兩個硬骨頭大臣被判了死罪,武則天余怒不止,罪加一等,將兩個人腰斬在午門外。如此重罰,朝臣們哪裡再敢與李旦有一絲一毫的接觸。
武承嗣自覺時機已到,命人遞上告密信一封,誣告李旦心存怨恨,與人謀反,武則天正對李旦有心病,馬上命來俊臣前去審理。來俊臣與武承嗣相視一笑,這個小人帶著一群如狼似虎的官吏衝進東宮,二話不說就開始對上下人等大刑伺候。李旦和府上的人看到這等架勢,面如土灰,以為這一次在劫難逃。
沒想到這一次,又有人站出來力保李旦的清白,就在來俊臣大喝不止,官吏們濫用刑具之時,一個樂工突然站了起來,大呼:「皇嗣沒有謀反!」這個樂工叫安金藏,是個胡人,只是李旦府中最普通的樂工。但胡人心性淳樸,知恩圖報,眼看李旦有危險,想也不想便為李旦鳴冤。
來俊臣面露不悅,對安金藏說:「我是奉皇帝的命令前來審案,何況密告文書在此,證據確鑿,你憑什麼說皇嗣沒有謀反?」安金藏抓起自已的佩刀「我用剖心來證明皇嗣沒有謀反!」說著在自己的胸口划了一刀,刀口甚深腸子流了一地。不要說李旦膛目結舌,王府上下亂成一團,連平日用慣酷刑的來俊臣都嚇得不知如何是好。
武則天在東宮不止一個眼線,見狀也大為感動,立刻將情況彙報給武則天。武則天良久不語,一時又想起母子之情,想起李旦多年來的孝順,五味雜陳。她仍是明理之人,立刻命人將安金藏抬入宮中,命太醫悉心診治。幸而安金藏命大,傷勢雖嚴重,卻也保住了一條性命。武則天親自來探視這個赤膽忠心的樂工,安金藏全身無力,仍不忘為李旦剖白。
武則天心中一陣感動,對安金藏說:「我有這樣的兒子,自己卻不相信,連累愛卿到這個地步。」接下來,武則天下詔停止審理案件,李旦轉危為安。李旦能平安度過兩次危機,固然因為他的身份特殊,也因為他平日禮賢下士,在逆境之中仍然知進退,這種風度令人折服。試想安金藏不過一個擺弄樂器
的胡人,並不懂得國家大事,能對李旦如此盡心,想來也是李旦平日善待他人積下的福德。
再後來,李旦登基稱帝,感念安金藏的功勞,將他提拔為中郎將。李旦的兒子李隆基繼位後,也牢記著當年東宮事發,安金藏的義舉讓他們一家人轉危為安的忠義,拜安金藏為右衛將軍,並特別命史官記下安金藏的事迹。在開元年間,更封安金藏為代國公。安金藏享受福祿,安然告老,死後還被追封為兵部尚書。李旦父子對待忠臣,可謂盡心;安金藏得以善終,可謂好人有好報。
TAG:寒梅花枝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