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宮廷院里鮮得一見的兄弟情,還被人寫成了詩歌傳頌千古
翻開歷史,最不缺的就是權力之爭引發的宮廷內訌,骨肉相殘,權力在上,一切都輕如鴻毛,這是封建政治的妖魔化,幾乎每一部朝代史都伴隨著父子反目,兄弟鬩牆。
在禮崩樂壞、節操淪喪的春秋時代更是將宮廷中的嗜血親情演繹到細思極恐,即使為權力為王位兄弟相讓的故事偶有發生,比如春秋吳國季札讓位兄弟;唐朝李旦曾兩次登繼兩次讓賢。但是鮮有為權力為王位兄弟「爭相為死」的事,春秋衛國便發生了這件感動後人兩千餘年的事。
詩經名篇《二子乘舟》記載了這段歷史
這對兄弟哥哥叫公子伋,天性溫文儒雅,風度翩翩;弟弟叫公子壽,也是年少謙謙,善良多情。哥哥公子伋為衛宣公與夷姜(原為衛宣公父親衛庄公侍妾)所生,弟弟為衛宣公與宣姜(原是公子伋之未婚妻,被衛宣公霸佔)所生。
看到這裡是不是很奇怪,衛宣公的大老婆居然是老爸的小妾,小老婆卻是兒子的原配,衛宣公確實是一個將亂倫之事做到極致荒誕透頂的國君,這也為日後的宮廷內訌埋下了伏筆。
宣姜是齊國齊僖公的女兒,生得美麗高挑姿色極好,原是許給公子伋做太子妃的,卻被色迷心竊的公公衛宣公捷足先登,還特別在黃河邊築一新台作為自己與宣姜的愛巢,以示名正言順,詩經中《新台》一詩就是當時人們對他的諷刺。
宣姜不但人長得漂亮,還很浪蕩,與公公衛宣公結合後,生下兩子,其中長子便是本文要說的公子壽,公子壽自小與哥哥、當時的太子公子伋感情深厚,親密無間。
衛宣公日漸年老,令仍舊貌美如花的姜宣日生厭棄,便不顧廉恥的去勾搭當年被公公橫刀奪愛的公子伋,被一向以君子自重的公子伋婉拒。
勾搭不成,宣姜因此懷恨在心,加上衛宣公年老積疾,日子無多,若一旦薨逝,太子伋便是國君,日後自己母子地位不保。為保持日後的權力,因愛生恨的宣姜在衛宣公跟前煽風點火,訴說太子的不賢,讓衛宣公廢掉太子,改立自己的兒子公子壽。
媚色禍國,說得一點沒錯,加上衛宣公原本就是個愛屋及烏的昏饋的國君,當年公子伋之所以能立為太子就是因為寵愛太子生母夷姜,之後移情別戀,饞涎宣姜的美色,夷姜估計早已被打入冷宮了。再加上年老昏庸,病痛纏身,實際上權力已經被宣姜一手在握。
為保自己兒子穩坐太子之位,宣姜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唆使衛宣公下令讓公子伋出使齊國,暗中卻派殺手埋伏,想在路上除掉公子伋。
不料陰謀被公子壽得知,公子壽苦勸母親放下屠刀,放過自己的兄弟,反被母親喝吒。公子壽知道母親是為了自己的太子地位,但公子伋是他從小相依為命的親哥哥,他怎麼忍心眼睜睜看著親哥哥去送死?母親是為了他能當太子而要殺哥哥,如果哥哥死了,等於是他親手殺死一般,那他豈不成了世人眼裡的不仁不義?
公子壽找到哥哥公子伋,將此事告之,公子伋先是一陣驚訝,稍後卻冷靜地說:「君讓臣死,臣如何再敢苟活一天?」哥哥沒有聽從弟弟的勸告,依然去了齊國。
公子壽只好以餞行為名追上哥哥所乘坐的使船,兄弟倆對飲,公子壽再次含淚勸道:「哥哥聽小弟泣言,不要去齊國,殺手就在路上等著,此去等於是白白送死。」並取出早已為他準備好的隨行物品和盤纏,讓他先去國外避避風頭,伺機再起。哥哥不聽,「我這樣一走了之,對父母是不孝,對國君是不忠,對弟弟你是不義,一個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人即使苟活在世上又有什麼意思?」
公子壽沒法,只好假裝借酒燒愁,同時勸公子伋連飲數樽。公子伋漸漸迷糊,最後暈睡過去。原來,公子壽素知哥哥的犟驢脾性,勸是沒用的,必須用計。他事先就帶了濃度很高的烈性酒來,將公子伋徹底灌醉,公子壽看著熟睡的公子伋自言自語道:「哥哥好睡,壽先走一步,對不起,是壽的原因讓你決定赴死,壽只有一死來回報哥哥的恩情。」說完取走旄節(使者的憑證),乘大帆代行而去。
等公子伋醒來,從隨身僕役處了解到事情真相,大呼不妙,急速乘舟追趕,日以繼夜,可是一眼望去煙波浩淼,白霧裊裊,偶爾有白鷺孤零零的從江面上掠過,凄涼的叫聲不絕於耳,公子伋心系弟弟安危,憂心如焚,一路祈禱上蒼保佑弟弟平安。
公子伋終於發現了前方公子壽的帆船,但是這時公子壽已經不幸遇難了,殺手看到旄節誤以為公子壽就是公子伋,便將他殺死。殺手誤以為公子伋是前來接應的人,便將公子壽的頭顱呈上,公子伋見了,放聲悲號:「這是我弟弟呀,你們殺錯人了,我才是你們要殺的人,你們為什麼要殺死他?」
殺手們一聽不妙,錯殺公子如何向上面復命?這時公子伋神情漠然道:「是我不聽勸才害死了我弟弟,我已是個不孝不悌之人,你們把我也殺了回去復命吧!」這時一個殺手手起刀落,撲通一下頭顱落地,可憐兄弟倆為了屢行恩義雙雙殞命。
無論《左傳》的記載,還是小說《東周列國志》的演繹,抑或《詩經》的謳歌,都把這段兄弟情深的歷史描繪的真摯動人,摧人淚下,使後世宮廷中為權力為王位而相互殘殺的至親骨肉們低頭汗顏,也成就了千百年來兄弟恩義孝悌的優秀模範。
※雙旗幣拍賣價值真的達到上百萬嗎?是真實還是鰲頭?
※做一名新時代的合格網民,最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TAG:全球大搜羅 |